"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论音乐剧悲惨世界的主要角色塑造【字数:11529】

2024-11-24 11:09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目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引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1
1.3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 1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
2.1国内外音乐剧《悲惨世界》的主题思想研究 2
2.2音乐剧《悲惨世界》的角色塑造研究 2
2.3音乐剧《悲惨世界》的主要角色性格研究 3
第三章 音乐剧《悲惨世界》主要人物戏剧塑造分析 5
3.1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5
3.2在矛盾冲突中塑造人物形象 6
第四章 音乐剧《悲惨世界》主要人物音乐塑造分析 8
4.1音乐主题刻画人物形象 8
4.2从歌曲中分析人物形象 8
第五章 音乐剧《悲惨世界》主要人物形象塑造的启示 10
5.1音乐剧《悲惨世界》人物形象塑造对音乐剧创作的启示——真实 10
5.2音乐剧《悲惨世界》演员二度创作对音乐剧的启示——深入 10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5
论音乐剧《悲惨世界》的主要角色塑造
摘 要
音乐剧是一种将音乐、舞蹈、戏剧等门类艺术相结合的舞台表演艺术形式。自19世纪末起源于英国后风靡于世界各地,尤其是美国纽约的百老汇和英国伦敦西区。音乐剧《悲惨世界》取材于法国文豪雨果的同名小说,再现了十九世纪法国不同阶层人民的生存状态以及最底层劳动人民生活的悲惨现状,揭露了法国资本主义的残暴。音乐剧《悲惨世界》以其深刻的立意和演员们完美的演绎被大众视为音乐剧史上的经典之作,被评为音乐剧“四大名著”之一。使该剧获得巨大成功的一大法宝就是剧中主演角色鲜明的人物塑造。行文内容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通过对作品创作背景进行分析,并对剧情内容进行概述;第二章从戏剧角度分析了该剧主人公冉阿让、沙威及芳汀之间的戏剧冲突,从他们身上提炼出该剧的文化意蕴和人文精神;第三章从音乐角度探讨三位主人公的音乐形象,主要包括冉阿让、沙威及芳汀的音乐主题及其演唱的曲目;第四章着重分析该剧人物塑造极其成功的原因所在,以及对今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后音乐剧创作的启示。
引言
1.1研究背景
音乐剧表演起源于19世纪末的英国,是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的整合展示,包括舞蹈、音乐、戏剧表演等多种元素,如今的音乐剧表演更是深受观众的喜爱。音乐剧表演的核心就是音乐剧中人物角色的塑造,清晰的人物角色塑造加上高超的表演技艺能够带动观众情绪进入剧目,将剧目展现的淋漓尽致。音乐剧《悲惨世界》作为一部在国内外久负盛名的经典音乐剧,在角色塑造上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通过饱满的艺术人物塑造,辅以高水平舞台道具的配合,音乐剧中芳汀、冉阿让、沙威等主演形象仿佛就站在观众面前,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与观众的心情紧紧相连,是音乐剧人物形象塑造的典范。
1.2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通过研究音乐剧《悲惨世界》中主要角色形象塑造,希望能够揭示音乐剧人物形象塑造中的几个典型手法,并给予现代音乐剧演员一定的启示,在此基础上对音乐剧创作及形象塑造均提出较为深重的借鉴意义,同时要解决通过分析经典剧目从而正确引导音乐剧演员提升角色塑造的艺术水准的问题。
通过对该音乐剧中的主要人物例如芳汀,冉阿让,沙威等的唱腔研究,解决音乐剧中唱腔对角色塑造的重要性及情绪与腔调的相辅相成。通过对主要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把握人物性格与角色塑造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解决角色塑造中对人物性格把握及演绎的关键。
1.3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
西方的音乐剧文化在长期的商业化运作过程中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可以满足不同层级的观众对于音乐剧的视听享受,资本运作也要求了音乐剧演员具有多样的艺术才能和高超的表演技艺。而我国的音乐剧发展还没有完全步入正轨,观众对音乐剧的视听体验目前还不能完全实现满足,演员对于音乐剧角色塑造也没有系统的理论支持。对于这类情况的产生,一方面是中国的音乐剧缺少资本化的推动,演员普遍收入与工作强度不成正比,导致大量高素质演员的流失;另一方面是国内缺乏高质量的原创音乐剧作品,将国外的音乐剧作品本土化也较为艰难,演员“难为无米之炊”。通过研究音乐剧《悲惨世界》的主要角色塑造,分析音乐剧的魅力及其塑造角色的方式方法,开拓视野,为中国打造出更触动人心的音乐剧献自己绵薄之力。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国内外音乐剧《悲惨世界》的主题思想研究
音乐剧《悲惨世界》作为世界四大音乐剧之一,主要原因之一是其难以超越的人文艺术价值,一部音乐剧的内在思想为人物形象树立和人物关系表达提供坚实的基础。该音乐剧完整保留和发展了原著的主题思想和人文内涵。
关于音乐剧《悲惨世界》的主题思想研究,学者刘冠宏在文中指出:“该剧以当时法国的政府及社会现象作为架构,把音乐、戏剧和歌舞有机融合起来,描写了法国大革命背景下小人物的爱恨情仇,经典的演唱和出色的表演演绎了深沉的人性挣扎与遗憾无奈的儿女情,表现了自由、平等、博爱的主题思想,表现了对普通百姓生活状态、悲剧人生及其命运的关注、同情与讴歌。”[1]学者陈郁也在文章中写道:“《悲惨世界》的音乐动机分为三部分:一是“心灵的搏斗、两难境地的抉择”,二是“孤独、分离、爱情”,三是表现“苦难、劳作、斗争”的音乐主题。”[2]
从上述两位学者的文章总结可知,在《悲惨世界》这部音乐剧中,无论是人物形象的树立,还是音乐结构的编排都是密切结合文本的主题思想,揭示苦难的时代背景下小人物们的悲惨命运,唯有奋起反抗才有明天,体现了对于人性的关怀和对生命的关照。
2.2音乐剧《悲惨世界》的角色塑造研究
关于音乐剧表演中角色塑造的重要性,国内外许多学者都有着类似的看法,学者王聚伍在《浅谈音乐剧表演中的角色塑造》一文中表示,角色塑造作为音乐剧表演的核心部分,角色塑造的是否有效将会直接影响到音乐剧的灵魂能否被淋漓尽致的展现。[3]由此可见,角色塑造在音乐剧中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学者李馨在《音乐剧悲惨世界主要人物形象塑造》分析中也说到,通过对音乐剧《悲惨世界》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分析,从戏剧角度和音乐角度来具体分析人物形象从音乐剧的艺术规律性和整体性着手把握,挖掘出该音乐剧深层次的艺术魅力。[4]研究该音乐剧的人物角色塑造,并学习借鉴,对提高我国音乐剧角色塑造水平有重大意义。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sl/byzy/608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