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淮海戏三拜堂人物塑造的研究

2021-05-28 22:46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三拜堂》这部作品是淮海戏中的一个重要的传统剧目,本文主要是对淮海戏《三拜堂》作进一步的理论研究,通过剧目的人物群像、主要人物的性格、人物塑造手法以及其艺术特色来对《三拜堂》的人物塑造等方面进行讨论。在《三拜堂》这部作品中塑造了一群各具特色、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并通过喜剧手法和讽刺手法相结合、对比和音乐这些人物塑造手法赋予这些人物在舞台上更加鲜活的性格,上具有很强烈的艺术特色和很高的艺术价值,让人能够体会到淮海戏的魅力。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淮海戏《三拜堂》的人物群 2
(一)丞相之女——叶金莲 2
(二)媒人——嘎婆子3
(三)千里寻夫——马婵娟3
二、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4
(一)喜剧手法与讽刺手法的结合4
(二)使用对比手段5
(三)音乐中塑造人物形象5
三、《三拜堂》人物形象的艺术特色6
致谢8
参考文献8
淮海戏《三拜堂》人物塑造的研究
引言
淮海戏是江苏省的传统剧种,属于地方小戏,是淮海地区的戏曲艺术形式。在从形成到成熟的这三百年间,历代的淮海戏演员、编剧们不断地创新、积累,从而形成了其独有的舞台语言、唱腔和表现形式。《三拜堂》这部作品在淮海戏这个剧种是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的,编剧在整体布局、人物塑造、故事编创这些方面都展现了淮海戏特有的风格,让人能够体会到淮海戏的独特魅力。“一个剧本的永久价值在于性格描写。人物的性格塑造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它是使让观众对剧本的主题或人物产生共鸣的主要手段”。[1]著名戏剧理论家乔治皮尔斯贝克曾经在他的书中这样说道,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人物的存在便是一整部剧的核心, 古灵精怪或者正义正直的人物性格会创造出非常强烈的戏剧感染力; 如此庞大的力量来自不同的人物、剧情,所造成的戏剧冲突是直击观众的心灵的。因此,要深入理解一部作品,就必须从其人物塑造出发。解读淮海戏《三拜堂》这部作品,就需要透彻、细致地来分析它的人物塑造。人物是编剧写作的根本,是戏剧情节的心脏。 [2]任何时候,一位编剧在创作一部作品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选定四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个方向,分别是拟定主题、设置情节、撰写台词和塑造人物。 这四个部分是不可分割的,就好像砌一座房子前,一定要先打好地基。这四个部分确定了这个作品剧情的走向,他们相互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因为一部需要在舞台上演出的作品,情节的跌宕起伏是需要人物来进行刻画的,而人物的性格特点也是需要剧情来支撑。表演者必须通过分析、理解人物、把握人物的精髓,在实践的角度出发。[3]表演所呈现出的艺术性是非常统一的。在舞台上,人物形象也是具有艺术性的,它会充分的展现在观众面前,给所有人欣赏的时间。 [4]
一、淮海戏《三拜堂》的人物群像
当我们在欣赏一部戏曲的时候,首先一定会被出场的人物吸引去目光,人物的魅力若是能感染到我们,那也一定会对接下来的内容产生兴趣。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所发生的冲突,是会引起台下观众的共鸣的,因为鲜活的人物更能揭发观众内心的情感世界。艺术永远来自与生活,它用舞蹈、歌唱、独白等不同的形式来诉说的身边发生的一切。《三拜堂》这部作品也不例外,这部作品改编自《罗鞋记》,是淮海戏传统剧目中一部经典的讽刺喜剧。剧中叶丞相的独生女,叶府千金,叶金莲,从小娇生惯养、性情乖张,为了能够选得才貌超群、高官厚禄的驸马,多年未能如愿,丞相夫妇二人便主张在西华街抛彩球,为自己的女儿招亲,彩球打中了马婵娟,却被纨绔子弟史策抢去。于是,史策便去相府提亲,却因丑陋被识破了,叶家找来马婵娟要求重新拜堂,不料却因为马婵娟是女扮男装而落空。后来,叶丞相竟乘着主考之便,选中了财贸双全的刘双赋,刘双赋和马婵娟本事未婚夫妻,婵娟进京正是为寻找刘双斌。叶丞相得知此事,便施以偷天换日之计,命金莲假冒婵娟与刘双赋拜堂。刘双赋误以为金莲是婵娟与其成亲,眼看铸成大错,刘双赋急中生智,将计就计探明真相,救出了婵娟,不顾叶丞相的威逼利诱,夫妻双双离开叶府。叶府权势虽大,但损人利己,贪得无厌的私欲是永远也填不满的。而最后等待着金莲的也只剩下史策之流了。
(一)丞相之女——叶金莲
叶金莲这个角色在这部剧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因为《三拜堂》这个故事是由叶金莲选夫开始的。叶金莲出生在相府,从小便是娇生惯养,性情骄横。她在舞台上的扮相也是十分华丽的,剧中有一段唱词是这样说的“鼓乐喧哗镇天台,我似嫦娥下凡来,除去皇家数我贵,西华街上选郎才,不是相府千金体,谁敢这样游御揭,丫鬟侍女走得快,霎时之间到彩台,观彩台盖得高,五色彩旗迎风飘,八角宫灯四面吊,上扎三星福禄寿,下刻八仙迎蟠桃,两边玉柱龙凤绕,王孙公子人不少,俊俏的人儿可曾来到。”叶金莲将自己比作天上的嫦娥,由此可见的她对自己的容貌是非常自信的,这个地方除了皇家就是我最为尊贵了,表现出了她身处高位,身份十分的尊贵。虽然是贵为相府的千金,但还是免不了要游街招亲,这也表现出了人物矛盾的心理,有着极好的物质条件,但仍然要被成亲之事所困扰。因此,演员在塑造这个人物的时候就需要进行更多的考虑,胡芝风先生的《戏曲演员,创造角色论》中说道:“演员与行当程式的关系应该是‘在严谨的规范中求自由,在强烈的夸张中求神似,在鲜明的节奏中追求律动,在高度的技巧当中追求美感。”[5]演员是要以演活这个人物为目标去进行表演,一味的程式化演出只会让观众们觉得审美疲劳, 也就失去了娱乐的原本意为了。尽管所演出的故事都是虚构的,但这些故事都是现实社会的真实反映。要突出人物的个性,在唱法上可以适当的加入花腔,更显现出人物的年轻与娇贵,在人物念白和表演时,进行适度的夸张和彩旦当中一些动作,来更加丰满这个人物。叶金莲作为丞相之女,在一开始观看《三拜堂》时,会觉得她是一个娇纵蛮横之人,但是观看完整部作品,便会觉得在那个时代,父母包办婚姻,他不过也是一位为了爱情想要为自己放手一搏的女子。唱段《口尊相公勿吃惊》中唱到:“为着选个好容貌啊好事多磨受那煎熬。前番彩楼去抛宝,彩球打中马玉樵,马玉樵他就是马婵娟啊,她女扮男装就把亲招,她害得我面对花烛空流泪啊,我将她捉拿下监牢,双亲做主我另选胥,那考场之中我把你挑,此番为妻看得准,谁料到你又有家小,多亏爹爹计谋广,巧把那荔枝换鲜桃,我得来这美满姻缘实不易,但愿夫荣妻贵步步高。”因为马婵娟的女扮男装使得叶金莲第一次的选夫失败,接着又阴差阳错选中的马婵娟的夫君刘双赋,这样的戏剧性冲突,更加丰富了叶金莲这个人物形象。直到最后叶金莲对自己的夫妻叶丞相这样唱到“爹爹做事太不该,棒打鸳鸯两分开,夫妻临别有暗记,山盟海誓赠罗鞋,罗鞋成双人成对,罗鞋拆散心难拆,难故衣帽不合体,哪怕罗鞋两边歪。”她在被马婵娟和刘双赋夫妻二人的感情感动的同时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尽管这是一部讽刺喜剧,但我认为,叶金莲其实在整部剧中是一个悲剧式的人物。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sl/byzy/67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