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霸王别姬中程蝶衣的角色塑造研究(附件)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一、风华绝代,翩若惊鸿:程蝶衣的人物表现塑造2
(一)程蝶衣的人物造型2
(二)程蝶衣的人物唱词2
(三)程蝶衣的镜头语言2
二、幽怨成疾,从一而终:程蝶衣的人物情感塑造3
(一)通过个人角色产生情感3
(二)通过个人经历塑造情感3
(三)通过对手人物改变情感3
三、刚毅不屈,卓尔不群:程蝶衣的人物性格塑造 4
(一)人物差异化塑造彰显性格4
(二)外部环境构建反衬性格4
四、真材实料,神韵不改:程蝶衣的人物艺术塑造 5
(一)对个人角色艺术技艺的塑造5
(二)对后世同类电影人物塑造的影响5
五、结论 6
致谢7
参考文献8
电影《霸王别姬》中程蝶衣的角色塑造研究
引言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对文革的拨乱反正和进一步的改革开放,我国大陆众多优秀的电影导演首次获得了自主创作电影作品的文化土壤。这一阶段的电影导演们,终于得以摆脱价值一致、立场鲜明的主旋律电影,能够集合自己的人生经历,重新审视中华民族在过去一百年中承受的艰辛苦难,并通过电影艺术的手法,表达着自己对国民关系、文化传承、个人情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感和价值导向的深刻思考。[1]正因为有着这样一段沉痛而深厚的历史积淀,我国大陆电影在短短十几年间便到达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尽管陈凯歌之前的几部作品,像《黄土地》、《孩子王》、《边走边唱》等同样获得了很高评价,但电影视角存在一定局限,主要通过在某一地域的个体故事,凸显剧中人物所指代的具体意象,对故事内容则相对弱化这其中,陈凯歌导演的电影《霸王别姬》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随着电影拍摄技巧的日趋成熟,1992年,陈凯歌拍摄了自己第一部宏观历史文化题材的电影:《霸王别姬》。童年经历过文革的陈凯歌,对战争、灾荒、政治对人性的摧残有着切肤之痛,也急于通过拍摄一部真正的文艺片表达自己对国人近百年来遭受苦难缘由的反省和思考。[2]而那一时期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思潮解放,这类敏感题材的作品首次获得了搬上荧幕的机会,也成就了《霸王别姬》这部作品在中国电影史上的不朽地位。
从题材和内容上看,《霸王别姬》以我国传统艺术京剧百年来的起落盛衰为主线,结合伶人段小楼和程蝶衣的成长爱情故事,从政治、文化及个人情感三方面进行了整个电影的构建。《霸王别姬》首次将“文化传承”这一相对抽象的概念,成功灌注到具体角色当中,将个人艺术境界的发展与京剧这一艺术形式的发展紧密联系,由小见大,表达了导演对我国传统艺术发展状况的评判和隐忧。剧中塑造最为成功的角色,莫过于京剧名旦程蝶衣。电影围绕其艺术发展、个人遭遇、感情经历三条主线,自内而外完整塑造了一个“不疯魔不成话”的程蝶衣。论文也将通过对《霸王别姬》人物剧本的解读,分析程蝶衣这一角色的性格和内心世界,并结合电影中演员在语言、动作、神态、唱腔的具体表现,深入剖析角色的塑造方式,同时通过这一经典角色塑造,对我国未来同类电影角色塑造和京剧艺术发展传承得出启示。
风华绝代,翩若惊鸿:程蝶衣的人物表现塑造
电影《霸王别姬》是我国著名导演陈凯歌的第五部作品。电影主要讲述了小豆子(程蝶衣)在民国时开始学习京剧,结识了师哥小石头(段小楼)。尽管受尽各种封建势力的欺凌,但二人相互照料,感情日笃,逐渐成长为一对京剧名角,二人合演的《霸王别姬》更是享誉京城。程蝶衣也暗下决心,要与师哥在人生和舞台上厮守终生。然而事与愿违,段小楼娶妓女菊仙为妻,二人感情也产生隔阂。随后抗战爆发,程蝶衣被迫为日本人表演京剧,抗战胜利后遭到法庭审判,后因优秀的京剧技艺被国民党高官所释。解放后,为保全京剧艺术的纯粹性,程蝶衣毅然决定罢演不伦不类的“新京剧”。文革时期,程蝶衣和段小楼遭到徒弟背叛被打成右派。段小楼经受不住迫害,不得已检举揭发菊仙和段小楼的黑历史,最终导致菊仙自杀。文革结束后,师兄二人终于在舞台上得以重逢,然而经历了人生种种的程蝶衣已经失去了对生活的任何挂念,最终举剑自刎,倒在了他最爱的京剧舞台上。
(一)程蝶衣的人物造型
在塑造程蝶衣的角色形象时,导演首先赋予了其完整京剧角色的传统造型,尤其是《霸王别姬》这部传统京剧中的虞姬一角。众所周知,京剧《霸王别姬》这部戏中的虞姬,是我国著名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一手创造的,电影在造型上也基本沿用了这部戏中的造型。梳“古装头”,戴“如意冠”,着“古装衣”,罩“鱼鳞甲”,穿“马丽裙”,既精致美观而又庄重大气,将虞姬能文善武、刚柔并济的特征完美展现,体现了男性演员反串青衣的特有魅力。
(二)程蝶衣的人物唱词
“自从我随大王东征西战,受风霜与劳碌年复年年。恨只恨无道秦把生灵涂炭,只害得众百姓困苦颠连。”
(三)程蝶衣的镜头语言
同时,电影还通过镜头拍摄手法的变化,将程蝶衣扮演京剧角色的台前幕后完整呈现,这是传统京剧形式无法做到的,也带给观众极大的新奇感。在电影中,我们经常能看到程蝶衣为师哥化妆时的卸妆或半着装造型,展现了角色的生活化的一面,对观众而言也更有代入感。同时程蝶衣作为京剧名伶,在剧中也不单扮演了程蝶衣这一角色。比如在给日本人唱《牡丹亭》的一段中,程蝶衣就以穿着我国传统长袍马褂的形式进行表演。这种造型一方面也为了体现程蝶衣京剧大师的风范,另一方面也凸显出其不为日寇嘲弄的民族气节。这段中电影采用虚化的拍摄手法,只留下了程蝶衣身段的一个的剪影,这既弥补了张国荣实际技巧的不足,又能将京剧的朦胧之美完美呈现。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sl/byzy/67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