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建筑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以设计归为例
目 录
1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1.3 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3
1.4 研究方法 5
2 徽派建筑的特征分析 6
2.1 艺术审美分析 6
2.2 空间美的分析 6
2.3 文化美的分析 6
2.4 徽派建筑与服装结合的可能性 7
3 徽派建筑在服装设计《归》中的应用 10
3.1 在面料选择中的应用 10
3.2 在色彩设计用中的应用 10
3.3 在结构上的应用 11
3.4 灵感来源 12
3.5 服装制版 12
3.5 制作过程 13
3.6 小结 13
4 总结 15
参考文献 16
致 谢 18
绪论
1.1 研究背景
设计师为了寻找更多的设计灵感与设计素材,通常会选择在不同的领域中来寻找,其中就有着建筑设计。服装设计与建筑设计都是历史的象征,是人类最基本的衣食住行中两个方面,这二者都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从人类最基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本的生理需求到审美的提升,再到人类历史的象征,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其中以哥特式建筑为灵感来源的哥特式服装最为典型,甚至成为了历史时期的标志。至今为止,建筑依旧是服装设计师源源不断的设计灵感。设计会通过对建筑局部或是整体的夸张手法来表现,有的设计师则是通过提取建筑中的某一元素或某一图案,还有的设计师是通过对于建筑的灵感来改造面料的肌理造型,使建筑元素在服装设计相互交融得以创新。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不管是服装方面还是建筑方面都有显著的表现。在中国建筑文化中,徽派建筑是最典型的建筑之一。徽派建筑是赣派建筑衍生出来的建筑,又称徽州建筑,徽派建筑作为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中外建筑大师所推崇,并非特指安徽建筑。流行与徽州及严州、金华、衢州等浙西地区【1】。徽派建筑最典型的形象就是"粉墙黛瓦马头墙"(如图1.1)形象的体现了徽派建筑因地制宜、简洁大方、大气实用的特点,带来心灵上的震撼。象征着徽州人民对建筑艺术的审美,对徽派文化的应用、象征着历史的进步。在象征中国文化历史方面服装也是首当其冲的,比如我国的唐装汉服(如图1.2)都是我国服装历史上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更是代表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因此我们会发现服装与建筑都是历史发展的衍生物,有着同样的文化底蕴,将服装与徽派建筑相结合会使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用不同的方式得以长久的流传下去。
/ /
图1.1粉墙黛瓦马头墙 图1.2汉服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徽派古村落建筑融合了古雅、简洁、富丽为一体。外观整体性以及美感很强,线条错落有致,色彩典雅大方。将徽派古村落建筑与服装相结合,使中国传统建筑继续流传下去,也是徽派文化得以体现。
1.2.1 研究的目的
徽派建筑是我国建筑史上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建筑,对于我国建筑史有着非常重大和深远的意义,更是徽派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这一建筑文化得以继续流传下去,使更多人了解徽派建筑的人文风貌,使得服装设计元素更加多元化,增强服装设计的文化性。此次研究的课题为徽派建筑在服装中的应用。通过服装来传达徽州的地域风貌以及人文精神。用徽州的地域文化通过服装款式、廓形、颜色来表达独有的地域风情。利用徽派建筑中"粉墙黛瓦马头墙"这一典型的设计特点结合服装的设计来体现徽派建筑的错落有致、整体性以及美感。结合徽派建筑独特的建筑风格为灵感在服装中加以创作,使服装具有不同的节奏美、韵律美。
研究的意义
徽派村落在古徽州有着"走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加田园"【2】这一说法,体现出徽派建筑的地域性多功能社会化层次结构的载体。通过徽派村落的选址、建造与发展来充分的反映中国传统风水思想以及徽派文化独有的特征。徽派建筑在与大自然长期的磨合中形成了聚落空间格局、人居模式、建筑形态和社会关系充分体现了什么是天人合一、自然协调、和谐共生的模式【3】。如此宝贵的生态财富会在时代的发展中遗忘于我们的脑后的。这是我们必须面临的生态问题,是需要每一个人意识到并且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来呼吁人们有意识的保护的。因此徽派建筑与服装设计的结合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徽派建筑与服装的结合不仅能使人们意识到这一古建筑的存在,也能让人们发现徽派建筑不同于现在高楼大厦的美,更好的传承徽派建筑以及徽文化。不仅使在建筑上,在服装上,使我们发现服装与建筑跨界的合作中,服装会带来不同与以往的视觉冲击,服装设计会更加多元化。因此服装设计与徽派建筑的结合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1.3 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服装设计与建筑行业之间是否真正存在着联系?是否可以产生共鸣?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于服装界和建筑界。一种是柔软的可以穿在身上由面料构成的,一种是由钢筋水泥一砖一瓦垒出来住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材质和用途。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是会相互融合的,因此二者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设计师之间也会跨界。不同领域的设计师通过不同的建筑来汲取灵感,在设计师眼中服装与建筑之间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在表现形式上互相借鉴,进而推动了服饰审美形态的变化。
1.3.1 国内研究
早在2004年3月著名的张肇达设计师在广州东方宾馆献上了“紫荆城”系列(如图1.3)。这个作品充分的表明了张肇达浩瀚悠长的民族情节,他用丰富多彩的面料、绚烂华贵的色彩组合成层峦叠嶂而又曲径通幽般的皇宫建筑与古文物造型。2009年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的刘哲信在发表的《浅谈建筑设计艺术在服装设计上的运用与体现》对服装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如何在建筑中吸取灵感并应用到服装设计中,使服装吸取更多元素,促进服装与建筑的发展提出了独特的看法【4】。秦雅静发表的《论建筑风服装的创意造型设计》中对建筑风服装进行了详尽阐述并找到建筑与服装的切合点,以建筑造型与服装造型相结合为途径,对建筑风服装的创意造型进行了相关研究【5】。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sl/fzsj/69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