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服装CAD模板技术的研发趋势与应用研究

2019-12-08 15:01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服装CAD模板技术的研发趋势与应用研究[20191208130826]
摘要
本文首先对服装CAD模板技术的概念、原理、工艺流程、国内外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并详细介绍了服装CAD模板技术在服装加工中的应用范围和简介了衬衫贴袋、衣领及衣服开筒等几种常见的服装模板;叙述了服装CAD模板技术的意义与价值;通过对研究现状的分析揭示现今服装CAD模板技术的发展之路所存在的一些绊脚石;对服装CAD模板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提出了服装CAD模板技术将朝着普及化、数字化、全自动智能化、人性化及多媒体网络联盟化的方向发展。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模板技术模板应用研发趋势
目 录
1. 引言1
1.1服装CAD模板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
1.2研究服装CAD模板技术的目的与意义1
1.3课题来源1
2. 服装CAD模板技术的概述2
2.1服装CAD模板技术的发展历程2
2.1.1服装工业技术的发展2
2.1.2服装CAD的发展2
2.1.3服装模板技术的发展2
2.2服装CAD模板技术的概念3
3. 服装CAD模板技术原理及制作工艺流程4
3.1服装CAD模板技术的原理4
3.2服装CAD模板技术的工艺流程4
4. 服装CAD模板技术的应用情况6
4.1服装CAD模板技术的应用情况6
4.2服装CAD模板技术的价值8
4.2.1对服装企业的价值8
4.2.2对员工的价值11
4.2.3对品牌企业的价值11
5. 服装CAD模板技术的研发趋势预测11
5.1 制约我国服装CAD模板技术发展的因素11
5.1.1 服装模板开模成为服装CAD模板技术发展的瓶颈11
5.1.2 产品多样性11
5.1.3 内陆地区服装企业对服装模板的认识存在不足12
5.1.4 技术一体化人才的缺乏是主要因素12
5.2 服装CAD模板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前景12
5.2.1 普及化12
5.2.2 数字化13
5.2.3 全自动、智能化14
5.2.4 人性化14
结语 14
参考文献14
致谢15
1.引言
1.1服装CAD模板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服装CAD模板技术可以说是对生产线的“大改造”,是可实现标准化、流水化、高效化作业的技术保证。如今国内外服装CAD模板技术的发展呈现两极分化状态,在国外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广州、深圳、福建等沿海地区服装模板技术可说是发展到如火如荼的状态,其设计研究也比较成熟;但在我国内陆地区,多数服装企业对这种新兴模板技术认识不深,多持有观望态度,服装CAD模板技术还没得到此类服装企业的认可。此外我国还存在技术一体化人才不足的问题。由于服装CAD模板技术是结合了服装CAD制板、缝制工艺工序与先进的自动化科技设备等的一体化技术,对操作模板制作的技术人员要求较高,常要求与企业各部门之间紧密协作,因此一体化人才的匮乏以及与各部门间的合作不紧密造成了服装CAD模板技术不能深入普及应用。
1.2研究服装CAD模板技术的目的与意义
使用服装CAD模板技术有助于降低操作员工的劳动强度,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服装产业发展、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很大程度上地提升产品的品质,最终实现为企业带来巨大利益。目前国内服装加工生产面临着劳动力不足、生产成本的增加、工人技术能力较低等问题。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向国内对服装CAD模板技术的认识尚存不足的服装企业介绍该技术,让企业认识到服装CAD模板技术在工业化生产中的又是,鼓励尚未使用服装CAD模板技术的企业采纳并使用该技术,继而提高生产效益,优化车缝工序,使服装生产流水线更加流畅;从而达到降低服装工艺的难度,解决工人技术瓶颈,摆脱对熟练工人的依赖,一定程度上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取代部分昂贵的专业设备,节约生产成本;使服装的品质提高,成品标准化;转型传统加工方式,现代化我国的纺织行业,为经济建设贡献一份力。
1.3课题来源
目前我国的服装加工行业面临着赶不上国外技术开发的脚步、劳动力不足、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产品品质要求高等问题。服装CAD模板技术通过与服装CAD系统与缝制工业的结合,将服装样板进行标准化规格设计,相较于人工的样板尺寸规格更加标准化。服装CAD模板技术前所未有地降低了对工人的技术要求,采用该技术可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减少对熟练工的依赖程度,以解决劳动力不足、生产效率低下、服装品质不高、加工成本过高等现存的行业问题。在调研中发现我国内陆的发部分服装企业尚未使用服装CAD模板技术,内陆地区服装CAD模板技术应用推广率不高且存在着主观不足意识,所以此课题的研究是必要的。
2.服装CAD模板技术
2.1服装CAD模板技术国内外的发展历程
2.1.1服装工业技术的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于19世纪末的英国,服装业实现了机械化,机器代替了手工劳作,由此产生了工厂。第二次工业革命起于19世纪70年代,亨利·福特提出的生产流水线将人类带入了一个大规模的生产时代。现在的我们正经历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浪潮,生产向使用新型材料、数字化、智能化、3D机械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服装模板的诞生为服装生产企业带来了新的加工理念和生产模式,为服装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响应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了新鲜的血液并推动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
2.1.2服装CAD系统的发展
相对其他类型的CAD而言,服装CAD的发展较晚。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格伯公司研制出了首套服装CAD系统,包括放码、排料两大功能,解决了制约当时大工业生产的瓶颈问题。80年代后,服装CAD系统开始向服装款式设计领域发展。90年代格伯公司再次推出集服装设计、样板设计、放码排料为一体的CAD系统。
2.1.3服装模板技术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德国首次在衬衫制作过程中运用了服装模板技术,此时的模板是作为夹具应用于固定属性较为柔软的面料,类似于我国在刺绣中使用的花绷子。最初模板的材质是钢材、铝板、磁铁一类的材料,只在衬衫和西装上做一些简单的特定工序。那个时候并没有现代的一些针板、定位的卡槽及多样的辅助配件,最初的模板原型是用压脚压住钢板在旁边用磁铁、档条等简陋的物品档住运行。虽然应用过程非常笨重而且应用工艺过于简单,但是模板的产生依然为服装企业的生产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此后服装模板技术流入日本并在日本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日本发明出了手工的模板机,钻嘴由上至下钻,且将制作模板的材料换成了有机玻璃,并对服装模板技术进行了改良,拓展了服装模板的可应用生产工序的范围。
后经台湾的技术人员将模板的制作材料换成了PVC材料,使得其生产制作成本大幅降低,让模板可应用的工序增加,由此模板技术开始应用于门襟、领子等高难度的工序中。
国内服装CAD模板技术的发展始于1979年改革开放后,服装CAD模板技术随着中外合资企业进入到了中国服装企业。但是由于当时的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裕,且模板技术的不成熟,使得服装CAD模板技术的被应用范围较小。21世纪后,传统型行业的弊端愈发明显,高密度的劳动力、高强度的工作制约着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无法形成高效化的、标准化的、流水化的现代生产作业方式。这些问题加剧了服装行业对自动化、数字化及智能化的需求,同时引发了服装从业者对服装车缝自动化生产的思考与研究。同时,随着国内服装CAD及CAM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服装CAD模板技术的推广提供了可能性。此时在广东的番禹区开始有一些提前思考者着手接触模板工序的操作。
2003年广东港资企业联亚制衣有限公司组建了模板研发项目组团队远赴德国日本将该项技术引入中国并推广之。但由于技术方面的人员短缺,传播极其缓慢。与此同时,广东番禹地区的服装企业开始使用开槽机,在大量技术人员的努力下,辅助设备也得到了很好的改良。模板技术的应用在广东市场上得到了普及。随着服装模板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技术人员的流动,该技术在2004年应用范围开始向广东以外的福建、浙江、江苏等服装加工密集地蔓延,得到了一些服装加工企业的肯定和青睐。
2005年以后,服装行业开始出现技术人员短缺现象,技术层面发生断层,而市场对服装品质的要求却在不断提高,服装加工企业的成本在不断增加,服装模板技术开始在行业内大放异彩。
根据富怡公司的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60%至70%的服装企业才将模板技术应用与生产,但是还局限于领子、袋盖等局部件的生产上。2011年包括模板切割机、改装缝纫机、长臂缝纫机、全自动模板缝纫机在内的专业模板设备的研发成功将模板技术应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各大模板运营机构随之诞生,包括专业模板技术培训机构,各地模板设备销售运营商,模板技术的推广进入白热化阶段。
2012年7月27日第一届全国服装模板技术峰会在天津举行,中国服装模板联盟正式成立,意在为国内服装加工型企业产业升级提供全套模板技术解决方案。
2.2服装CAD模板技术的概念
服装CAD模板技术是基于服装工艺工程与机械工程以及CAD数字化原理相结合的新型技术,利用服装CAD操作系统,设计出缝纫工艺中所需的轨迹,将其使用模具材料打印出来,再利用在模具材料上开槽在缝纫机上安装模板压轮及对应的针板,实现按照模具轨迹进行缝纫的一种技术,用在缝制服装工序车缝工艺上,使该工艺在不依赖车工熟练程度的基础上达到标准化。它的诞生为服装企业带来了新的制造理念和生产模式,带给服装企业新的机遇与思考,同时掀起了服装企业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浪潮。
服装CAD模板技术就是一种辅助缝纫工艺,利用自动化设备在有机胶板按照服装款式的尺寸开模,在车缝设备上改装相对应的压脚针板、牙齿等配件,实现按照模具开模轨迹车缝的一种技术。服装CAD模板技术针对于提高生产效率、产品品质、降低成本这三大服装生产目的,解决服装加工制造行业普遍存在熟练工难求、生手培训周期长、生产技术滞后、员工不足等问题,保证了服装产品品质的标准化。应用服装模板技术可以帮助服装企业提高竞争力,在现代服装行业竞争激烈的状态下走得更远。因其独特的技术特点大大降低了对工人的技术要求,从劳动力、效率、品质等各个方面帮助服装产业作业模式进行转型。
3.服装CAD模板技术原理及制作工艺流程
3.1服装CAD模板技术的原理
服装CAD模板 技术是一种缝纫辅助工艺,利用服装CAD操作系统,按照缝制工艺顺序,预先设计出开槽顺序并打印出来,继而利用自动化设备在有机胶板上按需要的尺寸开槽,同时在安装了相对应的压脚、针板、牙齿等工具的普通车缝设备,或是在模板缝纫专业设备上实现按照模具开槽轨迹进行车缝的一种技术。
3.2服装CAD模板技术的制作工艺流程
服装CAD模板技术的大致流程是:工艺设计→设计模板→模板切割→模板制作→模板完成。
图1 流程图
在制作应用过程中所需设备主要包括服装模板切割机、半自动模板缝纫机、全自动模板缝纫机以及普通缝纫机改装机等设备。
图2 切割机 图3 全自动模板缝纫机 图4 半自动模板缝纫机
服装模板的制作过程中所需耗材及配件包括专用硅胶、服装剪刀、尖嘴老虎钳、钢尺、大头针、美工刀、模板专业勾刀、双面胶、海绵条、砂纸条、服装模板专用布基胶带等。
制作耗材价格低廉,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成本。
图5 专业胶板 图6 专业勾刀 图7 大头针
图8 尖嘴老虎钳 图9 布基胶带 图10 服装剪
图11 美工刀 图12 钢尺 图13 砂纸
图14 海绵条 图15 压脚、针板、滚轮
图16 耗材应用
4.服装CAD模板技术的应用情况
4.1服装CAD模板技术的应用范围
近年来关于服装模板技术的发展的设计研究不断地趋于成熟,在服装加工行业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服装业内人士认为,常规款服装百分之八十的工序皆可采用模板技术进行大量生产,使用服装模板技术不仅能够简化操作工序,减轻操作员工摆脱对熟练工的依赖程度,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某种意义上说服装模板可取代某些高端特种缝纫设备,例如上文所说的开襟机、上袖机等。
服装模板类型大致可以分为复杂工序的应用模板(领子、嵌袋等)、可大幅度提高效率的服装应用模板(例如袖口开叉、打褶等)及普通缝合的应用模板(例如前后片缝合等)。
图17 衬衫贴袋模板
图18 衣服开筒模板
图19 衣领模板
具体应用范围表现在:
图20 男女衬衫模板应用内容
图21 男女西裤、休闲裤、牛仔裤系列模板应用内容
图22 针织系列模板应用内容
图23 男女时装、西装、西裙、大衣、连衣裙系列模板应用范围
图24 男女装棉袄、羽绒系列模板应用范围
4.2服装CAD模板技术的价值
4.2.1对服装企业的价值
随着时代的进步,服装加工制造行业普遍存在熟练工难求、生手培训周期长、生产技术滞后、员工不足等问题,服装CAD模板技术应运而生。服装CAD模板技术针对于可提高生产效率、产品品质、降低成本这三大服装生产目的,应用服装模板技术可以提高竞争力,在现代服装行业竞争激烈的状态下走得更远。
解决现有的招工难、招熟练工更难的劳动力短缺问题。随着我国的发展,中国劳动力的市场出现了中高级人才供不应求。高校毕业生增加导致了更多的人才选择更加稳定安逸“上相”的工作,例如教师、医生、律师这样的工作。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日常穿着的时尚理念在不断提升,对于服装的需求量大且注重品质。另一方面,极少数人愿意来做这份工作,由此产生了矛盾。服装模板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服装企业生产啊方式,给企业提供了一种顺应时代需求的高效化生产方式。服装模板技术简化了车缝工序,传统的车缝作业需要交给拥有三、四年经验的缝纫工,而只培训了一周的新手缝纫工完全可以掌握。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sl/fzsj/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