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汉魏六朝文人乐府诗的嬗变(附件)【字数:9793】

2023-11-01 22:08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 要文人乐府诗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杰出的作品,作为一种新的诗体,它有着特别的写作手法,新颖的创作方法以及丰富的情感表达。自产生后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不同时代的政治背景和文化环境,推动了文人乐府诗的嬗变,同时对中国的诗体和文化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汉魏六朝文人乐府诗是多重的作品,诗和音乐是它的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是相互交融的。本文将汉魏六朝文人乐府诗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乐府艺术发展的整体中去考察,从汉魏六朝文人乐府诗的产生、发展入手,探索它的变化,以及它对诗歌文化的影响。
目 录
引言 1
第一章 汉魏文人乐府创作 2
1.1汉文人乐府的创作 2
1.1.1情感方面 2
1.1.2表现手法方面 3
1.2 魏文人乐府的创作 4
1.2.1 情感方面 4
1.2.2 表现手法方面 4
第二章 六朝文人乐府创作 6
2.1 六朝文人乐府创作 6
2.1.1情感方面 6
2.1.2表现手法方面 7
第三章 汉魏六朝乐府之变与时代的关系 8
3.1汉乐府与时代的关系 8
3.2魏乐府与时代的关系 9
3.3六朝乐府与时代的关系 9
结束语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 引 言
在《诗经》和《楚辞》之后,乐府成为古代诗歌史上的又一瞩目的风景,其中文人创作的乐府诗居于主要地位,文人化的创作使乐府诗更加富有文化气息。
文人乐府诗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汉代。汉代文人乐府大多是模仿民间的乐府诗作品,主要以叙事为主。作者大多数是出身于下层社会的文人,为了寻求出路,不得不远离家乡,奔走权门,他们创作的内容也大多贴近现实,例如追求仕途、游子情节以及各种复杂情感。魏时的文人乐府诗大多用乐府旧题写新的时事,抒情诗比较多。魏时的文人作者受时代风气的影响,在表达方面富有个性化、多元化,使作品也呈现故事性。六朝的文人乐府诗具有新的时代特色,在语言表达和语言风格上,和之前的汉魏的作品有着很大的不同,受时代风气的影响,六朝的文人乐府诗更加富有娱乐性。
乐府诗是文人抒情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言志的重要载体,诗歌创作也渐渐走向繁盛,文人乐府诗的创作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文人乐府诗作为乐府诗的重要的一部分,极大的代表了乐府的文化和精神。
本文将从汉魏六朝文人乐府诗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来分析文人乐府诗的嬗变以及意义,了解汉魏六朝的乐府文化,体会汉魏六朝文人的真挚情感,和探索汉魏六朝文人乐府诗对中国诗歌的影响。 第一章 汉魏文人乐府创作
1.1汉文人乐府的创作
乐府是古代设置的政府机构,它负责执管音乐。汉武帝时,“乐府”已经从机构变成了一种新的诗体。汉乐府诗是继《诗经》、《楚辞》之后产生的一种诗体,文人作者大多模仿民间作品,且内容以叙事为主。其中,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文人乐府诗,如司马相如的《琴歌二首》,张衡的《同声歌》等等,体现了汉代历史文化和汉代乐府诗的精髓,抒发了汉代历史环境下的人文情怀。
汉代乐府诗是中国诗歌发展史的重要部分,汉代的文人乐府诗也是乐府诗的重要转型,乐府得到了文人的重视,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实现了文人化的转变。从长远来看,汉代的文人乐府诗也开启了文人乐府诗的新的篇章。
1.1.1情感方面
汉代的文人乐府诗有着一直以来的现实主义的传统,大部分优秀作品真实且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以及作者内心的复杂的情感,语言朴实无华却富有感情,深深地打动了读者。两汉乐府诗都是由创作者观察生活有感而发,激发创作热情和灵感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件,作品表现的也都是人民百姓普遍关心的事情。
汉文人乐府诗大多以模仿民间作品为主,因为文人乐府诗刚刚兴起的原因,作者在写作方面还是借鉴了民间作品的风格和特色。比如司马相如的《琴歌二首》,第一首表达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的爱慕和追求,第二首暗约卓文君幽会,并一起私奔。在作品中,司马相如自喻为“凤”,把卓文君比为“凰”,其实是有着特殊的含义,早在汉乐府民歌中,“凤凰于飞”、“鸾凤和鸣”就是表达了爱情的美好,预示着夫妻的和谐。司马相如借此向卓文君表达爱意,同时也抒发了自主追求美好爱情的强烈的反封建的思想。
汉文人乐府诗还以叙事为主,从叙述具体的事情中,表达自己强烈的情感。比如作者写出了当时百姓生活的困苦,不仅仅是对于百姓寄予了同情,还表达了自己生活的动荡不安。相反地,作者捕捉到富贵奢华人家的生活细节,和前者有着强烈反差,这种对比就让读者感受到冲击,从而更能理解作者创作的目的。汉文人乐府诗还表达了对生死的看法,汉文人作者坦率地传达了当时人们对死亡的恐惧以及厌恶之情,并且十分向往快乐的生活,过好自己的人生。比如《华烨烨》,诗中写出了神的出游、来临、受享以及赐福的幻想的情节,都是在渴望拥有幸福的生活。
文人乐府诗还对男女之间的爱恨情仇作了直接的表白,文人乐府诗极大地增强了抒情的力度。例如秦嘉的《赠妇诗》,秦嘉离开病妻去了京城,两个人之间没有了快乐,更多的是离别的悲伤,不知道什么时候两个人可以相聚,作者把主人公五味杂陈的心情描写的淋漓尽致。“遣车迎子还,空往复空返”,表现的是失望和无助的情感,流露出一股心酸。汉代的文人乐府诗体现了作者内心丰富的情感,从模仿民间作品来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到叙写事件来娓娓道出人情冷暖,通过作品流露出文人不一样的感情和态度。
1.1.2表现手法方面
从表达方面来看,汉乐府诗的叙事性比较明显,而汉文人乐府诗中有叙事诗,也有抒情诗,但是叙事诗的成就更加地突出。汉文人乐府诗的叙事的娴熟技巧,体现为叙事的详略得当。汉乐府叙事诗详于叙事,而略于抒情,详细地叙述事件,同时将抒情也作为点睛之笔,让作品变得具体而有情趣,从而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汉文人乐府诗的文人作者在选择叙述事件和人物时,善于发现特别之处,举个例子,辛延年的《羽林郎》就是一个用曲折的情节来吸引读者的作品,《羽林郎》叙述了一个美女反抗豪奴的调戏的故事,首先交代故事人物和背景,从“胡姬年十五”以及下面十句都是描写女主人公胡姬的美貌和魅力,运用了借代、夸张等多种手法,之后作者笔锋一转,改为第一人称写法,让女主人公控诉被调戏的无耻行为,“不意金吾子,娉婷过我庐。银鞍何煜爚,翠盖空踟蹰。就我求清酒,丝绳提玉壶。就我求珍肴,金盘脍鲤鱼。贻我青铜镜,结我红罗裾。”豪奴假借酒意对胡姬不敬,豪奴的言语和举止让人恶心,但是面对倚仗权势的豪奴,胡姬却丝毫不胆怯,她用“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来和豪奴理论,语气委婉但是有理有据,讽刺豪奴的殷勤和戏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内心对爱情的忠贞。全诗情节跌宕起伏,在叙事的同时,也表达出对女主人公反抗强暴凌辱的敬佩之情。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sl/gbdsxwx/448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