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数字媒体艺术对水文化的表现手法的探索

2019-10-30 13:20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数字媒体艺术对水文化的表现手法的探索
本研究以动画短片作为最终成品,展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作品、和人物故事,并通过这部动画展现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和水文化。在研究背景部分,本文通过收集、分析的方法来探究数字媒体艺术在传统文化下的表现手段,研究了中国传统文化、自然观和传统动画。其中,本文重点分析了中国传统动画、魏晋时期的自然观和相关的中国古代国画,并提出了中国传统动画制作工艺复杂的问题。在作品设计阶段,本文先是确立了具体研究的时期为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战乱的时代,同时也产生了其他时代所没有的独特的文化和自然观,在这一时期,文学、书法、绘画、雕塑、音乐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人文与对自然的理解上也是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由于这个时期的特殊性,本研究将以魏晋南北朝时期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探讨那时时期独特的美丽,并以数字媒体的形式展现这些美丽。在最后,本文展示了作品制作的具体过程,提出了制作传统文化下数字动画的技术。20191030132026
关键词:水文化;传统自然观;数字媒体;艺术表现手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研究目的及方法
本研究将通过制作一部数字媒体动画短片,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现中国传统文化观念。本研究在数字媒体艺术领域,专门探讨如何用数字媒体的技术来表现自然观。本研究以动画短片为形式,以中国传统的自然观为具体研究内容,通过收集和重现中国传统艺术作品和诗词故事,来展现中国传统文人雅士的审美观、价值观。
第二节.论文内容介绍
本文由设计背景及必要性分析、作品方案设计过程和作品制作过程三部分组成。设计背景及必要性分析是本研究的理论支持部分,研究了传统文化下数字媒体艺术表现、中国传统自然观等内容,分析了本设计的必要性。作品方案设计过程包括了作品形成的构思及素材准备阶段的阐述。作品制作过程部分展示了本作品具体的制作技术和手段。
本研究采用的技术路线由了解自然观——素材寻找——动画制作,再从作品的试行中得到反馈信息,根据反馈信息进行修改。
图1.1本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设计背景及其必要性分析
第一节.设计背景分析
2.1.1提倡传统文化下的数字媒体艺术表现
传统文化指的是:1.固定的作品。如经典名著、名胜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2.流传的思想。如人文理念、学术阐述、各种宗派主张等;3.规范化的行为。如人们创作艺术作品的方法、交流交往的方式、对先贤圣人的朝拜祭祀等。传统文化来自于历史的延续,它不仅是国人的价值观念的体现,具有极其宽泛的内涵,渗透在我们的思想、道德、风格、心志、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语言文字之中。更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象征。传统艺术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亮点,其能够准确、快速的传播,是一个国家塑造对外形象和树立民族自尊的关键。因为传统文化的多方面,本研究以传统文化自然观为切入点,展开研究数字媒体的表现手法的探索。
在数字媒体艺术的快速发展,适逢中国传统文化受到重视的背景下,传统文化的数字化表现就显得尤其重要。数字媒体艺术是新兴的艺术形式。它包括数字动画、游戏、数码视频、交互设计等等内容。它在影视动画、特效镜头、广告科研结果的模拟等领域运用得都非常广泛。对于传统文化下的数字媒体艺术其具体形式和内容主要在以下几方面:1.典籍文学、书画和文物的数字化存储,如图书馆数字化、网上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等。2.音乐戏曲的影视化,如京剧的网络播放、DVD等。3.电视、网络媒体的传统文化类栏目,如《百家讲坛》、《文化中国》、《国宝档案》等。4.有关传统文化的游戏产品,如轩辕剑系列等。因为在传统文化下的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手段的多样性,本研究以数字动画作为研究内容,探索传统文化下数字动画的表现手法。
1.典籍文学、书画和文物的数字化储存    汉典(www.zdic.com)Google Art Project(www.googleartproject.com)    
2.音乐戏曲的影视话    京剧艺术网(www.jingju.com)中国古曲网(music.guqu.net)    
3.电视、网络媒体的传统文化类栏目《百家讲坛》、《文化中国》、《国宝档案》    
4.有关传统文化的游戏产品:轩辕剑、古剑奇谭    
表2.1传统文化下的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手段
总结:在传统文化下的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手段,多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传播平台,它含有数据储藏、视频、游戏等方面的内容。在数据储藏方面,主要以数字图书馆等交互手段为主,直观地展示了文字、声音、图像等内容。在视频方面,主要以讲述类节目为主,通过一系列的故事展开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在游戏方面,作品通过游戏场景、剧本的设定,让玩家处于传统文化的虚拟世界之中。数字媒体艺术能让传统文化的传播突破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让传统文化能得到更好地宣扬。本研究其中的以视频方面作为焦点展开研究。
2.1.2传统文化下动画的表现研究
在数字媒体艺术出现之前,在传统文化的动画化上已经有不少研究。把传统艺术形式转化为动画,在中国称为“美术片”,对于“美术片”,《电影艺术辞典》介绍如下:“美术片,电影四大片种之一,是动画片、木偶片、剪纸片、折纸片的总称。它以绘画和其他造型艺术形式作为人物造型和环境空间造型的主要表现手段,不追求故事片的逼真性特点,而运用夸张、神似、变形的手法,借助于幻想、想象和象征,反映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愿望,是一种高度假定性的艺术。美术电影一般采用逐格拍摄方法,把一系列分解为若干环节的动作一次拍摄下来,连续放映时便在银幕上产生活动影像。”以下将通过分析经典的中国“美术片”,研究其对于传统文化的表现。
①水墨动画:水墨动画艺术风格独特。它继承了中国古画中的意境、技法和表现方式。最能表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其中《小蝌蚪找妈妈》、《山水情》等经典动画,获奖无数,也深得广大人民的喜爱。下表为本文对水墨《山水情》镜头、剧情和表现手法的分析。
《山水情》含蓄而苍劲有力,用笔墨的浓淡来表现山水之间的空灵。片中还大量使用了古琴曲,也大大丰富了这部美术短片深邃、悠远的人文情怀。《山水情》整部作品,充满了诗意,让人完全陶醉在水墨制成的山水之间,让人心旷神怡。由《山水情》可以看出水墨动画的工艺非常复杂,耗时长、成本高。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水墨动画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在人才方面,传统水墨动画的制作人员要有很强的耐心和传统的美学思想,不仅仅要懂得水墨画的技法、水墨动画的工艺,更要了解甚至创造水墨动画的意境。这也限制了水墨动画的发展。
②剪纸动画:剪纸动画集成了中国古老的剪纸艺术。它以简洁的动作、新颖的形态、质朴的叙事所表现出的独具魅力的动画形态,堪称世界动画史上的一枝奇葩。其代表作品如1958年诞生的《猪八戒吃西瓜》。《猪八戒吃西瓜》的制作即是借鉴皮影戏和民间剪纸,制作成平面关节纸偶,然后用逐格摄影的方法把分解动作拍摄下来。下表为本文对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的分析。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研究目的及方法    1
第二节.论文内容介绍    1
第二章 设计背景及其必要性分析    2
第一节.设计背景分析    2
2.1.1提倡传统文化下的数字媒体艺术表现    2
2.1.2传统文化下动画的表现研究    3
2.1.3中国传统自然观    17
2.1.4魏晋自然观    18
2.1.5文人与水    19
第二节.必要性分析    20
第三章 作品方案设计过程    21
第一节.剧本方案设定    21
3.1.1研究时期的确立    21
3.1.2剧本及其内涵说明    21
第二节.素材寻找及分析    23
3.2.1图像素材    23
3.2.2音乐选用    33
第四章 作品制作过程    35
第一节.制作过程阐述    35
第五章 结论    39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sl/szmt/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