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创意动画短片设计
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问题也日益加重,对人类的生活和生存都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动画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也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不断的出现新的元素与表现形式。本文所研究的课题“环保创意动画短片设计”,笔者通过定格动画这种艺术形式,表达了人类迫切需要保护环境的主题。
本文将从四个部分进行展开:
(1)环保动画调研,通过对目前存在的关于环境问题的动画视频进行分析,得出环保动画的受众和切入点,及笔者要采用的动画形式。
(2)资源现状及动画的调研。根据环境部门的相关数据及其他资料来源分析环境现状。通过中国动画的发展,指出中国发展趋势。
(3)制作过程分析。基于动画主题及形式的需要,在这一步运用相关软件表现出主题思想,从各个元素的设计到动作特效,音效的选择,每一个细节都形成了详细的设计方案。20191105200230
(4)总结问题及对未来的展望。对动画创作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以及研究成果,为今后的设计提供良好的参考借鉴。
关键字:环境污染,动画,定格动画,环境保护
摘要 I
ABSTRACT II
图目录 Ⅴ
表目录 Ⅵ
第1章 绪论 1
1.1 环境与定格动画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目的 1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2
第2章 环境现状及动画现状的研究 4
2.1 水资源污染调研分析 4
2.1.1 水资源的污染来源 4
2.1.2 水资源污染产生的原因 5
2.2 森林覆盖面积减少调研分析 6
2.3 土地资源现状调研研究分析 7
2.4 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8
2.5 动画形式的研究分析 8
2.6 动画现状研究 9
第3章 作品的详细设计与制作 11
3.1 定格动画的详细设计 11
3.1.1 剧本的设计 11
3.1.2 材料的选择 12
3.1.3 技术的运用 15
3.1.4 拍摄过程 15
3.2 作品的后期制作 17
3.2.1 动画制作 17
3.2.2 配乐制作 18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20
4.1环保定格动画研究成果 20
4.1研究展望 20
参考文献 22
致谢 23
第2章 环境现状及动画现状的研究
2.1水资源污染调研分析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地球表面的72%被水覆盖,但淡水资源仅占所有水资源的0.5%,近70%的淡水固定在南极和格陵兰的冰层中,其余多为土壤水分或深层地下水,不能被人类利用。淡水的来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海水淡化。就当今时代来说,由于海水淡化成本较其他方式高,而且提供的淡水量仅能满足极少数人的需求,因此淡水主要来源来自地表水和地下水。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人类环保意识的薄弱,贫乏的水资源又遭到污染,不免让人痛心。
2.1.1水资源的污染来源
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长,环境难免受到破坏。水污染造成的灾害影响范围大,历史长,其危害往往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后才能表现出来,而且水污染加重了水资源的短缺,使生态环境恶化。按污染源释放的有害物质分类,水污染可以根据组成污染杂质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如表2.1-1。
表2.1-1水污染分类及影响
污染种类 污染源 影响
物理性污染 悬浮物质污染、热污染和放射性水污染 减少氧气融入,导致水体温度升高,危机水中生物生长和生存
化学性污染 人类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重金属,酸碱,氮磷植物营养物质,农药,石油等 分解此类化学物质需要大量氧气或造成植物肆意生长,进而造成水体缺氧,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
生物性污染 医院污水,生物技术行业废水 细菌和病原体通过水的流动传播,进而危害其他人或牲畜,达到循环往复的传播
水资源污染还有其他分类如:按产生的方式分类,按污染源分布特征分类,按照接受污染的水体分类等。不同的分类适用于不同的研究领域,便于制定相应的对策,进而改善水资源污染的现状。
2.1.2 水资源污染产生的原因
目前我国水资源污染日益严重,水体水质日益恶化,水污染形势呈现出流域性和结构性特点。全国有检测的1200多条河流中80%以上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并且有不断加重的趋势。而国内污水处理能力和技术相较低下,无法满足或适应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大量污水。除此之外,人们环保意识的薄弱,一些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实现利益最大化,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以及农村为了粮食增产过度使用化肥农药,这些都对水资源造成一定的威胁。下面笔者将从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三个方面探讨水资源污染产生的原因。
从工业方面来看,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会逐渐解决废水处理问题,逐步实现“零排放”的理想。但就目前情况来看,由于污水处理费时费力,成本过高等原因,多数企业主选择直接排放入流,有的运出所在地,倾倒入河流或大海之中,更有甚者,直接将污水通过高压水井注入地下水层,直接造成本地居民与牲畜用水污染。工业生产中,造纸业,纺织业,炼金业等产生的废水尤其多,并难以彻底净化,此类工业废水对水资源的污染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目前我国法制法规的不完善,对环境问题的不够重视,过度追求GDP的增长,都使得企业有空子可钻。健全法制建设,完善规章制度,提高科学技术,是当下我国整治工业废水随意排放需要采取的措施。
从农业方面来看,为了提高粮食产量,滥用化肥,农药,还有地膜的使用都会对水资源造成一定的危害。随着农村经营体制的改变和农业机械化的提高,用于耕、拉、磨、耙的马、牛、骡、驴大牲畜饲养量逐渐减少,相应有机肥产量也逐渐降低,为弥补有机肥使用量不足而大量使用化肥,致使有机肥与无机肥用量比例由20世纪80年代的7:3降至2002年的2:8,[3]目前仍在逐年降低。农药和化肥中含有的有毒元素或未被农作物吸收的元素随着雨水或灌溉而渗入地下,不但加大了农业成本,也对地下水和周围的农田生态环境形成了破坏
从生活方面看,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入住城市,生活污水没有被重复利用,产生相应价值。城市里废水统一有一个管道排出,把人类的粪便和洗衣用水等混合在一起,处理起来太过浪费,倘若能分开排出,有针对性的处理则能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洗衣粉,洗衣液,洗洁精的过量使用,对水的过度依赖都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污染水资源的一些现象。提高环保意识,把环保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提倡垃圾分类,并切身执行,从身边做起,都可以简单有效的减少水污染。
2.2森林覆盖面积减少调研分析
森林享有“人类文化的摇篮”,“生命的资源”,“城市的肺脏”等美誉,森林是大自然的“调度师”,调节着自然界中空气和水的循环,影响着气候变化,保护土壤免受流失,减轻环境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树木可以吸收人类及其他动物产生的废气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许多树木还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氟化氢,氯气等。除了净化空气,森林还为许多生物提供住所和食物。据统计,森林生物量约占全球陆地植被生物量的90%。
随着人类对森林资源认知的增加,森林资源被过度开发,由此导致许多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旱涝灾害及生物多样性降低,这些都降低了人类居住环境,即地球,的适宜性。中国经济成长初期,农业和重工业并行发展,人类过度砍伐森林导致森林覆盖面积锐减,这些都直接危及到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虽然近些年采取“退耕还林”的措施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但是面对金钱的诱惑,依然有许多非法砍伐的存在。中国森林覆盖率仅20.36%,世界排名第11名。下表是各个国家的森林覆盖率。各个国家森林覆盖率详见表2.2-1。
表2.2-1各个国家森林覆盖率
国家 日本 韩国 挪威 瑞典 巴西 加拿大
覆盖率 64% 61% 60% 54% 55% 44%
国家 德国 美国 法国 印度 中国
覆盖率 30% 33% 29% 23% 20.36%
从生态角度看,森林资源在支撑人类生存的生物系统稳定性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整体上,森林可以划分为生产、环境服务、社会福利等三个重要功能。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不断的向森林索求资源,不断的破坏森林资源平衡,由此导致森林覆盖面积锐减。近些年由于森林覆盖率的下降,带来许多次生灾害,如:山体滑坡,山洪暴发,水土流失,风灾,生物多样性锐减,空气污染等。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称,有史以来,全球森林面积已经锐减一半,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全球每年消失的森林近千万公顷。中国森林资源问题目前不容小觑,除去人类破坏之外,森林面积还受中国所处的地域制约。中国地域广大,自北而南分属于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五大气候带。气温由北而南逐渐升高;降水量则由南往北递减。高山、高原、丘陵、盆地等都有大面积分布。由于气候带及各种不同地形的长期作用,中国地区森林的分布也各不相同。从水平地带分布来看,由北到南,有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和雨林。从垂直分布来看,在纬度越低、气温越高,海拔越高、气温越低的气候规律作用下,上述各水平地带的森林类型,都在纬度较低的水平地带内按垂直带谱出现,而且是纬度越高,在垂直带内出现的下限则越低。
除去地域影响之外,人类经济发展对森林面积的影响依然占很大比重。种植农作物需要毁林开荒,建立工厂依然需要毁林开荒。树木作为许多产业的原材料,如造纸,一次性筷子,家具等,人类对木材原材料的需求增加的速度,远远超过了森林增长的速度,这些都致使目前我国的森林面积锐减。自然灾害,如病虫害,由闪电引起的火灾等,也会影响到森林覆盖面积。
林业既属于农业,又属于基础产业和原材料工业。在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下,合理有序的开发森林资源,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愿望。通过保护天然林,再造人工林的方法,逐步实现森林覆盖率的提升。
2.3 土地资源现状调研研究分析
随着地球人口的增长,资源需求的增加,人类通过各种手段向固有的土地索求大量的物质。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遭到破坏,需要通过自然上千年的自我调节才能适合再次被人类利用。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近年来,我国农工业的迅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致使土地资源被严重破坏。其他环境因素,如森林面积的减少,造成的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也对现有的土地资源造成一定的威胁。
近些年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大量农民离开曾经赖以生存的土地,批量涌进城市,致使弃耕,退耕,占耕现象日益严重,致使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人口的增加,人类不停的向土地索要资源,运用新的科学技术,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不但造成农产品农药残留增加,直接危害人类身体健康;也致使土壤板结,地力下降。
随着人类对自然植被的破坏和森林乱砍乱伐现象日益增加,土地沙漠化日益严重,由此导致许多环境问题,如极端的暴风雨天气,沙尘暴天气等。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沙漠化自然发生发展的现象普遍存在,如河流阶坎滩地的自然风蚀、流动沙丘的自然前移、风 口地段植被的自然破坏等,其沙漠化机制一是全球气候变化异常,特别是中纬度地区的气候正朝着暖干的方向发展,造成大的生态背景有利于沙漠化的发生;二是存在一些不利的自然因素,如气候干旱、降水变率大、土壤沙粒含量高、疏松易于流动等,特别是强劲频繁的起沙风为沙漠化发生提供了强大动力。如曾经盛产黄河蜜瓜、甘草的民勤,曾经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县的民勤,曾经因“人进沙退”闻名的民勤,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沙漠正以8~10米的速度吞噬着民勤。
目前,我国是全球沙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当下如何保护仅有的土地资源免受污染和破坏成为研究的热门课题,通过合理开发土地资源,调整中国产业结构,合理规划城镇建设,减少剧毒农药的使用,尽量使用有机肥,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防沙固土,减少水土流失,控制人口增长,进而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高国内生态化建设,提高人们保护土地资源的根本意识,从源头上解决土地资源短缺的问题。
2.4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有限资源是每个地球人的责任和义务。环境不但为人类提供生存的空间,还为人类生存提供必要的物质资源。但是这些空间和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再生,因此保护现有的资源环境免受人类破坏,维护一个适宜人类生存的环境,是二十一世纪的一个必要性课题。环境保护就是合理的利用环境资源,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环保意识,为子孙后代留下可供采用的自然资源。
种种环境损坏行为归根结底是由于人们对环境缺乏必要的认识,没有合理的规划好人类现有的资源,过度的开发环境资源。“要消除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只有通过每一个人内心的革命性变革”。欲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加强环境教育,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创造一个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自然环境。
2.5 动画形式
动画短片以其短小精悍,老少皆宜,通俗易懂的艺术形式,从出现开始就迅速在市场上普及。从制作的技术手段来看,可以分为线描动画,美术动画,电脑三维动画,综合材料动画。不同的艺术形式,对主题的表现影响也有所不同。合适的艺术形式有助于主题的表现,否则就不但无助于主题的表现,还会带来负面影响。
图目录
【图3.1.2-1】AI中绘制剪影 13
【图3.1.2-2】PS中控制物体大小比例 14
【图3.1.2-3】部分人物剪纸 14
【图3.1.2-4】部分动物剪纸 15
【图3.1.4】部分剪影 17
表目录
【表2.1-1】水污染分类及影响 4
【表2.2-1】各个国家森林覆盖率 6
【表2.5-1】动画艺术形式与主题的关系 9
【表3.2.2-1】音乐分类 19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sl/szmt/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