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论山东秧歌元素在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作用

2020-10-04 19:06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目 录
绪论 1
一、山东秧歌元素对舞剧《风筝》中的人物形象塑造的影响 1
(一)舞剧《风筝》的主题思想 1
(二)秧歌中动作元素对七姑八姨的形象塑造的影响 1
(三)秧歌中体态技巧元素对七姑八姨的形象塑造的影响 2
二、山东秧歌人物形象塑造对比 2
(一)七姑八姨和翠花 2
(二)音乐元素对人物形象塑造的运用 3
三、山东秧歌元素在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作用 3
(一)融合秧歌元素,迎合舞蹈形式 3
(二)突出舞蹈的体态美和舞蹈动律 3
(三)利于秧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4
四、 结论 4
五、 参考文献 5
六、 致谢 6
绪论
山东秧歌属于中国汉族民族民间舞,它的艺术特点在于唱跳结合,即扭秧歌。我们在陆游的词中也见过,也是在田间插秧时所传唱的小曲。秧歌不仅是一种来自民间文化形式,也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表现,是我中华民族人民几千年以来智慧和民族精神的结晶。本文通过以舞剧《风筝》为例对山东秧歌元素在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作用进行研究,以舞剧形象七姑八姨为例,从各个方面更加细致分析,从而对秧歌这种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的保护和继承提供参考。
一、山东秧歌元素对舞剧《风筝》中的人物形象塑造的影响
(一)舞剧《风筝》的主题思想
舞剧《风筝》由学院青年艺术团推出的大型民族舞剧,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献礼,以唯美的两国爱情故事为题,以独特的视角来描述的主题思想。在没有直接表演表现出残酷的战争场景,而是通过间接通过中国姑娘春燕与日本青年上川的唯美爱情生离死别的结局来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故事发生在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热闹的集市上,人来人往,这时上川与春燕相遇是因为三个日本浪人正对春燕有不轨之心,便“英雄救美”,这是两人的初次相遇相识。后上川去春燕家求学,春燕父亲本是拒绝的,但看在他始终坚持,又有春燕在旁求情才同意上川拜师学艺。在认真学艺过程中与春燕产生了好感,相互爱慕。在清明踏春时节,上川与春燕一起游玩,更加坚定了两人的情感。而春燕的弟弟在玩风筝时与三个日本浪人起了冲突,被其所杀。正在春燕与父亲悲痛之际,日本对她们开战了,上川为了保护春燕及父亲死在了日本人的枪口之下。春燕悲痛欲绝,痛撕了日本国旗,想到了她与上川过去种种美好的过往,便有了一场“梦中的婚礼”在春燕从美好往事中醒来时,才痛觉战争对两国人民带来的伤害。战争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给侵略者带来了不可磨灭的痛苦!通过重点表现战争前男女主人公唯美的爱情与战争后两人天人永隔的悲伤之情来打动观众,来反映战争悲剧!当爱情、亲情、友情被无情的战争所毁灭时,战争的恶行也得到了最直接的揭示,“反对战争,祈愿和平”的主题得到了最震撼的诠释!
(二)秧歌中动作元素对七姑八姨的形象塑造的影响
对秧歌的舞蹈形像、舞蹈形态、人物特征表现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是舞法技巧、动作特征及道具的运用,而舞蹈形态就是舞蹈动作、节奏切分、人物特点在舞蹈中的具体表现,而这些舞蹈动作表现又决定了舞蹈的动律。三大秧歌中舞蹈动作特征的区别是其表现形式特性的关键动因,真可谓“一人一舞,一角一态”。舞剧《风筝》中七姑八姨的人物形象来说,首先是衣着服装就很明显的突出了山东秧歌元素,这些我们了解山东秧歌都能很明了看出来的,其次是音乐在舞剧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在舞剧《风筝》中,七姑八姨一出场的时候,舞剧的音乐节奏欢快,调儿明朗,但是我们返过来看山东秧歌的音乐节奏,也正是具备这些特点,最后是秧歌中的动作元素对舞剧人物形象塑造的影响,前面我们说了山东秧歌的动作特征,总结出来就是动作动律沉、稳,通过动律的运用使舞蹈表演具有张力性和稳健力量,在剧中七姑八姨的动作,左手跨竹篮,扭腰踢腿的动作,也正是山东秧歌元素的集中表现,其中也利用了海阳秧歌的舞蹈动律改编与生活动作元素相结合,例如生活中的“讨价还价”运用海阳秧歌中跌步砍扇的动作。秧歌中的“丑婆拱花”则是这一形象的代表动作。所以我们总结来说,山东秧歌中的动作元素对舞剧风筝人物形象塑造的影响是深厚的。
(三)秧歌中体态技巧元素对七姑八姨的形象塑造的影响
山东三大秧歌有不同但又有统一性,一般其舞蹈动作的表现都源于一定的体态技巧,当然也可以称之为是舞法,舞法通常是和舞蹈技巧相统一的。但是我们具体来看舞剧风筝中七姑八姨的舞法技巧来看,是和秧歌的技巧舞法有一定的延展性。在这里我们既要分析山东秧歌对舞剧风筝人物形象塑造的影响,我们还要回到舞剧风筝中来,就舞剧风筝中七姑八姨的体态特征来说,首先是演员的选择上是成功的,演员的整体素质是优秀的,其次是七姑八姨的体态,上面我们说到了山东秧歌的体态特点,简单的来说就是蹲、跳、转、击,在剧中我们可以看到七姑八姨的体态也正是具备这样的特点,在队形形成中运用“反丁字撵步”的艮劲也有着充分的体现。在舞剧中的表现也是手挽着花篮,做着舞蹈动作。所以我们说舞剧《风筝》在创作的过程中是积极的融入了山东秧歌的体态元素。
二、山东秧歌人物形象塑造对比
(一)七姑八姨和翠花
七姑八姨在风筝中的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形象主要是以辅助为主,当然也可以说是区分舞剧表演的主次,但是在这里又不是单独的主次,简单的说就是通过人物形象来突出舞蹈的地域特色、舞蹈环境、舞蹈舞台效果等,也要通过更好的刻画人物形象来形成人物之间的对比。所以在舞剧风筝中七姑八姨的形象主要是表达和配合舞剧的情节发展。但是在山东秧歌中翠花的人物形象就和七姑八姨有所区别了,首先是共同性,秧歌中的翠花和风筝中的七姑八姨主要相似的就是舞蹈动作上及其一些服饰表现上,但是在具体的表现中存在的却是不一样的因素。在秧歌中,翠花就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舞步动作轻快活波,她的表演主要是为了突出秧歌中传统的思想,主要是男尊女卑的思想,而在舞剧风筝中则主要表达的是一种情景欢快的思想。所以两者的人物塑造是不同的。
(二)音乐元素对人物形象塑造的运用
在舞剧风筝中主要的音乐表现就是七姑八姨一出场就是手挽篮子,然后配合幽默诙谐的音乐来进行表现,但在秧歌中人物主要的音乐表现就是以打击乐为主,伴奏粗犷舞姿大起大落,具有鲜明的动感特点,也正体现了七姑八姨的性格和形象特点。在舞剧风筝中伴随着七姑八姨的音乐表现上,它是传承了秧歌的基本音乐形式,但是不同的是,比秧歌音乐更具有一种人物形象表现的内涵,所以在音乐元素表现中也可以很好的去塑造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三、山东秧歌元素在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作用
(一)融合秧歌元素,迎合舞蹈形式
山东三大秧歌具有一定的齐鲁文化的共性。舞剧《风筝》的也是在山东编创的,其中肯定蕴含着山东秧歌舞蹈元素,另外风筝中七姑八姨的人物形象中动作表现形式和动律形式及其七姑八姨的队形排列上都具有很明显的山东秧歌的因素。究其舞剧《风筝》的七姑八姨的人物形象表达的主题思想来说,就与山东三大秧歌表现的情感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具体来看,在舞剧风筝中,七姑八姨的人物形象塑造,首先是在服饰表现上,有秧歌中服饰的元素,而又代表了山东地区的服饰元素。另外是道具元素,道具的表现就是手挎篮子,而在山东秧歌中,很重要的道具也有篮子,所以在这些的表现上,舞剧《风筝》中的七姑八姨形象的塑造是以山东秧歌元素为土壤为根基的。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sl/wdx/24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