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民间舞中音乐节奏的重要性及训练方法以藏族舞蹈为例
目 录
一、 绪论 1
(一) 研究背景 1
(二) 研究意义 1
(三) 研究方法 1
二、 音乐节奏与民间舞的联系性 2
(一) 民间舞的艺术特征 2
(二) 音乐节奏的特性 3
(三) 音乐节奏与民间舞的内在联系 3
三、藏族舞蹈中音乐节奏的重要性及作用 5
(一) 体现舞蹈形象性 5
(二) 体现民族特色 5
(三) 丰富舞台表现力 6
四、藏族舞蹈中音乐节奏的训练方法 7
(一) 把握音乐节奏特点 7
(二) “节奏型”的准确运用性 7
结论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中国传统民间舞和音乐节奏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他们在发展中产生了必要的内在与外在联系,民间舞的艺术风格具有民族独特性,其民族风格的完美展现离不开音乐节奏的配合,将两者融为一体有助于更好地发展中国传统民间舞文化。其中藏族的民间舞历史发展悠久,是经过几千年来的不断发展演变传承下来的艺术,因此舞蹈非常有民族特点,深受广大藏族人民的喜爱。常见的藏族舞蹈有果谐、堆谐、热巴卓等,大多数舞蹈将歌与舞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歌中有舞、舞中有歌的歌舞一体表演形式,舞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蹈具有独特的音乐节奏特点和舞蹈风格魅力。不同种类的藏族舞蹈风格特征有着很大的差异,其音乐呈现的节奏也有比较大的差异,因此准确掌握并运用音乐节奏非常重要。
(二)研究意义
本文以藏族民间舞为研究对象,阐述了中国传统民间舞中音乐节奏的重要性及训练方法,从民间舞和音乐节奏两者之间的联系,音乐节奏对舞蹈呈现的重要性指导作用,以及有效的节奏训练方法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了解舞蹈中音乐节奏的重要性,对学习传统民间舞有种重要的意义,可以更好地体会民族艺术风格特点,创作出更具民族特色的舞蹈作品。
研究方法
1.经验总结法
结合自身的专业艺术实践活动,从老表演艺术家那里吸取表演经验,了解如何更好地把握舞蹈中的音乐,得出更好的结论。
2.文献研究法
收集与本选题有关的论文研究资料并阅读有关参考书目、舞蹈杂志、期刊杂文,观看一些藏族舞蹈视频。
二、音乐节奏与民间舞的联系性
(一)民间舞的艺术特征
我国是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国家,历史经过漫长的变化发展以及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沉淀,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体系。其中民间舞蹈是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之一,是各民族人民长期勤奋劳动和智慧的象征,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征与舞蹈魅力,具有群众性、地域民族性、自娱性等性质。
1.群众性
民间舞是人民群众集体创造并集体传承的成果,随着民众不同需求的日渐增多,民众通过积累生活经验创造出了丰富多样的舞蹈艺术形态,由此产生了各式各样的舞蹈种类,以其通俗浅显,动作易学,形式多样等特点,决定了民间舞具有大众性的审美特征,是广大人民生活劳动的结晶。民间舞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通过舞蹈直接反映人们的喜怒哀乐,因此在群众中直接传承和传授是民间舞发展的重要条件,如果脱离了群众性这一本质属性,就不能更好地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和民族精神。
2.地域民族性
民间舞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文化资源流传至今,以独有的民族风彩深受大众喜欢。顾名思义,中国传统民间舞是以展现各民族风格的舞蹈内容为主,它是在该民族的社会背景、风俗文化以及特有的地理自然环境等条件下形成的舞蹈艺术,由于受地域文化、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风格特点。同时,民间舞蹈所特有的地域民族性是区分各民族之间舞蹈文化差异的主要方法之一,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民族舞蹈风格特点。
以藏族舞蹈为例,藏族民间舞动作幅度较小,舞蹈动作形态含蓄内敛,这些民族特点与藏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性格特征、以及民族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由于藏族地区的地理因素,藏族人民长期生活在艰难辛苦的自然条件中,并居于一种半封闭式的生活环境下,从而形成了淳朴、坚强、内敛的性格特点,这种特有的性格也因此会影响到藏族舞蹈的艺术风格特点。受自然条件和历史因素的双重影响,藏族慢慢形成了农牧文化,藏族人民在劳动时穿着厚重的长袍并把长袖季在腰上,走路会比较迟缓,身体自然前倾,久而久之这种劳作特征也反映到了藏族民间舞中。藏族舞蹈很少有大幅度的跳跃动作,挺胸抬头和拔背立腰的动作也较少出现,大多数都是梗头含胸、弯腰曲背等小幅度动作形态。藏族的习俗文化是藏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是藏民族在不断发展演变中形成的特有的生活形式,它体现在藏族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其中藏族舞蹈这一文化现象就包括在其中。在当地的民族节日里举行相关舞蹈表演活动,例如藏族特有的燃灯节、宗教节酥以及油花节等,这些表演形式都表现出浓厚的藏族民族风情,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3.自娱性
民族民间舞来源于生活,它作为一门表现生活的艺术,不仅具有劳作传授、宗教礼仪活动等实用功能,同时还具有娱乐功能和精神教育功能,强调“舞蹈以自娱”的观念,是群众自娱自乐的广场舞蹈艺术,除了礼仪、战争、宗教性舞蹈外,大多都是轻松自由的舞蹈形式,人们在劳动期间或是欢度节日时,用舞蹈的方式来直接表达内心的愉悦,舞者愉悦,观者开心。民间舞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表现出民众的性格和审美特征,使民众在娱乐的过程中接受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熏陶,增强本民族的凝聚力。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sl/wdx/70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