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芭蕾基训中手位的重要性
摘 要 1
一、对于芭蕾手位的认知 1
(一) 芭蕾手位的来历 1
(二) 芭蕾手位的分类 1
(三) 芭蕾手位的动作简述 1
二、芭蕾手位在芭蕾训练中的运用 2
(一) 芭蕾手位在训练中的运用 2
(二) 芭蕾手位容易犯的错误和容易被忽略的细节 2
三、芭蕾手位在芭蕾基训中的重要性 2
(一) 芭蕾手位在训练中的重要性 2
(二) 严格要求芭蕾手位的训练,打好基础是不可缺少的步骤 3
结 论 4
参考文献 5
致 谢 6
摘 要
作为一门“脚尖的艺术”,芭蕾基训的腿部动作为人们所熟知。但在芭蕾基训中,手位训练也十分重要,将直接对舞者的形体美观产生影响。因此,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在介绍芭蕾手位的来历、分类和动作时,对芭蕾手位在芭蕾训练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则对芭蕾手位训练容易犯的错误和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展开了分析,并且对芭蕾手位在芭蕾基训中的重要性展开了研究。经过研究发现,芭蕾手位练习是芭蕾基训的重要基础内容之一,其展现了舞者的基本功。作为舞者,需要掌握和学习好芭蕾手位,以便为后续表演打好基础。此外,芭蕾手位训练在芭蕾舞姿训练、技巧训练和跳跃训练中都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因此,在芭蕾基训中,还应该对手位训练进行严格要求,避免出现“照猫画虎”和“丢三落四”的毛病,从而为芭蕾基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芭蕾基训;手位训练;形体美观;基础 绪论
目录
ABSTRACT
As a "tip of the art", ballets legs are well known to people. But in the ballet training, the hand position training is also very important, will directly to the dancers body appearance influence. Therefore, based on this understanding,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origin, classification and action of ballet, and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ballet in ballet training.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error and easy to be neglected in ballet training are analyzed, and the importance of ballet in ballet training is studied. And through the study found that balle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basic elements of ballet training, which shows the basic skills of the dancers. As a dancer, the need to master and learn ballet hand knowledge, so as to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follow-up. In addition, the hand in the ballet dance ballet training training, skills training and training in jumping has certain importance. Therefore, in the ballet training, should also be strictly required for the training of opponents, so as to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ballet learning.
Key words: Ballet training; hand position training;form beauty; foundation
芭蕾基训是芭蕾的入门,想要完美的进行芭蕾变奏表演,就需要掌握好芭蕾基训中的知识。而芭蕾手位是芭蕾基训的重要组成内容,其不仅仅是芭蕾舞基训的基本动作要素,同时也是舞者需要掌握的基本功。在学习芭蕾的过程中,一旦忽视了对手位的要求,就容易导致自身的舞蹈形体不美观,并且引起舞蹈动作整体的不协调。因此,对于舞者来讲,应该认识到芭蕾手位在芭蕾基训中的重要性,从而更好的完成学习。
一、对于芭蕾手位的认知
(一)芭蕾手位的来历
自从芭蕾诞生以来,舞蹈者就一直利用手和手臂进行舞蹈的表现。但是,在较长的时间里,芭蕾舞都没有严格的舞蹈规范。直至1661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下令创建了世界第一所皇家舞蹈学校。而该学校位于巴黎,首次建立了芭蕾法则,并负责教授芭蕾舞。在该法则中,对芭蕾舞的手、手臂、腿等基本部位的动作进行了规定,确立了芭蕾的五个基本脚位和十二个手位。自此之后,芭蕾才拥有完整的动作体系。而直至19世纪,芭蕾艺术受到了欧洲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才真正开创了芭蕾女演员用足尖跳舞的历史。所以在19世纪以前,芭蕾并非是以“足尖舞蹈”著称,芭蕾手位在芭蕾练习中也有重要的地位。在芭蕾基训中,手位训练需要遵循芭蕾舞的内在规律,并且迎合人体肌肉力学发展方向。
(二)芭蕾手位的分类
自古典芭蕾舞的手位法则得到确立后,芭蕾舞得到了飞速发展,从而使各种芭蕾舞学派得以诞生。而由于不同的芭蕾舞学派的舞蹈特色并不相同,所以在芭蕾手位分类上有不同的规定。其中,芭蕾起源于意大利,切凯蒂学派将手位划分成一位、二位及半二位、三位、四位和五位。四位包含前四位和高四位,五位包含下五位、前五位和高五位;法兰西学派则将手位划分成六类,即准备位、一位、二位、三位、四位、五位;俄罗斯学派的手位分类比较简单,大致分成准备位、一位、二位、三位。目前,我国引入七个手位,即一位、二位、三位、四位、五位、六位、七位。早在上世纪20年代,芭蕾就被教育家冈察洛夫带进了上海租界。1954年,大批苏联专家进入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芭蕾才在国家推动下有了大规模的发展,并且有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教学系统。
(三)芭蕾手位的动作简述
根据国内引入的芭蕾舞法则,一位动作应该为:保持手自然下垂,手与手臂成椭圆形,手腕与胳膊肘稍圆,放在身体前面,中指相对,并距离一拳远;二位动作为:手保持椭圆形抬到横膈膜高度,保持手指与胳膊肘支撑点稳定;三位动作为:保持二位动作基础上将手抬放至额头前方,形成抱西瓜状,并保持胳膊弯曲度;四位动作为:左手不动,右手回至二位;五位动作为:右手完成椭圆形,并从指尖开始向外打开。同时,保持手指与胳膊肘支撑点水平,然后将手从身前向后打开,以便延续双肩线条;六位动作为:右手不动,左手恢复至二位;七位动作为:左手打开到一旁,双手相同放于身体两侧。最后,双手手心向前划一个小半圈,手心朝下向两边延伸,并逐渐恢复至一位。
二、芭蕾手位在芭蕾训练中的运用
(一)芭蕾手位在训练中的运用
在芭蕾训练中,手臂需要配合动力定性。具体来讲,就是手臂需要与动作配合起来,以便形成一整套固定形式的反应模式。所以在芭蕾基础训练时,需要通过手位练习养成良好的手臂动作习惯。因为,手臂动作需要由固定几个手位变化而来,只有准确把握手位,才能够对手指、手掌、手腕、手臂与肩部进行准确控制,从而达到手位动作标准,并呈现出芭蕾舞的优雅与高贵。此外,在芭蕾训练中,无论是低年级动作还是高年级技巧训练中的每一个动作都包含手臂表现,所以需要伴随着身体其他部位的动作进行手位训练。
(二)芭蕾手位容易犯的错误和容易被忽略的细节
在芭蕾基训的手位训练中,最容易忽视的问题就是手肘关节问题。通常的情况下,人们在做手臂动作时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在手指、手掌和肩部,所以容易导致肘关节贴身,或者出现肘关节下沉和前冲等错误。因此,需要重视各个手位中的手肘动作细节,以确保手位动作的准确性。在做一位手动作时,需要使胳膊肘稍圆,从而防止肘关节贴身。做二位动作时,需要保持胳膊肘支撑点稳定,从而防止手肘关节下沉。做三位动作时,需要避免手肘过分后摆,从而防止手肘关节前冲。做七位动作时,需要在收回动作时保持胳膊肘先弯曲下垂,并且不要耸肩,从而防止手肘下垂。
芭蕾手位中有一个动作一直被教师和一些非专业舞蹈者所忽视,一般教材中也一直很少提及。这个动作就是“还原”。“还原”之所以被大家忽略,那是因为它极易与“准备”动作混淆。其实它的动作过程以及结束后的定势和七个芭蕾手位的训练度都是一样的,甚至更加难掌握。所以在学习和训练中更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所以我们必须明确,以芭蕾的规范行动作为最基本的要求,手型应以芭蕾手位的严格要求为准,因为有的学校是中国古典舞基训和芭蕾基训同时开课的,所以不可以在训练中放松手位从而变为中国民间舞的“兰花指”或其他的舞种手位。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sl/wdx/7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