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胶州秧歌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与价值
学院 2
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诚信承诺书 2
Abstract 1
一、胶州市健身秧歌在全民健身中开展的现状 2
(一)健身秧歌参与者现状 2
(二)参与人群的职业特征 2
(三)参与人群的认可度 2
(四)参与动机 3
(五)获取信息渠道 3
二、胶州市开展健身秧歌存在的问题 3
(一)与外界交流甚少 3
(二)媒体宣传力度不足 4
三、健身秧歌发展的对策 4
(一)打造地方特色全民健身项目 4
(二)呼唤中性健身秧歌 4
(三)为社区、学校和俱乐部搭建桥梁 5
(四)定期参与比赛交流 5
四、结论 5
五、参考文献 6
六、致谢 6
摘 要
胶州秧歌动作柔美整个人看起来如风摆柳。胶州秧歌的关键有脚动作的灵活变化,而这一特点的出现在于过去的演员表演道具有关。过去演员使用上跷板后要通过不断的转移中心来保持身体的平衡。后来人们通过对胶州秧歌不断的摸索将其动作进行归纳,形成独特的胶州秧歌风格特点。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对其进行搜索,我们可以发现,健身太极拳的宣传信息广泛,各类活动、组织、比赛众多。而胶州健身秧歌的信息就比较缺乏,各类组织培训也比较少。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各种媒体对大众体育项目的宣传力度也大为不足,这对健身秧歌的发展形成了重大的阻碍。
目录
Abstract
Jiaozhou yangge action soft whole person looks the wind swing willow.Jiaozhou yangge is the key to the foot movements flexible changes, and the emergence of this characteristic is that the past actors performing props.After past actors use the rocker to through continuous transfer center to keep the balance of the body.People later in jiaozhou yangge, summarized the continuously grope for its actions, form the unique style of jiaozhou yangko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Jiaozhou yangko dance; folk fitness;
一、胶州市健身秧歌在全民健身中开展的现状
(一)健身秧歌参与者现状
现如今中老年女性群体已经成为了胶州市健身秧歌参与者的主要人群,这个年龄层的参与人数还保持着一个稳定的上升趋势。70岁以上年龄人群占调查比例最低,仅为0.4%,而61-70岁参与者所占比重也相对较少,他们所占的比例为9.17%,占了总体比例32.08%的是5l-60岁的参与者,占了整体比例的30.4%的就是41-50岁这一群体,40岁及以下参与者占总体比例的27.9%。据调查显示,现如今中年妇女已经成为健身秧歌的主要群体,她们占的比例约为总数的90%以上。这说明他们有着较为宽裕的时间来进行舞蹈锻炼,达到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效果。而那些三四十岁左右的人群都较为忙碌,没有多余的空闲时间去参加自己喜爱的健身活动。
(二)参与人群的职业特征
通过胶州市对参与健身秧歌的人群进行调查统计我们可以看出,参与健身秧歌人员的职业情况大致分为以下几类:“行政工作人员、离退休人员、工人、个体、科教工作人员、农业劳动者、失业者和其它人员等总共八类”,科教工作人员占了10.83%的比例,介于中等的一个水平,很多参与健身秧歌活动的科教工作人员对中国传统文化都有着深厚的热爱之情。离退休人员占到将近30%的比例,他们离退休后闲余时间多,更有时间注重身体的锻炼,已经成为健身秧歌锻炼人群中的主力。由此,参加健身锻炼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但由于年龄的原因,所以当她们在选择体育锻炼的方式的时候,大多会选择那些运动强度和消费情况能够为自己所接受的项目来丰富自己的健身生活。行政工作人员所占的比例为16.25%,是进行秧歌舞锻炼运动的第二大群体,全国其它城市都有着与之一样的表现情况,他们现如今已经成为了参与秧歌活动者的主体,通过各类各样的组织活动得到这一方面的学习和参与,这一现象的出现与胶州市政府大力倡导有着极大的关系。
(三)参与人群的认可度
胶州秧歌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现在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为了使其更好的融入科学健身中去,现如今作为健身秧歌的一种,它在保留传统秧歌的同时又加以改造,更迅速的融入到了全民健身中,群众接受并喜爱健身秧歌的出现。健身秧歌在社区街道中广泛地传播,从而增加了人们对秧歌舞的学习热情。根据调查结果可以得出,有58%的参与者认为健身秧歌比传统秧歌在舞蹈动作上更容易使人接受,音乐也较为复合当下的流行趋势,还有23%的参与者认为好看的服饰道具也是至关重要的,健身秧歌从健身的角度出发,对道具运用也较为灵活。以上种种足以说明健身秧歌十分符合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轨迹,从中展现出了人类的聪明睿智。对秧歌的健身娱乐性大胆的开发和创新,使得居民的健康意识的已广泛提升,也让健身秧歌越来越为人所熟知和喜爱,增添了健身秧歌的无穷活力。
(四)参与动机
人们参与健身秧歌的首要目的就是为了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在此项调查中有66.67%的被调查者都是这样说的。马斯诺曾在需要层次理论中说过,他将其归为生理需求的必备保障,他认为这是必须得到满足的,也是群众体育的首要目标。有62.5%的调查者是这样认为的,第一个原因是为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其次是人们的兴趣爱好。由此可见人们对于健身秧歌的热情是非常高昂的。健身秧歌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使人身心感到愉悦,能够使人变得十分具有精神面貌和无穷的活力。将其作为娱乐消遣的方式占到了总数的47.92%,使得人们主要想通过娱乐消遣的方式得到了一个放松的环境和公平相处的方式。而在进行健身秧歌时,一部分人群能够通过这个项目进行自我价值的体现,得到彼此之间尊重和欣赏。通过健身的娱乐功能,我们可以进行适当的减压。将其作为社交的一种方式的也占到了25%,虽然社交所占的比例并不怎么高,但是人们希望通过健身秧歌这个媒介对自己的社会交往需求进行满足,也从侧面可以体现出来健身可以满足不同需求的人群。
(五)获取信息渠道
当今网络、电视、报纸、媒体等是获取健身秧歌的主要渠道,它在健身秧歌的推广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依据相关调查显示,邻居、朋友的带动占到了37.5%。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健身秧歌在群众中发展迅速,并且得到广大群众喜爱。
二、胶州市开展健身秧歌存在的问题
(一)与外界交流甚少
我们同开展体育比赛来检验健身秧歌开展情况,而且比赛还具有激发参与者竞赛欲望的作用,并且让大家在比赛中分享交流彼此的经验,从而建立起一个学习健身秧歌的文化氛围,并让参与者和学习者对健身秧歌的鉴赏得到提升,吸引更多的健身者学习健身秧歌,促进健身秧歌的发展与推动。
(二)媒体宣传力度不足
三、健身秧歌发展的对策
(一)打造地方特色全民健身项目
胶州秧歌是胶州地区的地方特色,同时也是健身秧歌中的代表。它目前在保留传统秧歌的基础上进行新元素的注入,使其特点分明,有利于宣传和推广。到目前为止国家体育总局已推出了六套健身秧歌的规定套路,并在每套健身歌舞中都融入了各个流派的动作元素。以健身、娱乐为目的的秧歌活动大多体现在当前参加秧歌活动的群体中。胶州市应该利用其优越的地理条件,以及结合自己的地理和文化优势,将山东文化和胶州文化纳入自己独特的舞蹈文化之中,从而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特点,充分展现胶州的城市魅力和良好的城市形象。
(二)呼唤中性健身秧歌
目前在健身秧歌的锻炼人群中,男性群体很明显的少于女性群体。男性群体之所以少,其中主要原因是因为动作偏重于女性化,还没有针对男性群体编排健身秧歌动作,没有合适的动作所以男性群体无法找到自己的定位。要注重对男性化动作进行开发,走操类舞蹈的中性化路线,所以说,只有针对不同人群进行不同风格的秧歌编排才会使健身秧歌有更宽广的发展道路。引导和开发各种秧歌舞,就能够体现出秧歌舞的大气、稳健、开朗、豪迈的民族风情。
(三)定期参与比赛交流
秧歌健身舞比赛对于秧歌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与帮助,它可以激发秧歌健身者的参赛欲望,还能够让大家在比赛中相互交流与学习,对比赛经验进行交流、总结,从而大大推动胶州文化项目作品的发展,也可以融合吸纳其他派别的优势与自己独特的民族民间风格进行整合。使人们更好去的去学习健身秧歌,并有助于健身秧歌的发展进步。吸引更多的人群参与到健身秧歌的锻炼中来。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sl/wdx/7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