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新绘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逐步的发生改变。很多传统文化渐渐跟不上潮流,从而被市场遗忘了。
《山海经》一部史诗级别的古籍,其中涉及到几百种妖兽精怪和神话人物形象,为人们展现出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然而这些妖怪和人物形象在市场上的应用十分匮乏。毕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些人物精怪的形象缺乏美感,易于被大众所接受的还是那些精致美观的装饰图案或者是看起来喜庆吉利一些的人物、动物图案。
“山海新绘”是针对这一现状所设计的系列插画。筛选整理《山海经》中所描绘的人物及妖兽,进行延伸、想象,结合现代流行设计元素重新绘制,让它们的形象更美观,能够被大众所接受和喜爱。这是一次现代设计与古代文化的碰撞,也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和致敬。
关键词:山海经;插画设计;传统文化;流行元素
前言 1
(一) 选题研究背景 1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一、设计调研 2
(一) 《山海经》形象分析 2
(二) 与市场流行图案对比 3
(三) 同类案例分析 3
二、 设计定位 5
三、 设计过程 5
(一) 整理筛选 5
(二) 原始资料 6
(三) 绘制 7
(四) 实物制作 8
四、 设计感悟 10
(一) 式微的民间艺术 10
(二) 给老文化新生 10
(三) 传统文化活化的方式 10
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一)选题研究背景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现代中国学者一般认为《山海经》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时间大约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楚,巴蜀,东及齐地方的人所作,到西汉校书时才合编在一起。其中许多可能来自口头传说。它是一部光怪陆离的史诗级古籍。其中既有广为传颂的《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民间传说中的人物、神仙形象,也有许多不太被人所了解的妖兽精怪的形象。虽然类型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来自于我们祖先丰富的知识和想象力,都从不同的方面表现出了我们的祖先对于生活的期望和热爱。
此毕业设计的选题依据是中国史籍著作《山海经》中所描绘的历史人物和妖怪奇兽的形象,将之进行再设计,创造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审美形象。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山海经》相关的书目文献越来越清晰,成熟,有条理了。
目前来说,在国内市场,《山海经》中精怪的形象多被引用于小说,或被应用在游戏中,但由于其缺少美观性,甚至被很多人认为是吓人的、丑陋的,所以鲜有将其作为装饰性图案运用的情况。至于国外,虽然《山海经》是被很多国外学者研究的对象,但它在大部分人群中的知名度并不高。总的来说,《山海经》作为一部史诗级的古籍,古今中外对它进行研究的学者比比皆是,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些光怪陆离的人物精怪形象还是缺乏美感,相对来说,易于被大众所接受的还是美观的装饰图案或者是看起来喜庆吉利一些的人物、动物图案。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将《山海经》中所描绘的人物及妖兽进行整理,挑选出在史料中对其外形有过明确描述的,且特点较为鲜明的部分,例如《精卫填海》中精卫的形象,《女娲补天》中女娲的形象等,进行延伸、想象、设计,结合现代流行设计元素,通过多种手段让它们的形象更美观,从而易于被大众接受和喜爱。力求突破《山海经》中所描绘的形象不太被人所接受,应用不广泛的现状,绘制创作一套不仅仅是新颖美观,而且能够展现传统文化之美的主题性插画。插画主要以经典娱乐工具扑克牌作为媒介,辅以海报、绘本、明信片等周边衍生品,展现在大众面前。通过对各个版本《山海经》的阅读学习,以及相关插图、文献的浏览,加深对于《山海经》中所刻画人物以及妖兽精怪的形象了解;进一步深入学习之前课程中有关插画设计、形象设计的部分,充分认识对于文字所描述的形象该如何延展、想象,如何在保留其文字描述中的特点,及传统文化元素的前提下,使绘制出的
形象更为生动具体,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更能够被大众所接受。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不仅仅提高了我的设计、审美水平,在设计过程中,通过遇到困难时解决问题,锻炼了我的意志和耐心,更让我产生了很多的思考。传统文化在市场中的应用匮乏是一个已经存在了很久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形成一定不是单方面的,不仅仅有传统文化过于“传统”的问题,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弘扬不够,对传统文化的革新少有人去做,主动愿意去了解传统文化的人太少,等等,可能都是这个问题的成因。传统文化是经过了时间洗礼,历史沉积的,是一笔异常宝贵的财富。设计过程中对于《山海经》进一步的了解和学习,让我惊叹其内容的光怪陆离之余,更是惊叹于祖先丰富的智慧和想象力,还有那些通过文字散发着的,他们对于生活的热爱。我想,如果今后有机会,我一定要为我们的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sl/yssj/24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