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闻乐笺过门笺艺术在视觉设计中的应用(附件)
目 录
一、 选题依据 1
(一) 研究背景 1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二、 命题的确立和释义 3
命题的确立 3
命题的释义 3
三、基本图形的绘制 5
图形的定位与表达 5
装饰图形的绘制 5
农作物图形的绘制 6
方言图形的绘制 7
四、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10
(一) 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10
(二) 在其他设计中的应用 12
(三) 展厅展示效果 13
总结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一、选题依据
(一)研究背景
“过门笺”作为剪纸艺术的特殊形式,发展历史十分悠久,是一种由当地的手艺人代代传承至今的民俗艺术品,是农历新年贴在门楣、窗、屋檐等处的装饰刻纸,劳动人民在秉承历史的基础上代代相传,不断创新,流传至今。在春节期间张贴过门笺这一传统,主要流行在山东省的日照、临沂、潍坊、枣庄等地,尤其是日照莒县。2008年《莒县过门笺》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清代朝元宫上的壁画来看,当时已有张贴过门笺的习俗。根据莒县县志记载,在一个叫“朝元宫”墙壁上发现了有描绘张贴过门笺的画面,虽然不清楚是什么时候建造的,但是在明朝的时候就在那。因此可以推断出,莒县当地张贴过门笺的习俗在明代就已经存在。
在清代,过门笺多数为村中的妇女剪纸,图案也比较单一,多数为“四方连续 ”、 “回形纹”、“铜钱 ”等传统纹样,在中间刻表达祝福的词语或成语,空白处以错落有致的丝络相连。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后期逐渐发展为把山水、花草、人物以及飞禽走兽等设计成图案,这些主题元素的加入,极大地丰富了过门笺的内容。
新中国建立后,过门笺的制作得到了很大发展,一大批民间艺人出现,他们把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融入创作题材中。创作出了大量带有当地风土文化气息的过门笺,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过门笺的种类以及式样,如图1。
图1过门笺样式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过门笺的国内现状
在国内,研究过门笺这一传统元素的文章数量不多,专门研究山东过门笺的文章更是少之又少。由于历史的变迁以及现代文化的渗透,“过门笺”同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面临着资源严重流失、传承后继乏人的窘境。近年来,政府虽然加强了对传统工艺尤其是过门笺的宣传和政策扶持,比如利用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但目前开展的工作主要还是停留在保护层面上。让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相结合,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可持续、多方面性,应该把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放到首位。
我在前期对过门笺进行考察、调研时发现,目前的“过门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人们对这门传统艺术的关注越来越少,缺乏创新,没有人想去学习这门工艺,文化传播率低。很多人只是觉得过门笺好看,但是并没有想去深入的了解它。第二,针对性强,收益低。传统的过门笺是在春节期间张贴的一种带有吉祥喜庆寓意的装饰用品,人们只有在春节或者是新婚时才会去购买和张贴过门笺。要想让过门笺在现代社会中被应用的更加广泛,只靠人们在春节时的张贴恐怕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2.过门笺的国外现状
在西方现在被我们所知道的剪纸艺术当中,如马蒂斯剪纸、安徒生剪纸等,这些剪纸与中国的剪纸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些剪纸当中,与中国剪纸最为相似的当属日本剪纸,如图2。日本民俗剪纸是一种吉庆剪纸,它的出现一是因为民俗的原因,二是在一些比较大的活动,典礼上所使用。因此它与中国的过门笺一样,都是带有装饰性以及祈福纳祥的实用类剪纸。通过对国内外同类艺术形式的调查和分析,对中外剪纸开展比较研究,能够使我们更深入的了解莒县的过门笺艺术。
图2日本剪纸式样
二、命题的确立和释义
(一)命题的确立
记得小时候,最期盼的节日不是儿童节,而是春节,只有在春节,我们才会有一整身的新衣服穿,还有那些平常吃不到的点心、糖果。这时候母亲对我们的要求也会格外宽容,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春节家家户户都会张灯结彩,贴春联,过门笺,远远望去,整个村子里都被五颜六色的过门笺点缀着,给这个寒冷萧索的冬季增添了一抹亮色,当每家每户都贴上过门笺的时候,我就知道,春节来了。
过门笺对于我个人而言有一种特别的情感,它是我在孩童时最美好的记忆之一,直到现在,我依然对这种传统元素充满了热情。在这个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时代,看到这些装饰意味极强,并且带着家乡回忆的传统元素,可以算是对在外的游子心灵上的一点慰藉。
传统艺术要想在今天得到创新和发展,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它融入到现代设计之中。在现代设计领域,许多优秀的设计师把传统元素作为设计要素,这有利于创造独特的设计风格和独特的意境。几天前刚刚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片奖的《寻梦环游记》,影片开始和结尾的镜头中都出现了“过门笺”的画面,如图3,这是典型的传统艺术在当代设计中应用的案例。
图3影片中过门笺的运用
(二)命题的释义
本次设计以“喜闻乐笺”为毕业设计的题目,以“过门笺”为毕业设计所要研究的对象,主要研究过门笺艺术在当代视觉设计中的应用。“喜闻乐见”意为受大众所欢迎的,其中“见”字用同音替换为“笺”,过门笺本身具有喜庆吉祥的寓意,所以将选题定为“喜闻乐笺”不仅符合它本身的意义,也符合它的引申义,达到一语双关的目的。
设计以不改变过门笺的基本特征为原则,初步构想分为两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把莒县的方言文字与过门笺进行结合,选取一些具有地方特色以及具有一定美好寓意的方言文字,将文字与场景图案进行结合;第二种是把莒县的主要特产与过门笺相融合,以莒县最为著名的银杏树为原形,融入当地的特产,创造出一种新样式的“过门笺”。再将这种新的样式应用到包装、海报等视觉设计中,展现独有的文化内涵与艺术魅力。选择这一艺术表现形式旨在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呼吁人们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并进行不断创新,这也是我们当今社会的一个主流文化趋势。
三、基本图形的绘制
(一)图形的定位与表达
“过门笺”具有美好的寓意,用谐音、比喻等表现手法,表现了广大的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无论是题材、内容、还是艺术表现形式都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过门笺艺术在视觉设计中的应用这一选题,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过门笺艺术与莒县的地域文化有机的融和,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和表现形式,将这些文化元素运用到现代设计与创新之中,在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同时,更好的传承与发扬这些珍贵的民族传统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sl/yssj/55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