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酮康唑与特比萘芬联合用药治疗犬马拉色菌病疗效观察及体外药敏试验

2020-05-24 18:08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酮康唑与特比萘芬联合用药治疗犬马拉色菌病疗效观察及体外药敏试验[20200507191134]
摘要:近年来,两种抗真菌药物的联合应用已成为临床抗真菌治疗发展方向之一,在兽医临床上,酮康唑和特比萘芬已被广泛应用于犬的真菌性皮肤病的治疗中,因此这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也受到广大兽医的关注。本试验采用棋盘微量稀释法针对厚皮马拉色菌进行体外药敏试验,评价酮康唑喷剂与特比萘芬胶囊联合应用时的敏感性,建立动物模型比较联合用药与分别单独用药治疗犬马拉色菌病的临床疗效。旨在为小动物临床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指导意见,以期能够更合理科学的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犬马拉色菌病。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马拉色菌;酮康唑;特比萘芬;体外药敏;联合用药
目录
摘要2
关键词2
Abstract2
Key words2
绪论2
1材料与方法4
1.1材料 4
1.1.1供试菌株4
1.1.2供试药物4
1.1.3仪器设备和试剂4
1.1.4实验动物4
1.2方法4
1.2.1真菌培养基的制备和菌种活化4
1.2.2 RPMI 1640培养基的制备4
1.2.3抗菌药物的制备5
1.2.4真菌接种液的配制5
1.2.5药敏板的制备5
1.2.6孵育5
1.2.7最小抑菌浓度的判定5
1.2.8建立动物模型和用药治疗6
2结果与分析6
2.1体外药敏试验结果6
2.2临床疗效实验结果7
3讨论 7
4总结 8
附录 8
致谢9
参考文献10
酮康唑与特比萘芬联合用药治疗犬马拉色菌病疗效观察及体外药敏试验
引言
绪论:真菌是真核细胞型微生物[1]。它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如细胞壁、细胞核和各类细胞器,无叶绿素,无根、茎、叶的分化,能进行有性或无性繁殖[2]。可分为单细胞和多细胞两类。单细胞真菌又称为酵母菌,呈圆形或卵圆形,分为酵母型和类酵母型。酵母型真菌不产菌丝,以出芽方式繁殖;类酵母菌型真菌有假菌丝,实际上是其延长的芽体伸入培养基。多细胞真菌又称丝状菌,大多有交织成团的菌丝和孢子,又称霉菌[3]。当真菌生存环境中营养充足时,就开始进入繁殖阶段,形成各种的繁殖体,即为子实体。孢子是由生殖菌丝产生,其为真菌的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 5 1 9 1 6 0 7 2 
繁殖基本结构。按照真菌繁殖方式的不同,孢子可被为分有性孢子和无性孢子两类。有性孢子是经由同一菌体或不同菌体上的两个细胞通过减数分裂方式所形成。而大多病原性真菌通过无性孢子的形式来繁殖,无性孢子是由菌丝上的细胞经过分化或出芽两种方式生成,依据其形态的不同,无性孢子可被分为分生孢子、叶状孢子、孢子囊孢子等三种类型。其中叶状孢子又进一步分为三种亚类,即芽生孢子、关节孢子和厚膜孢子,这其中厚膜孢子为有些真菌菌丝或者孢子中某些细胞原生质浓缩、膨大变圆、细胞壁变厚所形成,其目的是对不良生存环境进行抵抗。分生孢子则有大分生孢子和小分生孢子之分[4]。大分生孢子由多个细胞组成,所以体积会比较大,壁厚,呈现梨形、梭形、棒状或纺锤形,其形状、大小、结构、颜色等可作为分类、鉴定的依据。小分生孢子仅由一个细胞构成,体积小,壁薄,呈现球形、卵形及棒状等多种形状。大多真菌对营养的要求不高,实验室常用沙堡氏培养基来培养真菌。该培养基主要含有葡萄糖、蛋白胨、琼脂。真菌适宜的酸碱度是pH 4.0~6.0,浅部感染真菌的最适温度为22~28 ℃,某些深部感染真菌的最适生长温度是37 ℃。
马拉色菌为亲脂性,担子纲酵母菌,该菌分为7个种,其中以厚皮马拉色菌(Malassezia pachydermatis)最为常见和特殊。它是一种条件致病的嗜脂性皮肤寄生菌,所以毛囊皮脂腺分布丰富的部位为本病的多发部位。由于其具有亲脂性特点,其主要生长在皮肤的角质层,与皮肤表面存在的游离脂肪酸、二酸甘油酯及皮脂腺分泌有关,常引起浅层真菌感染。又因为马拉色菌是人类和温血动物皮肤上正常菌群的一部分,几乎存在于所有成人和动物皮肤上。因脂质成份会随年龄增长的减少,故其密度也会降低。马拉色菌为酵母菌,其特点是单极出芽生殖,而这种繁殖方式使它在显微镜下常会呈现出“葫芦状”或“花生状”的外观。菌体很小,但在高倍镜下可清晰地观察到形态结构。马拉色菌培养在沙氏琼脂培养基上,菌落生长缓慢,呈酵母样,表面光滑,中部凸起,在其边缘可见放射状沟纹和细小皱褶。培养10d ,菌落直径为4mm 左右,在20d 时可达10mm ;显微镜下,芽生小孢子呈现保龄球球瓶状,可见2个连在一起的卵圆形酵母或单个瓶形细胞[5]。
真菌性皮肤病是小动物临床上的常见疾病,为人畜共患病[6],真菌的某些代谢产物(真菌毒素)可引起机体的急慢性中毒症等[7]。该病多发生于幼龄、老龄和体质虚弱、抵抗力较低的犬猫,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表面出现脱毛圆斑、皮肤瘙痒、鳞屑、结痂等[8]。真菌感染可分为浅部感染和深部感染,前者一般表现为局部炎症和浅部皮肤病变,后者通常表现为慢性肉芽肿或组织溃疡坏死。马拉色菌可以形成并分泌脂酶,从而有助于将皮脂中的脂肪消化,转变为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在犬皮肤局部通过大量的增殖、代谢产物的作用及机械性的刺激作用,而造成局部的病变和炎症。该病在诊断上首先要详细地问诊,如皮肤异常起始时间、皮肤病发展变化过程、有无皮肤病史、近期有无药物使用、洗澡有无将毛发吹干等,临床检查要尽可能仔细,同时结合实验室检查:显微镜检查、伍氏灯检查、对菌种进行培养和鉴定等是当今小动物临床最常用的真菌皮肤病实验室诊断方法。本人毕业实习期间所遇到的真菌性皮肤病,通常采用全身或局部用药,同时要求剃毛、隔离、药浴及其他的卫生措施配合治疗。这与冯秀娟[9]等报道的真菌病治疗方法相符合。
近年来,兽医临床上常使用安全、高效、广谱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 5 1 9 1 6 0 7 2 
的抗真菌药治疗真菌性皮肤病,其中酮康唑和特比萘芬已被广泛应用于真菌性皮肤病的治疗中。酮康唑为合成的咪唑二恶烷衍生物,属于咪唑类广谱抗真菌药,可抑制真菌麦角固醇等固醇的生物合成;损伤真菌细胞膜和改变其通透性,致胞内重要物质漏失;也可抑制真菌的甘油三酸和磷脂的生物合成;可抑制氧化和过氧化酶的活性,引起过氧化物在胞内过度积聚,致真菌亚细胞结构变性和坏死,其对犬猫皮肤癣菌、马拉色菌、念珠菌、隐球菌、副球孢子菌、犬小孢子菌组织胞浆菌、曲霉等均有抑菌效果[10]。酮康唑可供口服和外用,外用不吸收,口服吸收良好但因其损害肝功能和影响类固醇代谢,故不宜口服治疗,目前,根据临床需要,酮康唑被制成乳膏剂、 洗剂、 搽剂、 滴耳剂、 喷膜剂等多种外用剂型。特比萘芬属于烯丙胺类抗真菌药,具有抗真菌谱广、杀菌作用强、毒性小,与其它药物相互作用小等特点,其通过特异性地抑制角鲨烯环氧化酶的活性来减少麦角固醇的合成,角鲨烯大量堆积导致细胞膜脆性增加而破裂,从而发挥作用,突出特点是具有抑菌和杀菌双重功效[11]。由于其亲脂和亲角蛋白的特性,特比萘芬甲板和角质层内浓度高,对皮肤癣菌属的效果要优于念珠菌属,一般用于治疗皮肤癣菌和甲癣感染,有霜剂和口服剂型,不良反应轻微,且口服剂型吸收良好(>70 %),与食物同时服用不影响其吸收,在皮肤角质层中的浓度远高于对多种皮肤癣菌MIC的数倍,即使停药后2~3周仍维持于治疗量水平,排泄缓慢[12]。考虑两者特性,本试验治疗药物采用复方酮康唑喷剂和盐酸特比萘芬胶囊。
本试验主要研究复方酮康唑喷剂与盐酸特比萘芬胶囊联合用药的抗厚皮马拉色菌效果和两者联合应用时的敏感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菌株 厚皮马拉色菌,购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南京)。保存于4℃冰箱内。
1.1.2 供试药物 复方酮康唑喷剂:主要成分为酮康唑(Ketoconazole , KCZ)、甲硝唑、薄荷脑等,规格0.5 g,由南京某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提供。特比萘芬胶囊:成分为盐酸特比萘芬(Terbinafine , TBF),主要成分为盐酸特比萘芬,规格50 mg ,由南京某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提供。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dwyx/12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