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饲用小麦麸的标准修订

2021-01-14 10:58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本试验旨在修订我国饲用小麦麸的新标准。在广泛采样的基础上对148个小麦麸进行实验室常规分析,以呕吐毒素允许量(猪配合饲料中)不超过1 mg/kg,灰分含量不超过7%(88.34%干物质基础)为饲用小麦麸最低要求,参考NY/T 119-1989饲用小麦麸分级标准,以粗蛋白质、粗纤维和粗灰分为质量控制指标将小麦麸分为三级,分别是一级,粗蛋白质≥21.0%,粗纤维<11.0%,粗灰分<7.0%;二级,粗蛋白质≥19.0%,粗纤维<14.0%,粗灰分<7.0%;三级,粗蛋白质≥18.0%,粗纤维<16.0%,粗灰分<7.0%。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 材料与方法2
1.1原料选择 2
1.2检测指标及测定方法 2
1.2.1检测指标2
1.2.2测定方法2
1.2.3结果处理2
2结果与分析2
2.1小麦麸常规组分及营养变异2
2.2小麦麸常规组分含量分布3
2.3小麦麸常规组分含量间相关性分析5
2.4小麦麸饲用标准拟修订5
3讨论 5
3.1小麦麸常规组分及营养变异5
3.1小麦麸饲用标准对比6
4结论 6
致谢6
参考文献6
附表1 小麦麸样品来源和批次8
附表2 小麦麸样品常规组分10
饲用小麦麸的标准修订
引言
小麦麸是小麦加工副产品之一,成分因小麦面粉加工要求不同而异。小麦麸由种皮、糊粉层、部分胚芽及少量胚乳组成,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来源充足且价格低廉,是畜禽常用的饲料原料。随着小麦育种、栽培技术以及面粉加工工艺的发展,面粉的加工生产更加精细,原来的一次性粉碎制粉工艺逐渐被逐步粉碎制粉工艺取代,现在主流的工艺是提取麦渣、麦心并进行清粉的制粉方法。相应的小麦麸中的面粉残留量有所提高,小麦麸蛋白质、淀粉含量也会提高。
国内不同小麦样品的养分变异程度较大。张艳等[1](1999)研究发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现,小麦蛋白质含量易受环境影响,过高的降水量会降低其蛋白质含量,而强光照可以提高其蛋白质含量。刘世杰[2](2009)研究了我国19个地区的97个小麦样品,发现小麦的常规成分变异系数均大于10%,其中粗蛋白、淀粉、中性洗涤纤维和戊聚糖的变化范围依次为11.65%~20.08%、45.26%~89.62%、8.15%~18.07%和5.24%~9.32%,但总能和容重相对稳定,分别在19.98~21.96 MJ/kg(干物质基础)和661.0~853.0 g/L之间。唐受文等[3](2013)采集并分析了16个小麦品种,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的范围为11.47%~16.10%(CV = 10.18%);中性洗涤纤维为8.14%~2.30%;酸性洗涤纤维的变化范围1.71%~2.95%;木聚糖的含量范围为3.72%~5.51%(CV = 10.24%);总能含量变异较小,为16.28~16.66 MJ/kg(CV = 0.7%)。
国外的许多研究也表明小麦养分变异度较大。Rosenfelder等[4](2013)报道小麦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总能、消化能、代谢能和净能的变化范围依次为80.7%~91.2%、9.8%~14.7%、1.4%~2.9%、16.6%~20.7%、14.1%~17.3%、15.3%~16.6%和10.6%~11.4%。这种变异可能是由于小麦的化学组成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品种、生长区域[5]、气候条件、施肥[6]和储存[7]等。
按NY/T 1191989饲用小麦麸要求,以粗蛋白质、粗纤维和粗灰分为质量控制指标将小麦麸分为三级,分别是:一级,粗蛋白质≥15.0%,粗纤维<9.0%,粗灰分<6.0%;二级,粗蛋白质≥13.0%,粗纤维<10.0%,粗灰分<6.0%;三级,粗蛋白质≥11.0%,粗纤维<11.0%,粗灰分<6.0%。然而无论是从小麦本身的变化还是制粉工艺的改进来说,现有的小麦麸标准都不能反映实际的小麦麸的组成和养分含量,因此对饲用小麦麸标准进行修订不仅非常必要,而且非常迫切。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标准跟上实际生产的情况,更好地利用宝贵的饲料资源,提高畜禽饲料生产的精确度。
本试验旨在广泛采样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室分析,测定水分、粗蛋白、粗灰分、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呕吐毒素、钙、磷含量,最后根据呕吐毒素情况和粗灰分水平确定小麦麸的最低要求,根据粗蛋白和粗纤维的水平确定一、二、三级产品标准,完成对饲用小麦麸原料标准的修订。
1 材料与方法
原料选择
在我国小麦主产省份河南、山东、河北、安徽、吉林、黑龙江等地,选择有代表性的面粉加工厂,采集小麦麸样品148个,覆盖了小麦产区的65%和产量的65%,采集的面粉加工厂可反映大中小各类面粉厂情况,涵盖主要面粉品牌和销量的65%。小麦麸来源和批次见附表1。
1.2 检测指标及测定方法
1.2.1 检测指标 干物质、粗蛋白、粗灰分、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辖内、钙、总磷及呕吐毒素。
1.2.2 测定方法 水分、粗蛋白质、粗灰分、粗纤维、钙、总磷、中性洗涤纤维和呕吐毒素测定分别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64352006、GB/T 64321994、GB/T 64382007、GB/T 64342006、GB/T 64362002、GB/T 64372002、GB/T 208062006和GB/T 235032009方法进行测定。酸性洗涤纤维按照中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4592007方法测定。
1.2.3 数据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用Microsoft Excel作初步处理,然后用SPSS20.0统计软件中的Pearson模型进行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以均值和标准差表示,以P<0.05为显著性标准;同时用SPSS2.0软件对各个指标进行频率分布分析,结果以直方图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1 小麦麸常规组分及营养变异
148种小麦麸样品的常规组分和营养变异见表1(除干物质和呕吐毒素外,其余指标均已换算为88.59%干物质基础)。由表可知,各厂家不同批次样品及不同厂家产品中干物质含量为86.89%~93.23%,变异最小,变异系数仅有1.20%,粗蛋白含量为18.39%~23.42%,变异系数是5.06%,而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粗灰分、钙、磷变异较大,样本总体变异系数均大于10%。其中呕吐毒素变异最大,变异系数达到134.15%。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dwyx/43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