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组酶谱分析鉴定噬菌体类别与转座插入突变分析噬菌体宿主互作效应的研究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前言 1
1 材料与方法 2
1.1材料 2
1.1.1实验器材 2
1.1.2实验材料 2
1.2 方法 2
1.2.1李斯特菌噬菌体的培养 2
1.2.2提取噬菌体基因组 3
1.2.3酶切噬菌体基因组 4
1.2.4交叉双层培养 4
1.2.5 制备感受态细胞 4
1.2.6电穿后的转化 4
1.2.7 挑选菌落培养与诱导 5
1.2.8保存诱导菌液 6
1.2.9突变体基因组的制备与PCR后电泳 6
2 结果与分析 7
2.1提取的基因组含量 7
2.2提取后的基因组电泳结果 7
2.3酶切产物电泳结果 8
2.4交叉双层培养的结果 8
2.5第一轮PCR后电泳结果 9
2.6第二轮PCR后电泳结果 9
3 讨论 10
3.1研究的依据与特点 10
3.2研究的前景 10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1
基因组酶谱分析鉴定噬菌体类别与转座插入突变分析噬菌体宿主互作效应的研究
引言
李斯特菌是种可致人畜共患李斯特菌病的病原菌,该病多经口传播,可导致胃肠炎、脑膜炎、菌血症、流产等疾病,死亡率可达30%以上。鉴于李斯特菌在食物中存在且经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口感染,研究控制食物中的李斯特菌和治疗李斯特菌病就变得很有意义。如今,“超级细菌”不断被报道、抗生素面临耐药性日趋严重并且抗生素残留成为世界难题[1,2],寻找新型药物在临床治疗李斯特菌病变得更加迫切。
已有相关研究表明噬菌体在对抗细菌感染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且因为在动物实验中未产生明显的副作用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防治食品污染上,2006年美国 FDA批准了由6 种李斯特菌烈性噬菌体制备的混合制剂用于即食肉类食品和软奶酪的表面杀菌,这是美国首次批准噬菌体应用于人类食品[3]。有研究表明志贺氏菌噬菌体在牛奶中能够有效杀菌[4]。噬菌体 Listex PIO0对虾仁中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可作为一种理想的生物杀菌剂用于水产食品中[5]。在疾病治疗上,2005年,Bruttin等人首次报道了大肠杆菌噬菌体口服治疗腹泻性疾病的安全性报道,结果表明噬菌体口服后并不影响人体的转氨酶水平,同时并没有检测到噬菌体抗体[6]。将李斯特菌噬菌体经口服灌入小鼠体内的研究[7]表明,噬菌体在进入机体后,可以通过消化道自然排出,在体内无残留,不能引发特异性免疫应答,因此不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即不产生抗性。机体能够很好的耐受噬菌体存在的环境,且不产生抗体及致病等特性。噬菌体替代抗生素作为解决疾病感染的办法或将来可行。
本次实验密切研究噬菌体与李斯特菌的互作关系,可为将来研究制备李斯特菌噬菌体在食品和疾病治疗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实验器材
超净台(苏州真田洁净设备有限公司 编号047)、酒精灯、打火机、镊子、枪头盒、枪头、0.22微米滤器、烧杯、报纸、塑料平板、玻璃平板、恒温水浴锅(上海叶拓仪器仪表有限公司,精宏 XMTD8222)、cell density meter(Amersham Biosciences 批号102753,用于测OD600)、mini spin(eppendorf 批号5452BM566476)、冰箱(海信 BCD563WT/Q,海尔 BCD215KS)、lab dancer(IKA S25,用于稀释倍数时混匀)、移液枪(Thermo、dragon lab)、电热恒温培养箱(上海一恒仪器有限公司YQ0201)、全温振荡培养箱(太仓市强乐实验设备有限公司HZLF160)、泡沫冰盒、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DHG9140A型)、高压灭菌器(HIRAYAMA TQ0207)、电子天平(HANGPING YP502N、mettler toledo PL303)、微型漩涡混合仪(上海沪西分析仪器厂有限公司XW80A)、电击瓶、迷你离心机、擦镜纸、一次性医用橡胶检查手套(AMMEX)、冷冻离心机(eppendorf 5810 R、5424 R)、纯水器、量筒、适合多通道移液器用血清槽(江苏世泰实验器材有限公司)、制冰器(XUEKE)、电泳仪(北京市六一仪器厂 DYY6C)、微波炉(广州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MM721NH1PW)、梯度PCR仪(eppendorf 5341)、凝胶成像仪、电泳槽、锥形瓶、玻璃棒、一次性PE手套、Dell电脑、超低温冰箱(Thermo HFU 486 BASIC)、酒精喷壶、橡皮圈、卷纸、试管、试管架、离心管、棉球、电磁炉(mazuba)、NanoVue™ Plus 超微量分光光度计(GE Healthcare 28956057)、PCR排管、96孔板、浮漂板、冰盒、涂布棒、注射器、接种环、封口膜(PARAFILM)、记号笔、吸附柱AC、收集管(2ml)。
1.1.2实验材料
甘油、脑心浸液BHI(碧迪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4364584)、琼脂、含0.6%酵母浸膏的胰酪胨大豆肉汤TSBYE(北京陆桥技术有限责任公司CM501A)、LB肉汤(青岛高科园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HB0128)、氯化钠(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蔗糖(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六水和氯化镁(汕头市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HEPES(Biosharp)、70%乙醇、50*TAE(beijing solarbio science&technology Co.Ltd)、regular agarose G10(gene company Ltd 122015)、溴化乙锭EB(biotech grade)、10*QuickCut Green Buffer、10*Loading Buffer、DL 2000 DNA Marker、6*Loading Buffer、Q.Cut Hha 1、10*Q.Cut Buffer、Hind Ⅲ、Premix Taq(A2601A、A5901A)、卡那霉素、红霉素、SM缓冲液、Marq271、Marq256、Marq270、Marq257、Marq208、Marq255、Marq269、Marq207、PMC 38、李斯特菌NJ05、李斯特菌Lm006、李斯特菌Lm007、李斯特菌NJ05噬菌体、李斯特菌Lm006噬菌体、李斯特菌Lm007噬菌体、RNase A、DNase I、噬菌体沉淀液、裂解缓冲液、杂质沉淀液、漂洗液WB、结合液LB、洗脱缓冲液EB、新配20%SDS、无水乙醇。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dwyx/51121.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