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淮猪耐粗饲的肠道生理特点初步分析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引言3
1材料与方法4
1.1试验设计4
1.2试验动物饲养管理4
1.3动物基础日粮配方及营养水平4
1.4屠宰试验4
1.5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测定方法4
1.5.1粗蛋白4
1.5.2粗脂肪4
1.5.3粗纤维5
1.5.4中性洗涤纤维5
1.5.5酸性洗涤纤维5
1.5.6酸性洗涤木质素和酸不溶灰分5
2数据处理5
3结果与分析5
4讨论6
5结论6
致谢6
参考文献7
苏淮猪耐粗饲的肠道生理特点初步分析
引言
现在的猪饲料主要是玉米豆粕型,而我国大豆主要靠进口,受外国影响很大,研究猪耐粗饲,期望能促进中国地方猪节粮型饲喂技术的推广,可以丰富饲料类型,开发利用一些没被利用的廉价饲料,可以大幅度的降低饲养成本,也可以对植物饲料进行利用,减少浪费和污染,缓减农业资源的供需矛盾。
我国一些地方猪品种在耐粗饲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1]。Fevirer等对大白猪和梅山猪饲喂高粗纤维的日粮,发现梅山猪较大白猪更耐粗饲[2]。Kemp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等对梅山猪与荷兰长白猪饲喂粗纤维日粮,结果同样发现梅山猪的日粮粗纤维消化率明显高于长白猪[3]。Urriola等用梅山猪和不同年龄体重的约克夏猪进行试验,在回肠末端制作篓管,测定不同品种猪饲喂不同水平日粮纤维消化率的差异,结果发现梅山猪较约克夏猪具有更高的消化道表观总消化率[4]。金华猪也具有相当的消化粗纤维的能力[5],较长白猪强[6]。
本试验研究动物苏淮猪是利用西方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对精粮依赖度高的大型约克夏与我国淮安地区生长速度慢、肥胖型、耐粗饲的本地品种淮猪杂交选育的新品种。淮猪是我国古老的耐粗新品种,苏淮猪是1998年开始,在含有淮猪血缘的新淮猪的基础上进一步导入瘦肉型大白猪血统,历经12年多时间,选育成的新品种。苏淮猪遗传性能稳定,既保留了淮猪的耐粗饲、肉质优的特性,又吸纳了大白猪生长快、瘦肉较多的优点,且毛色全黑,是节粮型瘦肉型猪优秀品种。苏淮母猪的节能特点表现为在一个生产周期(空怀、怀孕、哺乳=164d)内,用较低的消化能(DE)(只有瘦肉型母猪饲养标准的86.06%)饲养,仍能正常生长和产仔。一头母猪一年节省的饲料能量相当于117.6kg玉米。为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发展节粮型养猪业,为此需要对苏淮猪的耐粗饲特性进行评价、对耐粗肠道生理机制进行初步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选取出生条件相近的苏淮猪,在相同饲养环境和日粮下饲养,22头苏淮猪在7月龄时进行屠宰,34头苏淮猪在8月龄时进行屠宰。为收集足够的样品用于消化率测定,采集结肠(后段)肠道内容物样品,并用10%稀硫酸进行混合处理,测定结肠后段各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同时测定猪肠道长度,开展消化率与肠道长度相关性分析。饲养试验在江苏省淮阴种猪场进行。饲料均未添加抗生素等。
1.2 试验动物饲养管理
试验猪每日饲喂2次,时间分别为上午8:309:30和下午2:303:30。其中22头试验猪在7月龄时屠宰,34头苏淮猪在8月龄时进行屠宰。试验过程采用干料饲喂,饲喂时间段自由饮食,全天自由饮水,日常管理与防疫按照场内生产常规进行。
1.3 大肠长度测定
屠宰时用皮尺进行大肠总长度、盲肠周长、结肠周长的测量。
1.4 屠宰试验
饲养至7月龄或8月龄时,全部同时进行屠宰,禁食12 h,自由饮水,屠宰过程均在江苏苏食集团淮安分公司的标准化屠宰场内进行,采样在苏食集团淮安分公司的分子实验室进行。宰杀时实行宰前电击晕法,然后采用颈部大血管放血法。
1.5 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测定方法
1.5.1 粗蛋白:采用FOSS全自动凯氏定氮仪Kjeltec8400测定。CP表观消化率计算公式:CP(%)=100×[1(饲料中AIA的含量×粪便CP中的含量)/(粪便中AIA的含量×饲料中CP的含量)]。
1.5.2 粗脂肪:采用GB/T5009.62003介绍的方法一(索氏抽提法)进行测定。EE表观消化率计算公式:EE(%)=100×[1(饲料中AIA的含量×粪便中EE的含量)/(粪便中AIA的含量×饲料中EE的含量)]。
1.5.3 粗纤维:采用GB/T64342006介绍的方法测定。其中消煮器采用ANKOM A200i半自动纤维分析仪,100℃下处理40min。CF的表观消化率CF(%)=100×[1(饲料中AIA的含量×粪便CF中的含量)/(粪便中AIA的含量×饲料中CF的含量)]。
1.5.4 中性洗涤纤维:采用GB/T208062006介绍的方法测定。其中消煮器为ANKOM A200i半自动纤维分析仪,100℃下处理75min。NDF(%)=100×[1(饲料中AIA的含量×粪便NDF中的含量)/(粪便中AIA的含量×饲料中NDF的含量)]。
1.5.5 酸性洗涤纤维:采用NY/T14592007介绍的方法进行测定。
1.5.6 酸性洗涤木质素和酸不溶灰分:将酸性洗涤纤维加入72%硫酸,在20℃消化3h后过滤,并冲洗至中性。消化过程中溶解部分为纤维素,不溶解的残渣为酸性洗涤木质素和酸不溶灰分,将残渣烘干并灼烧灰化后(500℃马福炉中灼烧2h或至柑锅中无炭粒为止,取出玻璃锅,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恒重)即可得出酸性洗涤木质素和酸不溶灰分的含量。
2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10进行初步整理后,用SPSS 19.0软件包ANOVA 过程进行方差分析, 并用Duncan氏进行多重比较。试验结果以平均数±标准误表示。以P<0.05为显著水平,P<0.01为极显著水平。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dwyx/52755.html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