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菌前噬菌体的诱导分离及特性分析(附件)【字数:7408】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1 材料与方法 2
1.1 材料 2
1.1.1 试验材料 2
1.1.2 试验试剂 2
1.2 方法 2
1.2.1 噬菌体的诱导 2
1.2.2 噬菌体的初步鉴定 3
1.2.3 噬菌体的纯化 3
1.2.4 噬菌体的透射电镜观察 3
1.2.5 噬菌谱的测定 3
1.2.6 噬菌体的效价测定 3
1.2.7 噬菌体的最佳感染复数 4
1.2.8 噬菌体的灭菌能力测定 4
2 结果与分析 4
2.1 噬菌体的分离纯化 4
2.1.1 沙门氏菌前噬菌体的诱导 4
2.1.2 沙门菌前噬菌体的纯化 4
2.2 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 5
2.2.1 裂解谱 5
2.2.2 噬菌体的效价测定 6
2.2.3 噬菌体的电镜形态 6
2.2.4 最佳感染复数MOI 7
2.2.5 噬菌体的灭菌能力测定 7
3 讨论 8
4 展望 9
致谢 9
参考文献 11
沙门菌前噬菌体的诱导、分离及特性分析
引言
引言
沙门菌是一种常见胞内寄生革兰氏阴性无芽孢短杆菌,常存在于多种动物的肠道中,我国目前已检出292个沙门氏菌的血清型,其中172株在人体中检出,146个在动物体中检出,除此之外在环境及各种动物制品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中也有存在[1]。沙门菌是引起食物中毒的重要病原之一,在我国,因沙门氏菌而引起的食物中毒更是居于榜首[2],另外对于猪及禽类养殖危害尤为严重,可引起猪霍乱、猪伤寒、鸡白痢、鸡副伤寒等疾病[3],给养猪、养禽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在实际生产中,大量抗生素被用于沙门菌的防治,人类因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中,常用喹诺酮类抗生素结合止吐止泻药来治疗沙门菌引起的各种症状,同时给予电解质补充[2],抗生素的滥用也导致了沙门菌耐药性的产生,国内外分离到的致病性沙门菌常具有多重耐药性,如施开创临床分离到的34株致病性沙门氏菌,均对美洛培南、亚胺培南、大观霉素和安普霉素敏感,另对7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为50%至90%[4]。
因细菌产生多重耐药性的现象日趋严重,噬菌体作为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细菌“天敌”,再次引起抗菌制剂开发者的关注。
噬菌体是一类能感染细菌、支原体、螺旋体、放线菌等微生物的病毒,它能特异并有效地感染宿主菌,是一种重要的天然杀菌物质,所以称之为噬菌体[5]。依据噬菌体的生活周期,可将其分为裂解性噬菌体和溶原性噬菌体,其中裂解性噬菌体可以侵入特异宿主菌,并在其体内增殖,最终裂解宿主菌释放出子代噬菌体,具有重要的治疗意义;而溶原性噬菌体在侵入宿主菌后,将自身的部分基因与宿主菌基因组整合,并随着宿主菌基因的复制而增殖,它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以从宿主菌基因组中释放,产生成熟的噬菌体,使宿主菌裂解[67],与细菌基因组整合的噬菌体核酸称为前噬菌体,具有前噬菌体的细菌被称为溶原性细菌。
根据裂解性噬菌体和溶原性噬菌体的生活周期,裂解性噬菌体可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相比于化学药剂,用噬菌体治疗细菌性疾病有以下优势,第一,噬菌体具有高度的宿主特异性,相比于化药可能扰乱肠道菌群的风险,噬菌体几乎不会损伤宿主菌外的细菌;第二,噬菌体在人体内能够自我复制,化药则需要定时给药,来保证足够的血药浓度;第三,细菌对噬菌体产生抗性的可能性比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可能性要低[8]。
目前已有部分噬菌体用于临床治疗,并且提出了一些对沙门菌的生物控制策略[910]。Galarce等人用5种裂解性噬菌体混合液处理两种加工肉类中的肠炎沙门氏菌,证明噬菌体混合液对肉类中的肠炎沙门氏菌有良好的消除作用[11];Meenu等人利用噬菌体混合液Listshield处理多种食品,结果表明在快速高效杀死细菌的同时,对食品的风味无任何影响[12]。实验表明利用沙门菌噬菌体来控制食品安全是一种可行的手段,但对于噬菌体的安全性仍然需要被严格的把控和探究,制定合理的噬菌体安全使用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试验对沙门菌前噬菌体进行探究,拟通过探寻沙门菌溶原性噬菌体的相关特性,探索其用于临床治疗的可能。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验材料
沙门菌17株,来自本实验室临床分离,血清型分4种,其中Salmonella Typhimurium型9株,分别为A21,A43,C122,O41,P7,P11,P14,P26,P4;Salmonella Readig型6株,分别为B44,B50,C86,F104,G51,G87;Salmonella Okefoko型1株,为C110;Salmonella Indiana型1株,为G4。沙门菌裂解性噬菌体SQCSJ73,来自本实验室临床分离。
1.1.2 试验试剂
试验试剂Tryptone干粉菌、Yeast Extract干粉等培养基购自 OXOID 公司;丝裂霉素C为Amresco生产。
1.2 方法
1.2.1 噬菌体的诱导
为了使前噬菌体从沙门氏菌基因组中释放出来,本实验采用的方法是使用丝裂霉素C诱导。沾取本实验室临床分离得到的17株沙门氏菌的冻干粉于1 mL液体LB培养基中,在37 ℃、120 rpm /min摇床复苏4h左右,再用接种环沾取复苏后的菌液接种于固体LB培养基上,于37 ℃温箱培养56 h,剩余菌液以1:1比例与50 %甘油混匀,保存于80 ℃备用。挑取上述固体培养基上的单菌落转移至1mL LB液体培养基中,37 ℃、120 rpm /min培养4h左右,放于4 ℃冰箱保存。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dwyx/562252.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