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巴贝斯虫病的诊断与治疗(附件)【字数:7521】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材料与方法3
1.1病例来源 3
1.2实验室检验数据 3
1.3用药3
2病例与分析3
2.1病例一3
2.1.1实验室检验4
2.1.2治疗4
2.2病例二 5
2.2.1实验室检验 5
2.2.2治疗 6
2.3病例三 6
2.3.1实验室检验 6
2.3.2治疗 7
2.4分析 7
3讨论 8
4总结 9
致谢 9
参考文献 9
犬巴贝斯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引言
引言 巴贝斯虫病作为一个世界性疾病,于1888年第一次被报道,当时仅仅将它归为溶血性贫血、血红蛋白尿。1957年Skraralo从南斯拉夫报道了第一例人感染巴贝斯虫的病例。自此,巴贝斯虫病作为一个人畜共患病被广泛研究[1]。巴贝斯虫病根据地理位置不同,发病率有所不同,但是近年来,巴贝斯虫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患病犬死亡率也很高,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犬的死亡率可以达到50%,所以临床上对于巴贝斯虫病的诊治水平需要很高的要求。
巴贝斯虫病是由巴贝斯虫(babesia)引起的一种血液寄生虫病,巴贝斯虫有许多亚种,巴贝斯虫亚种大体分为两类,大巴贝斯虫(large babesia)和小巴贝斯虫(small babesia)。大巴贝斯虫又分罗氏巴贝斯虫(B.rossi)、犬巴贝斯虫(B.canis)、韦氏巴贝斯虫(B.vogeli)。小巴贝斯虫则主要为吉氏巴贝斯虫(B.g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ibsoni)[2]。
蜱(tick)是巴贝斯虫的中间宿主,也是巴贝斯虫病传播的重要途径。蜱形似蜘蛛,通常3~5 mm长。是典型的外寄生虫,以哺乳动物,鸟类,有时是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血为食。蜱大体分为硬蜱和软蜱,当它们进食时会被血液充满,身体体积变大至原来的数倍。它们有八条腿。除了在背面有坚硬的几丁质壳外,硬蜱在前部有一个喙状的结构,包含口器,而软蜱的口器位于身体的下侧。两者都通过气味或环境变化来定位潜在的宿主。
不同亚种的巴贝斯虫由不同种属的蜱传播,犬巴贝斯虫常见的传播媒介为硬蜱属的血红扇头蜱。巴贝斯虫的生活史较为复杂。巴贝斯虫在受感染的蜱肠道受精,移行至唾液腺孵化孢子。通过叮咬,蜱将孢子转移至犬体内。巴贝斯虫在犬红细胞内形成滋养体,滋养体形成4个裂殖子,通过二分裂,裂殖子形成次级裂殖子,破坏原有红细胞,进入新的红细胞进行无性生殖,形成配子体。蜱摄入含有配子的红细胞受到感染,巴贝斯虫再次进入蜱体内。配子体自身受精导致蜱中子孢子发育(图1)。
图1 巴贝斯虫的生活史
Figure 1 Life history of Babesia
本病的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发病时间为当年的4月到12月,其中9月和10月为高发期。入冬后,基本无犬发病。这与蜱的活跃时间相一致。高发年龄段为青年时期,而幼龄与老龄犬发病率低,可能与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携犬进入山林,草丛等户外活动的增加有关。南京地区,常见的巴贝斯虫病原有双芽巴贝斯虫和吉氏巴贝斯虫[3,4]。
根据犬的感染阶段不同及巴贝斯虫的继发感染,患病犬的临床症状可能有所不同。起初,病犬会出现高烧,精神萎靡,食欲减退。随着病情的加重,病犬还会出现黄疸,尿液呈现深黄色。若再不及时治疗,病程继续发展,病犬的肾脏则会受到严重伤害,表现为血红蛋白尿[5]。
对于该病,临床上最常见也是最方便的确诊方法是血涂片镜检。若在光学显微镜镜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虫体,则可以确诊感染巴贝斯虫。双芽巴贝斯虫较大,高倍镜下占红细胞面积的一半,虫体像两片叶片。吉氏巴贝斯虫较小,高倍镜下面积不到红细胞四分之一,形状如一枚戒指(图2)。但是,并不是每一次抽血镜检都能检查出虫体,这和采血部位和病情发展时期有关。有报道显示,犬趾间采血虫体的检出率更高。
相对于临床上常见的血涂片诊断方法,PCR和ELISA有更高的检出率和准确率,并且能更准确检出感染的巴贝斯虫的种类。但是由于价格相比血涂片更高,检测时间更长,往往临床上很少使用PCR和ELISA的方法[6]。
血常规的数值也是临床的一个重要的诊断标准。患巴贝斯虫病的犬,血常规中,除了红细胞数降低外,血小板数往往很低。血小板降低的机制还没有明确的报道,但这是和非巴贝斯虫引起的贫血区别的一个重要指标。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数可能会由于继发感染的疾病而出现异常,但是不能作为巴贝斯虫病诊断的标准。
图2 感染巴贝斯虫病的血涂片
A.双芽巴贝斯虫;B.吉氏巴贝斯虫
Figure 2 A blood smear infected with Babesiosis
B. bigemina;B. B. gibsoni
对于继发肾小球或肾小管损伤的犬,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浓度,被广泛用于肾脏疾病的诊断和监测。然而,它们都有重要的局限性,两者仅反映了过滤能力的功能变化,并且不是真正的“损伤标志物”。肾小球滤过率(GFR)的测量提供了最准确的肾功能评估,并且是早期检测肾功能障碍的最灵敏的方法。然而,有很多测试是昂贵且耗时的,并且不适合作为临床诊断的广泛使用。最近,胱抑素C被认为是更敏感的标记物。此外,在犬样品中首次成功进行了几种标记物的分析验证,显示出可接受的分析特征。uri白蛋白和IgG的增加提示肾小球损伤,肾损伤分子1(KIM1),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的增加表明患有巴贝虫病的狗的近端肾小管损伤。与常规检测肾损伤的参数相比,这些分子在肾脏早期损伤的检测上显示出明显的优势[7]。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dwyx/562258.html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