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肠道沙门氏菌噬菌体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字数:9155】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 材料与方法 2
1.1. 材料及试剂 2
1.2. 仪器 2
1.3. 样品预处理 3
1.3.1. 采样 3
1.3.2. 预处理 3
1.4. 试验方法 3
1.4.1. 培养基配制 3
1.4.1.1 半固体LB配制 3
1.4.1.2 固体LB配制 3
1.4.1.3 液体LB配制 3
1.4.2. 沙门氏菌噬菌体的分离纯化 3
1.4.3. 噬菌体基因组提取 3
1.4.4. 噬菌体电镜形态观察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3
1.4.5. 噬菌体感染谱测定 4
1.4.6. 确定最佳感染复数MOI 4
1.4.7. 测定一步生长曲线 4
1.4.8. 酸碱稳定性测定 4
1.4.9. 抑菌效果测定 4
2. 结果与分析 4
2.1. 噬菌体分离与纯化 4
2.2. 沙门氏菌噬菌体电镜观察结果 5
2.3. 沙门氏菌噬菌体感染谱 6
2.4. 最佳感染复数 7
2.5. 一步生长曲线 7
2.6. 酸碱稳定性测定 9
2.7. 抑菌效果测定 9
3. 讨论 12
3.1. 噬菌体的生长特性 12
3.1.1. 一步生长曲线 12
3.1.2. 噬菌体裂菌效果 12
3.2. 沙门氏菌噬菌体对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 12
3.3. 噬菌体跨属感染 12
3.4. 噬菌体抗菌剂的局限及发展前景 12
致谢13
参考文献13
猪肠道沙门氏菌噬菌体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引言
引言:现代化猪生产业中,如何提高仔猪存活率是一个长期持续被关注的问题,不仅关系着仔猪健康,更是提高生产力的关键。在仔猪能否健康存活的众多威胁中,仔猪由于其多项生理功能尚未完善且免疫调节机能不健全,腹泻成了初生仔猪死亡以及猪生产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1]。
造成仔猪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猪肠道沙门氏菌感染。沙门氏菌是革兰氏阴性杆菌,作为食源性细菌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沙门氏菌传播方式多样,传播范围广泛,尤以雏禽仔畜多发。
仔猪肠道沙门氏菌感染多发生于2~4月龄仔猪,其病原菌是沙门氏菌,广泛存在于动物和人体消化道,其中猪霍乱沙门氏菌病原菌存活于仔猪肠道中与肠道相连的肠系膜淋巴结内,极难主动随粪排出[2,3],仔猪感染后由于胃肠道病变并引起肠胃炎及腹泻,。国内外学者对猪场的沙门氏菌调查显示,猪群粪便中沙门氏菌分离率达4%17%[46]。而腹泻粪便样品中检出率达 18%35%[7,8]。均表示沙门氏菌感染增加了腹泻仔猪的死亡率,给我国养猪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考虑到仔猪腹泻的巨大危害,生产实践上常用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的方法防治断奶仔猪腹泻疾病的发生,促进仔猪生长发育,提高经济效益。然而,抗生素长期广泛的使用,出现了抗生素耐药性和畜产品药物残留问题,抗生素的滥用使越来越多的致病菌产生抗性和多重耐药菌的出现,导致抗生素的效果越来越不明显,致病菌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中国也将在2020年实行饲料全面禁抗,因此我们应该在替抗上进行探索和储备,为饲料全面禁抗做好准备。而近年来,噬菌体作为一种细菌依赖性病毒,具有强大的自我复制能力,并以其独特的溶菌方式,作为抗生素替代品防治细菌性疾病的研究工作得到广泛关注,抗生素对抗细菌性疾病渐渐不再是唯一途径。Gebru (2010)[9]和Yan (2012)[10]试验结果均表示,在饲料中添加噬菌体,对生长猪的促生长效果与添加抗生素的效果无显著差异,甚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着噬菌体可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使用。而Wall[11]等研究噬菌体对猪沙门菌的控制作用试验表示对3周龄~4周龄的仔猪注射合适剂量的噬菌体鸡尾酒后,仔猪回、盲肠处沙门氏菌基本全部消失,显示了噬菌体与抗生素相当甚至更甚的杀菌作用。 Kim (2014)[12]的试验结果则显示饲料中添加混合噬菌体对生长猪的促生长效果要高于添加益生菌的效果。提示着噬菌体作为新的抗菌制剂在细菌性感染的治疗方面具有抗生素无法比拟的优势。试验针对仔猪沙门氏菌噬菌体进行探究,研究拟分离鉴定猪霍乱沙门氏菌噬菌体,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和裂解效力,发掘其改善肠道内环境及肠道健康的特点并应用。
噬菌体是一种原核生物病毒,具有高度的宿主特异性,只会裂解特定的一种细菌或某一菌株,与抗生素的广谱杀菌相比,其特异性较好。噬菌体作为一类细菌依赖性病毒,其数量呈指数型增殖,通过在宿主菌体内不断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来完成自身增殖及对细菌的裂解过程;其中噬菌体初始感染宿主菌时其数量与宿主菌数量的比值,称为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 ,MOI),噬菌体与宿主菌初始数量比例不同影响着噬菌体增殖速度和裂菌效果,通过检测不同MOI值时的噬菌体效价确定最佳感染复数,并绘制噬菌体在最佳感染复数时的生长曲线,可以更好地明确噬菌体生长特性。此外,噬菌体在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的稳定性也直接影响噬菌体的生长速度,因此,了解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可为制备噬菌体抗菌剂提供研究基础。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dwyx/562405.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