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伊维菌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与表征【字数:13484】

2024-11-02 11:20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2
Key words 2
引言 3
第一章 文献综述 4
1 伊维菌素概述 4
1.1 伊维菌素结构及理化性质 4
1.2 伊维菌素药效学 4
1.3 伊维菌素制剂研究现状 5
2 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概述 7
2.1 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结构特征与优势 7
2.2 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制备与表征 7
2.3 纳米结构脂质载体与透皮给药 8
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9
第二章 伊维菌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与表征 10
1 材料与方法 10
1.1 主要材料与设备 10
1.2 方法 10
2 结果 12
2.1 IVMNLCs处方筛选与制备 12
2.2 IVMNLCs表征 16
3 讨论 17
致谢 19
参考文献 20
伊维菌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与表征
摘 要
伊维菌素是一种大环内酯类抗寄生虫药物,常用制剂如片剂、注射剂等已在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纳米结构脂质载体作为一种新型药物载体,具有改善药物溶解度、增加透皮吸收性和稳定性等优点。本研究的目标是制备并表征一种新型伊维菌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IVMNLCs)。研究内容包括:筛选脂质和乳化剂、处方优化、高剪切超声法制备IVMNLCs以及对IVMNLCs的粒径、Zeta电位、稳定性进行考察和评价,根据原料、制备方法、物化性质判断所制备的IVMNLCs是否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及改进方案。研究结果显示,以十二烷酸作为固体脂质、三乙酸甘油酯作为液体脂质、P10和吐温20作为乳化剂时可得到乳化效果良好的IVMNLCs。对处方中对各成分间比例进行优化后发现,在100单位体系中十二烷酸:三乙酸甘油酯:P10:吐温20的比例为9:1:9:21时可获得稳定的纳米乳。通过高剪切超声法制备IVMNLCs,表征结果显示IVMNLCs平均粒径为375.3nm、多分散指数(PDI)值为0.186、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Zeta电位为40.6mV,证明所制备的IVMNLCs有适宜的粒径大小及良好的稳定性。
引言
伊维菌素(Ivermactin,IVM)是一种大环内酯类抗寄生虫药物,临床多用于消化道线虫和体表蜱螨病的治疗,对猪、牛、羊、马、兔等动物的体内外多种寄生虫均有疗效,且因其效果好、用量小、抗虫谱广、副作用小、残留少等优点在生产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市面上常见有注射液、咀嚼片等产品[1]。IVM虽疗效较好,但随着市场需求和使用的增加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如咀嚼片由于动物胃肠道中食物、微生物及动物呕吐反应等影响而不易控制给药剂量,注射剂使用时动物绑定困难加之刺激性较大也不便使用,浇泼剂由于透皮吸收导致生物利用度降低等。这些问题给IVM制剂的疗效、稳定性、安全性等带来新的挑战,IVM新制剂的研发也成为一个热门课题。因此,研制出吸收性好、载药量高、稳定性强、使用方便,且分别适用于牛羊大规模集约化养殖或小型宠物驱虫的新型IVM制剂成为一个新的挑战,近年来,随着药剂学和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透皮制剂、长效制剂、靶向制剂等备受关注,成为IVM制剂研发的热点。
纳米结构脂质载体(Nanostructured Lipid Carriers,NLCs)是一种高效、稳定的生物活性物质递送系统,是将常温下固体和液体脂质的混合物作为油相包埋活性物质于水相中,形成纳米级颗粒的一种剂型。作为一种新兴材料,NLCs应用于活性物质包裹时,其具有的缺陷型结构可容纳更多活性物质,能有效提高包封率和制剂的物理稳定性,且具有缓释作用。IVM属脂溶性药物,以NLCs作为载体可有效增加其溶解度和稳定性,通过透皮吸收给药以减少动物应激和机体刺激,减少其在口服使用过程中呕吐、肝肠循环、反刍等不良因素影响,且其缓释特点可减少给药频率和工作量。
目前将IVM应用于NLCs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以开发难溶性药物IVM新制剂的应用和发展为最终目的,用NLCs包载IVM以改善其溶解度增加透皮吸收性,通过高剪切超声法制备伊维菌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IVMNLCs),并对其进行表征,进而对所制备IVMNLCs 的稳定性、透皮性等进行评价,为IVM新制剂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伊维菌素概述
1.1 伊维菌素结构及理化性质
IVM是阿维菌素(Avermectin,AVM)的双氢衍生物。AVM包含8种组份,经活性测试后发现B1类活性最好,其中B1a活性最高,将B1a和B1b化合物的C22C23双键还原为含有80%B1a和20%B1b的22—23—双脱氢B1混合物即为IVM。IVM的结构是一种十六元环(见图11),其基本结构是C16位上的大酯环、C2C8位的六氢苯并呋喃基、C13位的双糖基和C17C18位的酮基。

图11 IVM化学结构
Fig. 11 Structure of IVM
IVM常温下呈粉末状,白色或淡黄色,无臭无味,在紫外237,245,253±2nm波长处有吸收峰。IVM分子结构中含有亲脂基团,有很好的的脂溶性,易溶于甲苯、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丙酮等有机溶剂,几乎不溶于水(10μg/L)。溶液需放置于棕色瓶中避光保存。
1.2 伊维菌素药效学
IVM目前已公认的作用机理有两个。一是IVM进入机体后可促进抑制性氨基酸γ—氨基丁酸(GABA)的产生,后者受体是由不同亚单位构成的氯离子(Cl—)通道,IVM可通过增加神经膜对Cl—的通透性、神经后膜超极化从而使神经信号的传递受抑制,进而导致虫体神经麻痹、肌肉收缩障碍直至死亡。二是IVM可促使谷氨酸控制的Cl—通道开放,增加膜对Cl—的通透性而发挥杀虫作用。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dwyx/605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