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干燥工艺优化
1绪论
1.1丹参的简介 1
1.1.1丹参的概述 1
1.1.2植物形态 1
1.1.3药材性状 1
1.1.4片性状 2
1.1.5丹参的化学成分 2
1.1.6丹参的药理作用 3
1.1.7丹参的炮制方法 7
1.1.8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8
2方法和结果
2.1主要材料与试剂设备 10
2.1.1鲜丹参 10
2.1.2试剂 10
2.1.3标准品 10
2.1.4仪器 10
2.2加工处理 10
2.3干燥 10
2.3.1阴干法 10
2.3.2晒干法 11
2.3.3烘干法 11
2.3.4微波干燥法 12
2.4检测方法 12
2.4.1外观性状比较 12
2.4.2药材含量测定 13
2.5数据记录 17
2.6结果分析 17
3结论
参考文献 19
致谢 21
1绪论
1.1丹参的简介
1.1.1丹参的概述
丹参,又称红根、大红袍、血参根等,是双子叶植物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和根茎。丹参是中医学中常用的活血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5数据记录 17
2.6结果分析 17
3结论
参考文献 19
致谢 21
1绪论
1.1丹参的简介
1.1.1丹参的概述
丹参,又称红根、大红袍、血参根等,是双子叶植物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和根茎。丹参是中医学中常用的活血化瘀中药[1],我国大部分的地区都有,很多是栽培的。主要产地是安徽、四川、江苏、山西、河南等地,生长在向阳面的山坡草丛、森林边缘、沟边,春、秋两个季节采挖。根(药材名:丹参)为活血化瘀药,功效为活血调经,除烦安神,祛瘀止痛,凉血消痈。将茎和叶剔除,用清水洗净,再润湿,切成5mm厚片,晒干。炮制方法为生用或酒炙用[2]。
1.1.2植物形态
丹参,多年生草本,整株表面有长柔毛及腺毛,触手有黏性感。根非常的粗壮,外表看起来显砖红色。羽状复叶对生;小叶一般有3~5片,呈现卵圆形或椭圆状卵形,叶上表面有皱,下表面毛很密。花序是由轮伞花序组成的呈假总状;花萼的形状像二唇形;花冠看起来显紫色,管内有细毛弯曲成环,上唇形状略呈盔状,下唇显3裂;后期发育成雄蕊,药隔形状呈长条形且质地柔软,上端的药室后期能发育,下端的药室后期不能发育[3]。
1.1.3药材性状
丹参的根茎比较短,并且很粗壮,根的顶端有少部分的茎基。丹参的根有数条,形状为圆柱形,少部分根有弯曲状,还有的分枝带有须状的弯曲细根,长度在10~20cm,直径在0.3~lcm。表面颜色呈棕红色或暗棕红色,表面很粗糙,有纵向皱纹。老根的外皮很疏散,多数都是紫棕色,常见有剥落的鳞片状外皮。质地坚硬且很脆,横切断面很疏松,有的部分有裂隙且细小或稍微平整,皮部颜色呈棕红色,木部颜色显灰黄色或紫褐色,导管颜色显棕黄白色,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苦涩。
丹参种植品比野生丹参更粗大,直径在0.5~1.5cm。表面颜色红棕色,有纵向皱纹,外皮紧贴枝干,不容易剥离。质地坚硬,横切断面较平整,略呈角质样。
1.1.4饮片性状
丹参切片呈椭圆形或类圆形。外表皮颜色显棕红色或暗棕红色,皮表面很粗糙,有纵向皱痕。切面有裂隙且比较细小密集或略平坦,有的呈角质样,皮部颜色为棕红色,木部颜色为灰黄色或紫褐色,且有黄白色放射状纹理。气微,味微苦涩。
酒丹参:有细微的酒香气味,表面颜色显红褐色,和丹参片类似[4]。
1.1.5丹参的化学成分
(1)脂溶性成分
① 邻醌型的丹参酮类二萜
这是一类在丹参中含量相对很高的化合物,邻醌型的丹参酮类二萜在丹参的成分含量占比很大,属于丹参的主要有效成分含量较高的,这些有效成分的活性相对比一般的成分的活性强。丹参酮I、丹酮ⅡA、丹参酮ⅡB、隐丹参酮等都是这类物质的主要成分。其中研究最多且最重要的脂溶性成分为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A的药理作用在现代研究中占了很大的比重,丹参酮ⅡA是脂溶性成分的有效成分的质量指标检测成分。
② 对醌型的罗列酮类二萜
对醌型的罗列酮类二萜在丹参中的含量相对很低的一类化合物物质,异丹参酮I、异丹参酮ⅡA、异二氢丹参酮I丁等都是对醌型的罗列酮类二萜中含量较多且很重要的有效成分,其成分在研究中被重点研究报道的很少。
③ 其他类型的二萜
丹参的化学成分中除了邻醌型的丹参酮类二萜、对醌型的罗列酮类二萜这两大类物质外,其余的主要有丹参螺旋内酯、新隐丹参酮、鼠尾草卡偌醇、阿罗卡二醇等。这是一种种类少且含量很低的化合物,其药理作用都不是重要应用,它的有效成分含量及药理作用都很少被研究报道。
(2)水溶性成分
已知的丹参的水溶性成分中,酚酸类物质比较多,目前已经发现且经常研究运用的有:丹参酸甲、丹参酸乙、丹参酸丙、琥珀酸、丹参酚酸A、丹参酚酸B、丹参酚酸C。根茎中分离出的含有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B,隐丹参酮,丹参新醌B等。从丹参注射液中得到的有丹参酮Ⅰ,隐丹参酮,异阿魏酸,原儿茶酸等。
水煎是上世纪开始就作为我国丹参的传统炮制处理方法,其水煎液作为丹参的药用品。随着对丹参的药理作用的重视度不断加大,在对丹参的研究过程中,有大部分的医药学者对丹参的水溶性成分进行了更加细致深入的研究。丹参水溶性成分的药理效应都大体相同,几乎所有的水溶性成分都含有抗心肌缺血、抗缺氧作用,但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zygc/38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