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杜仲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附件)

2021-01-05 14:58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 要 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r)的干燥树皮,是我国特有的名贵滋补药材,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等功效。本实验以杜仲皮为原料,对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回流提取总黄酮,实验选用乙醇为提取溶剂,以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及溶媒用量为考察因素,采用UV法对杜仲中总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优选最佳的提取工艺。实验表明,杜仲皮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为90%,提取时间为40 min,溶媒用量为12倍用量。通过对杜仲皮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为杜仲药材下一步的研究提供借鉴。目 录
1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
1.1.1 研究的目的 1
1.1.2 研究的意义 1
1.2 研究的现状 1
1.2.1 基源研究 1
1.2.2 产地加工 1
1.2.3 古代对杜仲炮制研究: 2
1.2.4 现代对杜仲炮制的研究 3
1.2.5 杜仲药理作用研究 4
1.3 发展趋势 5
1.3.1 杜仲有效成分研究 5
1.3.2 杜仲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研究 6
1.3.3 总黄酮的提取方法研究 6
1.3.4 总黄酮测定方法 7
1.3.5 杜仲总黄酮医疗领域研究 7
2 实验
2.1 仪器和试药 9
2.2 含量测定 9
2.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9
2.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9
2.2.3 绘制标准曲线 9
2.2.4 精密度试验 10
2.2.5 稳定性试验 10
2.2.6 重复性试验 10
2.2.7 加样回收率试验 11
2.3 单因素考察 11
2.3.1 溶媒考察 12
2.3.2 方法考察 12
2.3.3 溶媒浓度考察 12
2.3.4 溶媒用量考察 12
2.4 正交实验设计 13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定性试验 10
2.2.6 重复性试验 10
2.2.7 加样回收率试验 11
2.3 单因素考察 11
2.3.1 溶媒考察 12
2.3.2 方法考察 12
2.3.3 溶媒浓度考察 12
2.3.4 溶媒用量考察 12
2.4 正交实验设计 13
2.5 结果分析 14
2.6 验证试验 14
结论与讨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8
1 引 言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的目的
本实验针对杜仲中总黄酮展开研究,筛选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以乙醇作为提取溶剂,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杜仲总黄酮含量,实验选用芦丁作为对照品,优选出提取杜仲总黄酮最佳的工艺。
1.1.2 研究的意义
杜仲的有效药用成分有木质素、苯丙酮类、黄酮类、环烯醚萜类及其他有效成分[1]。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杜仲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具有抗癌、抗衰老、降血压、抗菌消炎、增强机体免疫等多种药理作用,现代研究表明,杜仲黄酮还具有降脂减肥、抗自由基、抗氧化、抑菌、抗病毒等作用,所以被广泛用于药品和保健食品的研究与开发[2]。与此同时,在中医药行业中,杜仲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高低是判断杜仲生药及其相关产品的重要指标[3]。所以本论文选题杜仲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对杜仲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借鉴。
1.2 研究的现状
1.2.1 基源研究
杜仲古称“曼榆”又名木棉,属杜仲科落叶乔木,为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距今为止,杜仲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产地分布全国,总量占世界的90%以上[4]。杜仲的其药用历史悠久,在临床有着广泛的应用。《神农本草经》谓其“主治腰膝痛,除下痒湿,小便余沥。久服,轻身耐老。”迄今植物学家己在地球上发现杜仲属植物多达14种,后来它们在大陆和欧洲相继灭绝。存在于中国的杜仲是杜仲科杜仲属仅存的孑遗植物,它不仅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而且对于研究被子植物系统演化以及中国植物区系的起源等诸多方面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杜仲,现己作为稀有植物被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第一卷。
1.2.2 产地加工
1.2.2.1 半环剥法
杜仲,栽培1020年,用半环剥法剥取树皮。67月高温湿润季节,此时杜仲树的形成层细胞分裂比较旺盛,在离地面250px以上树干,切树干的一半或者三分之一(注意割至韧皮部时不伤形成层),然后剥取树皮。经23年后,杜仲树皮重新长成。
1.2.2.2 环剥法
用芽接刀在杜仲树干分技处的下方绕树干环切一刀,再在离地面250px处环切一刀,然后垂直向下纵切一刀,只切断韧皮部不伤木质部,最后剥取树皮。剥皮一般选多云或阴天,不宜在雨天及炎热的晴天进行。
1.2.2.3 加工方法
将剥下的杜仲树皮用开水烫泡,使皮展平,把树皮内面叠平,压紧,四周上、下用稻草包住,令其发汗,经1星期后,内皮略成紫褐色,取出,晒干,刮去粗皮,修切整齐,贮藏,置通风干燥处[5]。
1.2.3 古代对杜仲炮制研究
杜仲在古代的临床应用均强调以炮制品入药,古人对此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雷公炮炙论》始载杜仲炮制方法,至清末约1400年的研究历史,至少有62部医药书籍记载有杜仲炮制资料。其中,涉及炮制方法主要有17种,使用辅料至少有18种[67]。
历代炮制杜仲的方法,综合起来,主要有三个较明显的特点:首先是炒煎去皮剉碎;其次为加入不同的液体辅料拌炒;最后为以“缓火”、“慢火”,炒至断丝或“炙之尽为度”[8]。此外,自明陈嘉谟的《本草蒙筌》提出“盐炙入肾”的理论后,则基本统一为盐水炙制 [9]。
1.2.3.1 生杜仲
取原材料,刮去残留粗皮,洗净,切成方块或丝条,干燥。生杜仲的质量要求:呈小方块或丝状,外表面呈淡棕色或者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内表面暗紫色光滑。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橡胶丝相连。气微,味稍苦。生杜仲性温偏燥,能温补肝肾,强筋骨。适用于肾虚而兼挟风湿的腰痛和强筋骨、安胎的作用增强。
1.2.3.2 盐杜仲
取杜仲丝或块,加盐水拌匀(每100千克杜仲块或丝,用食盐2千克)[10],稍闷,待盐水被吸尽后,置锅内,用中火加热,炒至颜色加深,有焦斑,丝宜断时,取出晾凉。盐杜仲质量要求:外表面黑褐色,内表面褐色,折断时胶丝弹性较差,味微咸。盐杜仲中杜仲胶被破坏有利于成分的溶出,常用于肾虚腰痛、筋骨无力、胎动不安和高血压症。
1.2.3.3 杜仲碳
取杜仲丝或块,置热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外表面焦黑色并断丝,喷洒盐水灭尽火星,取出,晒干。杜仲碳的质量要求:外表面焦黑色,内表面焦褐色,折断时基本无胶丝。杜仲碳作用基本与盐杜仲相同,偏于胎漏下血,胎动欲坠之症[10]。
1.2.4 现代对杜仲炮制的研究
为保证杜仲炮制品质量,在传统炮制杜仲的基础上,现代的研究者探索了一些新的炮制方法,主要有:杜仲炭、盐炙、砂烫、烘制、清妙、醋制、糯米制、微波加热法等。此外,不少学者对杜仲的炮制方法和原理从不同方面进行了探讨。如陈晓昱等以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的含量为质控指标,筛选优化传统盐炙杜仲的炮制工艺,并与生杜仲进行比较,发现随着炮制品的温度升髙和时间的延长,杜仲中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含量逐渐下降[11]。不同炮制品中桃叶珊瑚苷含量顺序依次为砂烫法﹥传统法﹥生杜仲[12],炒制杜仲胶丝易断,而其他有效成分无明显变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zygc/38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