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优化
1 概述
1.1 选题背景 1
1.2 甘草药用资源研究 1
1.3 甘草化学成分研究现状 2
1.3.1 三萜皂苷类 2
1.3.2 多糖类 2
1.3.3 生物碱类 3
1.3.4 黄酮类 3
1.4 甘草药理作用研究现状 4
1.4.1 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 4
1.4.2 抗炎及抗变态反应作用 5
1.4.3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5
1.4.4 解毒作用 5
1.4.5 对肝脏的作用 5
1.4.6 免疫调节作用 5
1.4.7 抗氧化作用 5
1.4.8 抗肿瘤作用 5
1.4.9 镇咳祛痰作用 6
1.5 甘草的临床应用 6
1.5.1 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症 6
1.5.2 消化性溃疡 6
1.5.3 病毒性肝炎 6
1.5.4 呼吸系统感染 6
1.5.5 皮肤炎症 6
1.6 提取方法研究现状 6
1.6.1 水提法(WE) 6
1.6.2 有机溶剂萃取法(SE) 7
1.6.3 微波辅助提取法(MWAE) 7
1.6.4 酶提取法 7
1.6.5 超声波辅助萃取法(UAE) 7
1.6.6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 8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r /> 1.5.5 皮肤炎症 6
1.6 提取方法研究现状 6
1.6.1 水提法(WE) 6
1.6.2 有机溶剂萃取法(SE) 7
1.6.3 微波辅助提取法(MWAE) 7
1.6.4 酶提取法 7
1.6.5 超声波辅助萃取法(UAE) 7
1.6.6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 8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9
2.2 实验方法 9
2.2.1 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 9
2.2.2 回流提取工艺 12
2.2.3 超声提取工艺 16
2.3 小结 20
2.3.1 验证性试验结果 20
2.3.2 总结 20
结论 21
参考文献 22
致谢 24
1 概述
1.1 选题背景
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中草药应用历史,其中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在我国品种齐全,分布广泛,它隶属于豆科蝶形花亚科,传统中医认为它兼具治病的作用和良好的保健性能。甘草性甘,味平,具有健脾益气,止咳润肺,止痛缓急,平和药性之功效。随着对甘草的开发与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甘草中的黄酮物质具有抗肿瘤、解毒、抗病毒、免疫调节、强心,镇痛和镇静等方面的作用。
我国作为一个甘草出口大国,现阶段却大多囿于出口甘草原料药和一些粗制品,经济价值并不高。因此,对于甘草的深度开发、掌握综合使用和精加工甘草的技术是一项十分具有发展前景的课题。近些年来由于不断加深对甘草的利用和开发,甘草制品和甘草原料药所需的量呈现持续的迅猛增势,导致其出口价格由1981年的700美元一吨上涨到了目前的3000美元一吨。正是由于甘草带来了这种高收益的经济效益,甘草的需求量日益增长,这也使得人工培育研究甘草资源,成为了一个全新的研究目标。随着对甘草资源的深入了解和研究,黄酮类化合物的众多生物活性与药理作用逐渐被人们重视。通过国外国内不断研究发现,黄酮类的化合物不仅具有生物学活性多样化,而且还有剂量使用较小、见效速度快、毒性相对较低等明显优点,所以在医药保健和食品药品领域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所探索研究的提取甘草中总黄酮的工艺是以甘草为原料,并由此明确了相对比较适合提取总黄酮的工艺条件,从而为甘草更深一步的利用与开发,以及实现最大化利用甘草资源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1.2 甘草药用资源研究
甘草属(Glycyrrhiza)是豆科(Leguminosae)蝶形花亚科(Papiliantae Taub.)的一个小属,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通常被腺毛或鳞片状腺体,根和茎粗壮,常木质化[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收录的甘草品种包括光果甘草、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和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e Bat.)三种。我国有着丰富的甘草资源[2,3],具体的分布情况见表1.1。
甘草在我国有着十分长远悠久的药用历史,在中草药巨著《本草纲目》中记载,甘草有“协和群品,有元老之功,普治百邪,得王道之化。赞帝力而人不知,敛神功而己不与,可谓药中之良相也”的奇效。现代医药科学也确认了甘草具有解毒、抗氧化、抗炎、抗病原微生物等多种药理功能。
表1.1 中国甘草资源的分布情况
甘草种类
主要分布地区
乌拉尔甘草
分布范围较广,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及北部
光果甘草
新疆和青海
胀果甘草
新疆
刺果甘草
辽宁、黑龙江、河北、内蒙古、江苏、山东、陕西、河南
粗毛甘草
仅在新疆的北部和东部分布
黄甘草
甘肃
云南甘草
四川、云南等高寒地区
圆果甘草
新疆
1.3 甘草化学成分研究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学者对甘草中所含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许多研究,陆续从甘草中分离得到了超过200余种的化学成分。其中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主要有包括三萜皂苷类、多糖类、黄酮类、生物碱类、香豆素类和氨基酸等。
1.3.1 三萜皂苷类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zygc/38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