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两种不同方法提取防风多糖的比较分析(附件)

2021-01-07 16:15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 要本实验以防风多糖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了热水浸提法和超声波提取法对防风多糖的提取率进行比较分析。主要从热水浸提法和超声波提取法这两种不同的方法对4种影响因素的下提取率的比较分析。热水浸提法的设定因素有温度、时间、次数和料液比,超声波提取法的设定因素有功率、时间、次数和料液比,并比较分析这几种因素对多糖的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了热水浸提法的最佳提取条件分别为:温度75℃,时间2.5h,次数4次,液料比1:25,提取率为4.98%。而超声波提取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功率1000W,时间25min,次数4次,液料比1:30,提取率为7.15%。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得出在相同的提取次数下,超声波提取法比热水浸提法的提取率高了2.17%,时间节省了近2h,料液比浓度减少了。最终比较发现超声波提取法是一种高效、省时、节能和稳定性比较好的提取方法。目 录
第一章 前言
1. 防风的基本概况 1
1.1 防风的来源和性状 1
1.2 防风的化学成分 1
1.2.1挥发性成分 1
1.2.2色原酮成分 1
1.2.3香豆素成分 1
1.2.4有机酸成分 2
1.2.5多糖类成分 2
1.2.6其他成分 2
1.3 防风的药理作用 2
1.3.1解热作用 2
1.3.2镇痛作用 2
1.3.3镇静作用 3
1.3.4惊厥作用 3
1.3.5抗肿瘤作用 3
1.3.6抗过敏作用 3
1.3.7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3
1.3.8其他作用 4
2. 多糖的研究概况 4
2.1 多糖的基本性质 4
2.2 多糖的研究现状 4
2.3 多糖的提取分离方法 4
2.3.1溶剂浸提法 4
2.3.2酶提取法 5
2.3.3超声波提取法 5
2.3.4微波提取法 5
2.4 多糖的常见的分析方法 6
2.4.1定性、定量分析 6
3. 本实验的研究意义 7
第二章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 2.2 多糖的研究现状 4
2.3 多糖的提取分离方法 4
2.3.1溶剂浸提法 4
2.3.2酶提取法 5
2.3.3超声波提取法 5
2.3.4微波提取法 5
2.4 多糖的常见的分析方法 6
2.4.1定性、定量分析 6
3. 本实验的研究意义 7
第二章 两种不同方法提取防风多糖的比较分析
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8
1.1 材料与试剂 8
1.2 仪器 8
2. 实验方法 8
2.1 防风预处理 8
2.2 两种不同方法提取防风多糖 8
2.2.1热水浸提法和超声波提取法的提取工艺流程 9
2.2.2热水浸提法的每种因素不同条件的设定 9
2.2.3超声波提取法的每种因素不同条件的设定 10
2.3 参照药典对防风多糖提取率进行计算 11
2.4 防风多糖含量的测定 11
2.4.1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 11
2.4.2葡萄糖标准溶液的配制 11
3. 实验结果分析 11
3.1 热水浸提法的提取试验结果 11
3.1.1热水浸提法中浸提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 12
3.1.2热水浸提法中浸提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 12
3.1.3热水浸提法中浸提次数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 12
3.1.4热水浸提法中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 13
3.2 超声波提取法的提取试验结果 14
3.2.1超声波提取法中提取功率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 14
3.2.2超声波法中提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 14
3.2.3超声波法中提取次数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 15
3.2.4超声波法中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 15
3.3 热水浸提法与超声波提取法的比较 16
3.4 防风多糖中糖含量的测定标准曲线 16
结 论 16
参考文献 18
致 谢 20
第一章 前言
1. 防风的基本概况
1.1 防风的来源和性状
防风在我国历史悠久,是传统的中药,目前被国内外学者分离并鉴定出100多种化学成分[1]。防风是伞形科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防风的干燥根,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又名屏风、风肉根等[2]。且本品味辛、甘,性微温,归肝、膀胱、脾经[3]。分布于东北、华北、内蒙古、黑龙江、山东、山西、陕西等地。野生在草原和丘陵地带山坡草林里、路边或高山中下部。其中主产于东北和华北地区。而防风在黑龙江产量最大、质量最佳,位于全国首位[4]。根呈长圆柱形或长圆锥形,下部渐细,有的略弯曲,长15~30cm,直径0.5~2cm。表面为灰棕色至棕褐色,粗糙,并且有纵槽,表面还有横向皮孔及点状根痕。根的头部有明显的密集的横环纹,上面有残存毛状的棕竭色叶基。断面不平坦,体轻质松,易折断,皮部有裂隙,呈浅棕色,见多数棕色油点,木质部则为浅黄色。气特异,味微甘[5]。
1.2 防风的化学成分
1.2.1 挥发性成分
从相关资料中显示防风中含有少量挥发性成分。防风果实挥发油中主要含有正庚烷、正辛烷、正己醛、2—庚酮、正壬烷、正庚醛、a—侧柏烯、0t—蒎烯、莰烯、2—辛酮、苯甲醛、香松烯、B—蒎烯、月桂烯、辛醛、冰片烯等成分[6]。从防风超临界CO的萃取物中鉴定出十六烷酸、人参醇、亚油酸丁酯等成分[7]。
1.2.2 色原酮成分
根据相关资料研究各国对防风中色原酮类成分研究比较深入,主要从防风中分离鉴定出升麻素、升麻素苷、亥茅酚、亥茅酚苷、3—0—乙酰亥茅酚、5—0—甲基维斯阿米醇、37—0—当归酰亥茅、5—0—甲基维斯阿米醇苷、汉黄芩素等色原酮类成分[8]。
1.2.3 香豆素成分
香豆素类成分具有芳香气味,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补骨脂素,香柑内
酯,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紫花前胡苷元,异紫花前胡苷,花椒毒素,东莨菪素,川白芷内酯,珊瑚菜内酯,石防风素,秦皮啶,异秦皮啶等成分[9]。
1.2.4 有机酸成分
在防风超临界CO的实验中,从萃取物中鉴定出有机酸类成分的甲酯化衍生物,例如2—(E)—壬烯二酸甲酯、10—十一碳烯甲酯、十四烷酸甲酯、十五烷酸甲酯、7—十六烷酸甲酯、9—十六烷酸甲酯、十六烷酸甲酯、9(Z)和12(z)—十八碳二烯酸甲酯、十八碳烯酸甲酯等[10]。
1.2.5 多糖类成分
防风中酸性杂多糖类成分XC—l、XC—2。XC—l的组成成分为: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岩藻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半乳糖醛糖;XC—2组成成分为: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半乳糖醛糖 [11]。
1.2.6 其他成分
防风中还含有蔗糖,D—甘露糖,β—谷甾醇及其甙,汉黄芩素、腺苷等。
1.3 防风的药理作用
1.3.1 解热作用
防风的水煎液对蛋白质、酵母、伤寒和副伤寒甲菌精心调制的破伤风类毒素的混合剂可以对大鼠有明显的解热作用。用防风和95%乙醇提取液,给大鼠腹腔注射,伤寒和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都能使大鼠的体温明显的下降。主要是防风中含有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防风色原酮,这些化学成分以及相关的研究全都能证明阿米醇苷对酵母发热的大鼠有很明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zygc/39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