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母草醇提液不同溶剂萃取部位抗氧化作用实验研究(附件)
目 录
1概述 1
1.1 选题意义 6
1.1.1 益母草简介 6
1.1.2 益母草种类 6
1.2 文献研究现状 7
1.2.1 益母草文献研究 7
1.2.2 对益母草文献分布分析 2
1.2.3 对益母草含测方面研究 3
1.3 益母草的化学成分 4
1.3.1 生物碱 9
1.3.2 二萜类 9
1.3.3 挥发油 9
1.3.4 黄酮类 4
1.4 益母草药理研究 9
1.4.1 对女性子宫的药理作用 9
1.4.2 对心肌炎症及高血脂症的药理作用 10
1.4.3 利尿作用 10
1.4.4 抗炎镇痛作用 10
1.5 益母草的临床应用研究 10
1.5.1 益母草临床上对子宫大出血的治疗 10
1.5.2 益母草临床上对过敏性癫痫的治疗 11
1.5.3 益母草临床上对慢性结肠炎的治疗 11
1.5.4 益母草临床上对肾脏疾病的治疗 11
1.5.5 益母草临床上对月经性疾病的治疗 11
1.5.6 益母草对皮肤痤疮淤血的治疗 11
1.5.7 益母草对晚期青光眼的治疗 12
1.5.8 益母草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12
2 实验部分 13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13
2.2 实验仪器 13
2.3 实验步骤 13
2.3.1 益母草的乙醇提取物的制备 13
2.3.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2 益母草的不同溶剂萃取物的制备 14
2.3.3 益母草提取物对OH自由基的清除试验 14
2.3.4益母草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试验 14
2.4 结果分析 15
2.4.1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的分析 15
2.4.2益母草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 15
总结 17
参考文献 18
致谢 22
1 概述
1.1 选题意义
益母草为唇形类草属类物,其用药部分主要是新鲜的地上生长部位,它原名叫做蓷,益母草的有效成分有黄酮类,糖类,挥发油,生物总碱,氨基酸类,多糖,酚、醇等[1];它的药理作用有,可以消炎镇痛,用于瘀血,生产后大出血,月经不调、腹痛等症状的治疗,同时还可以治疗,冠心病,心肌炎,肾炎等心脏类疾病,对老年人风湿关节疼痛也具有奇效[2]。具有不同的药理活性,通过益母草提取液不同溶剂萃取部位抗氧化作用研究,为合理使用及资源开发提供参考数据。
1.1.1 益母草简介
益母草在不同地方有很多种不同的叫法如:蓷、云母草、坤草等。益母草的用法一般都是不加工用和制成膏类产品两种用法,它的上半部分生长在地面上,经常被制药[3]。它是草属植物,经常在夏季开花。它的花生长在最上面,无柄,形状是线型的,长312厘米,宽28厘米,没有齿茎,穗状的小花苞,向上伸出,略微弯曲。益母草的生活环境比较随意,并不需要精心栽培即可存活,它的生长条件是需要阳光充足,土壤肥沃即可。所以我们在公路旁边,在野地,荒山河边都可以看见益母草的身影,但是益母草不宜水多,洪涝,山坡均可种植,甚至可以在海拔高达3800米的地方生长。它生长于全国各地,生长周期为一年或者两年,它主要存活于山野、荒地、田野、草梗等地。它采摘的时间是夏季花没有全开的时候,这时候的益母草要理性好。益母草具有以下作用,第一可以活血、消炎镇痛;第二可以治疗妇女月经不调、月经期腹痛,血瘀;第三可以治疗妇女脸上斑点,痤疮,经常作为化妆品的成分之一。它的味苦,药性凉。益母草的生长环境是喜阳厌阴。但是益母草适应新强,可以在荒漠、荒山等贫瘠地方生长,但是一般土壤肥沃的地方,益母草生长速度快。其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和阳光,但忌涝忌旱,适宜为主。
1.1.2 益母草种类
益母草是一个传统类型中药。对该属植物在世界上有大约23种和5个变种,这些种类并没有集中分布,大部分都是分离的,同时种类极多[4]。益母草的质量,生产地,品种、来源都能成为差异性的决定因素。
1.2 文献研究现状
1.2.1 益母草文献研究
本文为了收集益母草对抗氧化作用的概述研究,对知网等中文数据库,就益母草研究课题进行统计,对研究文献的分布、期刊数目、出版时间等具体研究项目进行集中统计,主要包括对过去40年的研究情况[5]。
从十二月的2016 CNKI检索有关益母草的文学[6]。19802016共6028个输入主题检索记录,剔除重复和非研究性作品,共279篇,从益母草检验[7]。这些文件反映在中国对益母草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其内容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综合,从这些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益母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医学用途广泛,应用良好,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1.2.2 对益母草文献分布分析
19802016年,总共找到介绍益母草的文献数量有279篇,平均每年发表4.98篇,关于研究内容见下表,对表中收集的数据分析如下:
表1.1 文献在学科中的分布情况
项目
基础研究
栽培
研究
综合应用
合计
化学成分
含量测定
提取方法
药理
作用
临床
应用
文献量(篇)
35
104
13
3
31
93
279
各学科文献总数
152
3
124
279
分支学科文献量
占学科文献量(%)
23.0
68.4
8.6
1.1
25.0
75.0
100.0
学科文献量占
总文献量(%)
54.5
1.1
44.4
100.0
对表1.1分析可以得出;学者对于基础研究的比例多于综合应用,基础研究有百分之54.5,综合应用有百分之44.4[8]。提取方法总共有152篇文献数目[9]。栽培研究有3篇。同时可以看出益母草在用药方面和临床方面确实有一定的作用[10]。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zygc/41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