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超声法优选秦岭龙胆挥发油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附件)

2021-01-10 13:29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 要近几年来了很多的临床实践表明,挥发油在疾病的治疗方面优势越来越突出,比如砂仁挥发油对消化性胃溃疡的治疗有良好的效果,细辛挥发油对牙周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人们对这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目前研究的热点是关于挥发油提取工艺如何能降低成本,减少试剂的浪费,节约实验经费,同时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次研究就在考虑秦岭龙胆药材加工成本低、在适量的试剂的基础上得到挥发油最大溶出量,并且对提取挥发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为了提高挥发油的提取率,适用对实际工业化车间的生产,最终能够让人类受益无穷。秦岭龙胆属于龙胆科(Gentianaceae)龙胆属(Gentiana)植物,本次研究以秦岭龙胆为原料,秦岭龙胆挥发油的提取方法选用超声波法,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料液比因素考察对秦岭龙胆挥发油提取的影响。用响应面法优化秦岭龙胆挥发油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超声优化最佳工艺为超声时间14分钟,料液比120,超声功率140W。在此工艺条件下,秦岭龙胆挥发油得率为4.08%。此外,本项目拟采用DPPH自由基体系和ABTS 自由基体系对秦岭龙胆挥发油的抗氧化性进行初步研究,用vc作对照,评估秦岭龙胆挥发油抗氧化性。结果表明秦岭龙胆挥发油对DPPH和ABTS自由基体系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有关挥发油抗氧化方面的的研究报道较少,野生秦岭龙胆资源稀缺,从抗氧化性角度进行研究增加人们秦岭龙胆化学成分的认识,为其药物的新剂型研发和新药合成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 录
1.1 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3
1.1.1 论文选题的目的 3
1.1.2 研究的意义 3
1.2 龙胆科植物的研究进展 4
1.3龙胆科植物化学成分 4
1.3.1 黄酮类化合物 4
1.3.2 生物碱类化合物 4
1.3.3 糖类化合物 4
1.3.4挥发油类化合物 4
1.4.1 肝保护作用 5
1.4.2 抗炎、抗菌作用 5
1.4.4 抗氧化作用 5
1.5秦岭龙胆研究进展 5
1.5.1 秦岭龙胆药材简介 6
1.5.2化学成分 6
1.6挥发油常用提取法简介 6
1.7常用实验设计法简介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7
1.7.1正交实验设计 7
1.7.2响应面法简介 7
1.7.3均匀设计法简介 7
1.8挥发油的抗氧化能力 7
1.8.1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原理 8
1.8.2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原理 8
2 实验部分 9
2.1 实验药材与试剂 9
2.1.1 仪器 9
2.1.2 试剂 9
2.2 药材 9
2.3 实验内容 9
2.3.1 提取溶剂的选择 9
2.3.2 挥发油提取方法 10
2.3.3 因素水平的选择 10
2.3.4 单因素试验 10
2.3.5 响应面实验 11
2.4 单因素试验结果 11
2.4.1 提取时间对挥发油提取量的影响 11
2.4.2 料液比对挥发油提取量的影响 12
2.4.3 超声功率对挥发油提取量的影响 12
2.5 响应面分析法优选工艺 13
2.5.1 回归模型方程 15
2.5.2 各因素对提取率影响的响应面图 16
2.5.3 响应曲面法的分析改正 17
2.6 结论 18
2.7 秦岭龙胆挥发油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18
2.7.1 秦岭龙胆挥发油对DPPH自由基的作用 18
2.7.2 秦岭龙胆挥发油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19
结语 20
参考文献 21
致谢 23
1.1 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1.1.1 论文选题的目的
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可以看出传统医学显现出越来越大的作用,同时传统医学也受到空前未有的关注。由于科学技术的发达与进步,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分离与活性成分的应用也得到了高度关注,将探寻中草药治疗疾病的药效物质的研究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
秦岭龙胆又名茱苓草,为龙胆科植物秦岭龙胆(Gentianatsin91ingensis DieIs)的全草。主要分布于陕西。主治月经不调,痢疾,淋浊[12]。地方特色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受到国家高度重视,正在形成新浪潮,而作为陕西特色药材的秦岭龙胆也受到高度重视,最近几年龙胆药材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的相关报道也不少,中医认为其性平味苦,以干燥全草入药,具有调经活血,清热明目,利小便。常用于痛经,阴虚火旺引起的失眠,尿少,腹痛等症[3]。
目前关于秦岭龙胆抗氧化方面的报道较少,从而限制了秦岭龙胆合成新药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从抗氧化角度进行研究,研究的结果可以是人们对秦岭龙胆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以上是本实验的主要目的。
1.1.2 研究的意义
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化,疾病的也越来越多样化,部分疾病我们已不再感到陌生,有些疾病的发病率类似感冒病一般常见,而这些病已经对前期的药物产生了免疫的作用,以前用来治疗这类疾病的药物已经不能起到治疗的目的,人们只能开始寻求新型药物来治疗疾病。当然秦岭龙胆也不例外。它自身的化学结构复杂多样,而其中龙胆挥发油有多元药理作用[4]。龙胆挥发油提取工艺成为在龙胆的诸多研究课题中的焦点。如何尽可能利用低成本,设备简单的生产条件下,提高龙胆挥发油的提取率,再利用此次研究成果,为大生产及其合理开发秦岭龙胆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身体中各组织器官损伤、病变的原因是由不同种类的自由基所引发的氧化作用而导致的。人类的很多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心脏血管病变、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抗氧化性物质的研究与开发眼下变成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因为它可以有效的清除体内自由基.本次论文采用DPPH自由基体系和ABTS 自由基体系对秦岭龙胆挥发油的抗氧化性进 行初步研究。以上是本次论文的意义所在。
1.2 龙胆科植物的研究进展
据本草药书记载,龙胆因"叶如龙葵,叶苦似胆,"而得名。中药龙胆品种是龙胆、条叶龙胆、三花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5]。龙胆类、秦艽类占龙胆属植物药用比例较大。多用于治疗肝胆疾病、高血压、急性肾炎等病,可用作研发一类抗炎镇痛方面新型药物。龙胆科植物,为多年草本植物。株高30~60cm,根黄白色,茎直立,常带紫褐色长37厘米,宽45厘米,无柄,边缘及下面主脉粗糙。喜温凉湿润气候、酸性土壤,海拔3000米以上的林间草地、草甸、流石滩等处,生长最为普遍。龙胆在中国浙江、吉林、辽宁等地都有产。秦艽在西四川一带和蒙古都有。根入药,能去肝胆实火[6]。
1.3龙胆科植物化学成分
最近几年有关龙胆的化学成分的研究受到高度重视,诸多研究表明:挥发油、糖类、生物碱、黄酮类等为重要的活性。
1.3.1 黄酮类化合物
王鲁石等[7]从龙胆药材中分离得到含黄酮的含量为4.40%。龙胆科植物的根及根茎含有黄酮类,它是一类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1.3.2 生物碱类化合物
从龙胆(Gscabra)中分离得到了大量生物碱,含多种苦味植物碱和苷类,这在上世纪50年代已经有人研究过并分离出来,在分离的化合物中有秦艽胆碱、龙胆苦苷、龙胆次碱、龙胆碱等,该类生物碱具有泻肝、定惊等功效。郭信芳等[8]通过实验研究龙胆碱化合物被科研人员从裂叶獐牙菜中分离。孙南君等[9]也通过试验将秦艽甲素、秦艽乙素从龙胆植物中分离出来。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zygc/41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