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山楂中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研究(附件)

2021-01-11 17:47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 要本文主要对山楂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确定山楂总黄酮的超声提取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料液比、乙醇浓度、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及超声功率对山楂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以4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优化最佳工艺,确定最佳的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0,乙醇浓度60%,超声时间40 min,超声功率400W,在此条件下山楂总黄酮的提取得率为9.67%。该工艺能有效的提取出山楂中的总黄酮,提取效率高,方法可靠,稳定。
目 录
1 概述 1
1.1 选题背景 1
1.2 山楂药用资源研究 1
1.3 化学成分研究 2
1.3.1 黄酮类化合物 2
1.3.2 黄烷及其聚合物类 2
1.3.3 有机酸类 2
1.3.4 三萜类 2
1.3.5 甾体类 3
1.4 药理作用研究 3
1.4.1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3
1.4.2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3
1.4.3 抗氧化作用 4
1.4.4 降压作用 4
1.4.5 抗动脉粥样硬化 4
1.5 提取方法研究 4
1.6 山楂的应用及研究展望 5
2 实验部分 6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6
2.2 实验方法 6
2.2.1 原料的预处理 6
2.2.2 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6
2.2.3 超声提取工艺 10
2.3 小结 16
结 论 16
参考文献 18
致 谢 21 1 概述
1.1 选题背景
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及野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1],其味酸、甘,微温,入脾、胃、肝经,具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的功效[2];用于肉食积食,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於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等[3]。山楂入药在我国历史悠久,《本草衍义补遗》载有“山楂”,李时珍释其名曰“山楂味似楂子,故亦名楂”,《本草纲目》记录:此品“酸甘微温,消食积,补脾” [4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山楂中的主要成分是黄酮类及有机酸类化合物,山楂中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抗氧化、降血脂、抗心绞痛等作用[5]。国内外的研究发现,黄酮类的化合物不仅具有各种生物学活性,也有小剂量使用、快速见效、低毒性的优点,因此在食品、制药、医疗卫生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山楂既是食物又是药品的天然产品。因此,山楂的发展与应用对我们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查阅文献,对比以往的研究方法,本课题选用超声提取法,该方式除了得率高,提取时间短等优点外,还具备实验重复性好,被提取物结构不易被损坏,提取溶剂可以重复使用,装备投资少、耗能小、操作简单等优点。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设计,选择出最佳的工艺条件,从而进一步利用和发展山楂,实现普遍利用山楂资源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1.2 山楂药用资源研究
山楂果实较小,类球形或梨形,直径1~1.5cm,有浅色斑点。表面棕色至棕红色,并有细密皱纹,顶端凹陷,花萼脱落很迟,基部有果梗或已脱落。
山楂9~10月份果实成熟后采收,山里红和山楂的果实采摘后趁新鲜横切或纵切成两瓣并且晒干;野山楂的果实采摘后晒干或压成饼状后晒干。除《中国药典》2015年版山楂项下收载的山楂和山里红外,中国山楂属还有8个种[6]。在世界范围内,山楂主要种植在北温带,在年平均气温为2.5℃~22.6℃,年积温为2200℃~5100℃,最低气温为41℃,无霜期在100天以上的地区均可栽培[7]。
1.3 化学成分研究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山楂中分离鉴别出多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黄烷及其聚合物类、有机酸类、三萜类和甾体类等有效成分。
1.3.1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是一类具有C6C3C6基本母核的化合物,其成分非常复杂,黄酮类化合物效能高、毒性低、稳定性好。黄酮类化合物是山楂中含量最高的有效成分,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的作用。目前,从山楂中分离得到60余种黄酮类化合物,其主要苷元为:芹菜素(Apigenin)、山萘酚类(Kaempferol)、木犀草素(Luteolin)、牡荆素(Vitexin)、槲皮素类(Quercetin)及二氢黄酮类(Bihydroflavonoids)等[8]。
1.3.2 黄烷及其聚合物类
这类化合物在山楂中含量也相对较高,花青素(Anthocyanin)、无色花青素(Proanthocyanin)及儿茶精(Catechins)类普遍存在于山楂属植物中,它们多以单体、二聚体、多聚体形式存在。目前,分离得到的这类成分包括:矢车菊素(Cyanidin)、()表儿茶精[()Epicatechin]、(+)儿茶精[(+)Catechin]、无色缔纹天竺、缔纹天竺苷、二聚无色矢车菊素及其它黄烷聚合物[9]。原花青素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的能力,且对DNA损坏有保护作用。
1.3.3 有机酸类
山楂中分离得到的有机酸种类很多,包括草酸(Oxalic acid)、苹果酸(Malic acid)、柠檬酸(Citric acid)及其甲酯、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酒石酸(Tartar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油酸(Ole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亚麻酸(Linolenic acid)、琥珀酸(Succinic acid)等[10]。
1.3.4三萜类
三萜类物质是山楂中另一类重要成分,药理研究表明该成分具有强心、增加冠脉血流、改善血流循环等重要作用[11]。包含有山楂酸(Maslinic acid)、科罗索酸(Corosolic acid)、齐墩果酸(oleanlic acid)、熊果酸(ursolic acid)、牛油树醇(Butyrospermol)、24亚甲基24二氢羊毛脂甾醇(24Mcthylcnl24dihydro lanosterol)[12]。
1.3.5甾体类
甾体类化合物主要有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胡萝卜苷(βDaucosterol)、豆甾醇(Stigmosterol)等[13]。
1.4 药理作用研究
1.4.1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近代研究表明,山楂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B2、胡萝卜素及多种有机酸,口服能增加胃中消化酶的分泌,并能增强酶的活性,促进消化[14]。山楂对胃肠道运动的功能具有一定调节作用,能增强大鼠松弛状态胃平滑肌的收缩,而对乙酰胆碱及钡离子引起兔、鼠离体胃肠道平滑肌收缩具有明显抑制作用[15]。山楂中同时含有胃蛋白酶激动剂,能使蛋白酶活动性加强;另外还含有淀粉酶,能增强胰脂肪酶活性,促进肠蠕动,有助于机械性和化学性消化,达到消食开胃、增进食欲的作用[16]。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zygc/42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