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法优选松花粉多酚的提取工艺研究(附件)
目 录
1绪 论 1
1.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
1.2 植物多酚的研究现状 1
1.3松花粉研究现状 3
1.3.1历史沿革 3
1.3.2成分研究 3
1.3.3药理作用 4
2 实验部分 7
2.1 实验仪器与药材 7
2.1.1 仪器 7
2.1.2 试剂及药材 7
2.2 实验方法与结果 7
2.2.1绘制标准曲线 8
2.3单因素实验 8
2.3.1单因素的确定 8
2.3.2提取功率对松花多酚含量的影响 8
2.3.3提取时间对松花多酚含量的影响 9
2.3.5料液比对松花多酚含量的影响 10
2.3.7单因素实验结果分析 11
2.4响应面分析法优选提取工艺 11
2.5实验性验证 14
2.6讨论 15
总 结 16
参考文献 18
致 谢 21
1 绪 论
1.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松花粉又名松花、松黄,为2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015版中国药典收录品种,是采自我国乡土树种松科植物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和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的纯净、干燥花粉。松花粉是祖国医学古籍中收载的仅有的两种花粉之一, 是祖国医药学宝库中唯一的药食兼用花粉品种。松花粉味甘,性温。归脾经、肝经。祛风益气,收湿,止血。治头旋眩晕,中虚胃疼,久痢,诸疮湿烂,创伤出血。松花粉药食兼用的历史已逾千年,松花粉中含有的矿物质硫和泛酸不仅可以使白发变成黑发,还能起到秀发作用。松花粉具有花源单一、品质纯净、成份稳定、无农药残留物,较其它任何一种植物花粉口感均好,不含任何动物激素等许多优点,服用时感到淡淡松籽香味,堪称“花粉之王。
多酚作为松花粉药材当中一种很重要的活性成分,其具有延缓衰老,抗疲劳、降血脂、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多种生物活性[1,2]。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松花粉这一传统药材,本项目采用响应面分析法来优化陕产油松花粉多酚的提取工艺流程,为松花粉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其研究结果将为我省松花粉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创新药物的开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必将产生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
1.2 植物多酚的研究现状[17](参考:植物多酚研究与利用的意义及发展趋势)
植物多酚(plant poiyphenol)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多酚类物质,在植物中的含量仅次于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皮、根、木、叶、果中。植物多酚在自然界的储量非常丰富,含多酚较多的常见植物超过600种,在某些针叶树皮中多酚含量达20%30%,仅此,每年即在全球形成了数以亿吨的可再生绿色资源。
许多试验研究资料均显示,植物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以及明显的抑菌、抗癌、抗老化和抑制胆固醇上升等功效,摄取一定量的植物多酚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抑制疾病的发生。因此,植物多酚已被称作人类健康的“第7营养素”。其药理活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抗氧化和抗心脑血管疾病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很多疾病如组织器官老化等都与过剩的自由基有关同。而植物多酚有着出色的抗氧化能力,能够有效地清除人体内的过剩自由基。因此,利用植物多酚的这一性质,就能减缓人体组织器官的衰老。并且可以对自由基诱发的生物大分子损伤起保护作用。血液流变性降低,血脂浓度增高,血小板功能异常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
据报道,植物多酚物质能够抑制血小板的聚集粘连,诱导血管舒张,并抑制脂新陈代谢中的酶作用,有助于防止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和中风等常见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2)抗癌
多酚类物质在哺乳动物细胞中有广泛的生物效应。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以及动物试验都证明多酚类物质可以阻止和抑制癌症的发病。多酚的抗癌作用是多个方面的,可以对癌变的不同阶段进行相应抑制。多酚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抗诱变剂,能够减少诱变剂的致癌作用,并提高染色体精确修复能力,从而达到提高细胞免疫力和抑制。
(3)抑菌消炎和抗病毒
植物多酚对多种细菌、真菌、酵母菌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尤其对霍乱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常见致病细菌有很强的抑制能力,并且不影响生物体本身的生长发育。多酚物质可以用作胃炎和溃疡药物的成分,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生长和抑制链球菌在牙齿表面的吸附。从而,大大减少了龋齿率,建议让孩子适当服用多酚物质。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治疗流感、胞疹都与植物多酚抗病毒作用有关。目前,尚无治疗爱滋病的有效方法,而植物多酚可用于抗爱滋病的研究,低分子量的水解单宁被发现可用作口服剂来抑制爱滋病,延长潜伏期。
多酚研究的价值
综上所述,随着研究者对植物多酚药理活性的深入了解,使植物多酚在多个领域中的应用成为可能,为植物多酚在各个领域的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1.3松花粉研究现状
1.3.1历史沿革
汉《神农本草经》:“(松花粉)气息甘平无毒,主治心腹寒热邪气,利小便,消淤血,久服轻身益气力,延年。”
唐《新修本草》:“松花即松黄,拂取正似蒲黄,久服令轻身,疗病胜似皮、叶及脂也。”
宋《本草衍义》:“其花上黄粉名松黄,山上人实时拂取,作汤点之甚佳,但不胜停久,故鲜用寄远松黄一如蒲黄,但其味差淡,治产后壮热、头痛、颊素、口干唇焦、多烦躁渴、昏闷不爽。”
明《本草纲目》:“松花,甘、温、无毒。润心肺,益气,除风止血,亦可酿酒。”
清《本草从新》:“善糁诸痘疮伤损并湿烂不痂[8]。”
早在先秦期间,《周礼》就记载有“食治学”,并对饮食与疾病的关系作了富有哲理的叙述,奠基了中医学“治未病”的医学理论。后人又将可以食疗的药物编集成多种版本的《食疗本草》,在这些专著中,都有效松花粉做汤、制馅、蒸饼、酿酒的记录[9]。
1.3.2成分研究
松花粉松花粉营养成分可分为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生物活性物质六大类。研究表明,松花粉含有大量的蛋白质,陈中爱等[10]用薄层色谱法检测氨基酸,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元素,结果花粉破壁水解后,可被检出1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并含铁,锌,铜,锰等。王凯[11]通过对松花粉的18种氨基酸、蛋白质、视黄醇、维生素E、维生素C、磷脂、葡萄糖氧化酶等重要营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证明松花粉的营养成分丰富。通过对破壁松花粉的维生素含量,微量元素,磷脂、核酸,脂肪酸,黄酮类,以及生物活性酶等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亦表明,松花粉的营养非常全面。陈霖等[12]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能谱对4种松花粉和破壁马尾松花粉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和常见微量元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红外图谱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云南松、油松和赤松均有其自己的红外光谱特征,根据谱图特征吸收峰的相对强度的差异可以对松花粉中主要营养成分进行鉴别分析。破壁和天然马尾松花粉的红外图谱差异较显著,X射线能谱分析在松花粉中共发现Mg,Se,S,i Sr, P, S, C1, K, Ca,Mn,Fe共11种无机元素,其中K元素含量最高。4种松花粉中无机元素含量差别比较明显,破壁马尾松花粉的元素能谱强度显著高于天然马尾松。说明松花粉破壁对于营养成分的释放有一定意义。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zygc/42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