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枇杷叶中黄酮成分的提取与分离(附件)

2021-01-11 17:47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 要目的枇杷叶是一味常用中药,该叶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和化学组成成分,包括挥发油、三帖酸、黄酮类等系列化合物。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不错的抗炎和镇痛止咳作用。常用于临床治疗慢性呼吸、咳嗽、呼吸困难、呕吐及胃气、口渴、清热清肺热治咳嗽、呕吐,减少腰椎的逆向治疗,前列腺增生、手术后疼痛难耐、麻痹症、肩周疼痛、消除乳房硬块等症状。黄酮类化合物本身没有毒,大部分存在与植物界中,自身不能合成,并且在人体内代谢很快,不能很快被吸收。迄今为止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早已在世界范围成为研究热点,寻找快速、环保、简便、高效、且提取费用相对较低的提取方法来获得更好的结果和高效成果已成为研究者探讨的主要话题。此次通过实验来确定枇杷叶中黄酮成分的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枇杷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产业化与合理化作业提出参考。方法本文以干燥枇杷叶为材料,开展枇杷黄酮类化合物实验研究,运用现代实验方法和统计基本原理进行设计与分析,从而研究超声波提取来枇杷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流程和工艺。结论用超声波提取枇杷叶中黄酮类化合物,以70%的乙醇做溶剂,频率为69kHz提取时间为55min,提取温度为55℃,得出枇杷叶中总黄酮浸出率最高。
目 录
1 引言 1
1.1 枇杷概述 1
1.2 药材性状 1
1.3 应用鉴别 2
1.4 化学成分 2
1.4.1 黄酮类化合物 3
1.4.2 其他 3
1.5 药理作用 3
1.5.1 抗炎、止咳作用 3
1.5.2降血糖作用 4
1.5.3抗病毒作用 4
1.5.4抗肿瘤作用 5
1.5.5肺化痰止咳,降逆止呕作用 5
1.5.6镇咳、祛痰、平喘作用 5
1.6开发作用 5
2 材料与分析 7
2.1材料 7
2.1.1原料及处理 7
2.1.2 药品及试剂 7
2.1.3 仪器与设备 7
2.2方法 7
2.2.1提取方法 7
2.2.2分离方法 8
2.2.3 标准曲线的制备 9
3结果与分析 10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 3.1单因素实验结果 10
3.1.1 超声波提取温度对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10
3.1.2 超声波提取时间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影响 10
3.1.3 超声波提取溶剂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影响 11
3.2 超声波提取枇杷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条件的优化 11
3.3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12
结 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7
1 引言
1.1 枇杷概述
枇杷第一次记录在《枇杷名医别录》,被列为中品。《本草纲目》引郭义恭广志云曾言:“枇杷很容易种植,叶子像椭圆形的栗子,冬天开花春天结果。其根部有绒毛,四月基本成熟,大的像鸡子,小一点的和龙眼差不多大,没有核的叫做焦子,主要分布在广州。”著名诗人杨万里诗曾感叹:“大大的叶子像长长的耳朵,一枝就能装满盘子。”在《植物名实图考》提到:“浙江产者实大核少”[1]。是因其叶形似琵琶,故名。
枇杷叶为蔷薇科叶。又名卢橙叶,在《中医药说明书》有提及。也被称为:卢橙叶原植物枇杷又被称为:卢橘(广东)。为四季常青的小乔木,高约12米;小枝比较粗壮,黄褐色,枝叶茂密成褐色或棕色。叶子为革质,大部分为长针形、倒针形、倒卵石形或椭圆状矩圆的形状,长1530厘米,宽410厘米,开端很尖,根基低部楔形或渐渐变窄成为叶柄,边缘上半部有疏锯齿的形状,叶部有皱纹一样的纹痕,下面和叶柄覆盖茂密的棕色绒毛,半部主脉大约1224对;叶柄大约长310毫米。花序顶生,花梗和萼筒等部分的外层像是厚锈状;颜色白色,直径24厘米;花柱6厘米。梨果像是椭圆形或圆形,直径36厘米,棕色或桔黄色。大部分为栽培或着自然野生。果生可以食用或着用来酿酒;叶子可以药用,能使人有轻热利尿解渴的功效[2]。大部分中国地区都有栽培。位于中南部地区和浙江、陕西、甘肃、广州、江西等地区。可全年采收,干燥后用刷子刷成细丝或与蜂蜜一起使用。
1.2 药材性状
叶片大部分为椭圆形或者长圆形,长度约1530 cm。宽度约59 cm。上部的叶子大部分为黄色,棕色,绿色,红色,有光泽。叶下部为绿色或棕黄色,有一层厚厚的绒毛。长满密密麻麻的绒毛。叶脉呈羽状向两边生长,中间主脉分枝为棕红色或棕红色。叶子前端很锋利,边缘长满小小的尖刺。叶柄较短,长满褐色或棕黑色的绒毛,叶子较厚革质,易脆容易折断。走进闻起来会有清香气,味道尝起来比较苦[3]。
枇杷叶横切面:叶片上半部的细胞是一种扁方形状,外部覆盖较厚的角质物;下部表皮有多数非腺毛单细胞,经常处于弯曲状态,靠近主脉处弯曲程度呈现成人字形;很
容易就能看到气孔。栅栏组织为3~4细胞,组织排列的非常整齐有顺序,均含有草酸钙晶体等晶体。主脉像是纤维管外韧型一样,环状;中柱鞘纤维束排列成不连续的环,呈现壁木化,它的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一种特殊的晶纤维;外侧表皮组织壁细胞中散有一些黏液细胞,并也含有草酸钙方晶。
迄今为止国内外研究者对枇杷叶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方法主要集中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还有一些像是水和溶剂浸提法等提取方法不太常用。得到的黄酮类物质会出现有毒物质的外泄和相关物质残留,并且实验中采用有机提取出来的废弃液和排放物很容易对地面植物和水生动植物造成污染[4,5]。现如今国内外学者在研究枇杷叶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时,偏注重对其生理功、药用价值能和理化性质的研究和探讨,对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技术改进和高效提纯基本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由于中所含枇杷叶中成分复杂,分离困难,现有的枇杷叶中黄酮类物质提取方法制备方法对设备条件要求高,工艺操作复杂,工业化生产难以实现。我国枇杷资源丰富,应用范围广泛。极有可能以枇杷为产品的开发由简单提取向精致提取,逐步向加工场转化,扩大其药用价值,提高该药的质量和药效;该植物在植物抗病基因工程研究也具有重大的潜在价值、药用价值和研究价值,值得我们更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这样将会获获得更好、更多、高效、无消耗、无污染抗病植物新品种。
1.3 应用鉴别
枇杷全身都是宝,包括根茎都可以制成药物。中医角度来说枇杷果实酸甜,有清嗓润肺、消除饥渴的作用;枇杷叶属性偏寒,煮熟喝有润肺功能,以消除热痰见长,并有平息哮喘之功能;枇杷核另有疏通肝脏理通气息;枇杷叶露偏寒,寒痰,热痰均可使用;枇杷根可用于治疗虚劳咳嗽,关节疼痛;枇杷木皮主要用于止吐,枇杷芋是常用的温肾治疗,腹胀。消除疼痛;枇杷花属性温和,可治疗寒气入体引起的咳嗽[6]。
1.4 化学成分
枇杷叶含挥发油,主要成分橙是花叔醇和金合欢醇。尚有α和β蒎烯、α衣兰烯、α和β金合欢烯、樟脑、和芳樟醇氧化物等物质成分[7]。
1.4.1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是枇杷叶黄酮苷元槲皮素和山奈酚糖苷2~5单糖组成,研究发现,也有阿拉伯糖和乙酰黄酮苷的存在。实验采用两种氯化乙酯、甲酸甲酯和甲醇提取枇杷叶,确定了2种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鼠李糖苷、山柰酚鼠李糖苷[8,9]。
1.4.2 其他
枇杷叶中还含有枇杷苷等其他苷酸。进入人体后,在多种活性酶的帮助下,大部分微生物能产生少量的氢氰酸、有镇静呼吸中枢和缓解疼痛的作用,体现出哮喘减轻止咳的效果。其他苷酸,进入人体后,在酶的作用下,各种微生物,可释放出微量的B氢氰酸、平静呼吸和疼痛缓解,反映平喘镇咳作用[10]。
1.5 药理作用
枇杷叶中的物质有化痰止喘,降逆止呕之功。从植物药理来看同时具有消炎止咳,降低血糖含量,清肺和胃,抗菌等相关药理作用。
1.5.1 抗炎、止咳作用
通过大量实验和反复实践中获得可靠数据从而证实在枇杷叶中分离得到的和苏酸,等酸性物质能使小白鼠耳肿胀,从而证实具有很强的抗炎活性;该成分还对酸性物质喷雾造成的家兔鼠咳嗽有很明显的减轻咳嗽的效果。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zygc/42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