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橙桔中维生素c测定方法比较(附件)

2021-01-11 17:48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 要橙桔,又名贡柑指的是橙与桔相结合而产生的新品种。接合了橙与桔二者的优点的橙桔,维生素C的含量非常高,较之一般水果更高。维生素C对是人体不可或缺的一种物质。因此准确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对饮食健康、医疗保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研究现状出发,介绍了测定橙桔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量方法,然后将各种方法进行总结和比较,对橙桔中维生素C测定方法进行综合评价,为以后的维生素C测定提供参考和借鉴。比较结果显示橙桔中的维生素C的测定方面,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髙,回收率高,准确度好,但仪器昂贵,需标准试剂;碘量法滴定操作简便快速,无需特殊仪器,用来测定颜色较浅和稳定性较好的样品时效果较好,但碘液标定手续繁琐;紫外分光光度法有灵敏度和精确度高,干扰少的特点,适合于深色样液的测定,操作过程相对较为繁琐。这些为以后的维生素C测定提供参考和借鉴。
目 录
1概 述 1
1.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
1.2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
1.3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 1
1.3.1高效液相色谱法 2
1.3.2碘量法 2
1.3.3紫外分光光度法 2
2 橙桔中维生素C测定方法 3
2.1 高效液相色谱法 3
2.1.1 实验原理 3
2.1.2 仪器及试剂 3
2.1.3 实验步骤 3
2.1.4 维生素C含量测定方法 4
2.1.5 样品含量及回收率测定 4
2.2 碘量法 5
2.2.1 实验原理 5
2.2.2 仪器和试剂 5
2.2.3 实验步骤 6
2.3 紫外分光光度法 7
2.3.1 实验原理 7
2.3.2 仪器和试剂 7
2.3.3 实验步骤 7
2.4三种方法比较通过比较 8
2.4.1 高效液相法测定VC的特点 8
2.4.2 碘量法测定VC的特点 9
2.4.3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VC的特点 9
结 论 11
参考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文献 12
致 谢 13
1概 述
1.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橙桔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水果,维生素C是人体中必需的一种物质。橙桔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因此测定橙桔中维生素C的含量对进一步了解橙桔在医疗保健方面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维生素C(VC)呈无色结晶,可溶于水,是一种分子结构最简单的维生素。维生素C的作用有:促进骨胶原的生物合成,有效的促进氨基酸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代谢,有利于组织创伤口的更快愈合,因为其具有防治坏血病的作用,所以在医药上常把它叫做抗坏血酸[1]。溶于水中的维生素C很容易会被氧化,碱性溶液中的维生素C容易会被分解,而维生素C只有处于酸性溶液中才比较稳定。被氧化后的维生素C能够转变成为具有一定生理作用的脱氢型抗坏血酸,同时维生素C中,能够很好地保持谷胱甘肽的还原状态与巯基酶的活性,而且也发挥出了一种良好的解毒作用等。维生素C一般在植物组织中广泛存在,特别是像在苦瓜、猕猴桃、辣椒、柑橘等食品中其含量更为丰富。因此,在饮食健康与医疗保健等方面如何对维生素C的含量进行准确的测定也就显得意义重大[2]。
1.2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维生素检测方法为微生物法和HPLC检测法,微生物法检测叶酸是国际官方机构唯一认可的检测方法,尽管微生物法灵敏度高,结果准确,但是也有很大的缺点,比如整个实验周期长,批次检测结果重复性差,检测结果误差大。
近年来,随着新仪器新技术的应用,人们从节省人力物力和提高效能的角度出发,建立了一套准确可靠的维生素测定方法。目前在维生素测定领域,方法的多样性和多种同时测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拓宽方法的实际应用的范围是维生素分析领域研究的重点,同时各种仪器的联用技术和一些新方法也不断涌现,未来维生素C的测定将朝着系统化和自动化研究的方向发现[3]。
1.3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
论文主要从维生素C的三种测定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碘量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着手分析,仔细分析各种分析方法的原理、测定步骤、存在的不足和适用情况等,比较各种测定方法在测定柑桔时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以及各种方法在测定柑桔时的优势和局限性。
1.3.1 高效液相色谱法
测定橙桔中维生素C的含量无干扰,方便快速,准确度高,回收率测得为99.3%,比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回收率还高。髙效液相色谱法“与现有的国家标准(比色法和荧光光度法)相较而言,本方法无需特殊试剂,简便快速灵敏度髙,准确度好,并可减少维生素的损失,可尝试作为标准方法进行推广[4]。
1.3.2碘量法
碘量法最大的优势就是简便易行,不需要用到复杂的仪器和精密的测量方法,操作方法简单快速,是测定维生素C的好方法,适合日常生活中使用。
碘量法适合测量浅色溶液,不适合测量深色溶液。这主要是由于碘量法的关键就在于淀粉遇见I2变蓝,蓝色的变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虽然无需特殊仪器,但是每个人肉眼对颜色的判定标准有所差别,另外该溶液在空气中也在不断氧化,由于在对一些颜色较深的样品进行辨别时,其准确度和灵敏度相对而言都是比较差的,所以相对的回收率也偏低[5],相对标准偏差RSD也较大。
1.3.3紫外分光光度法
在应用紫外分光光光度法进行VC含量测定时,测定结果准确性较高,有着较高的VC回收率,回收率为97.1%,RSD小于2.0,而且相比于滴定法,仪器测定由于所受到的干扰因素较少,所以其测定的灵敏度及测定结果的准确度都要明显较高,适合于含有深颜色样品的测定。
因为所使用仪器较为精密,价格较贵,操作苛刻和繁琐是其测量方法制约的瓶颈所在,因此操作相对繁琐和精细。
2 橙桔中维生素C测定方法
目前,在维生素C测定领域比较常用的几种方法有碘量法、荧光分析法、电位滴定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紫外分光光度法等方法。接下来,本文就针对这些常用的VC测定方法进行逐一详细的说明。
2.1 高效液相色谱法
2.1.1 实验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主要原理就是,在某一特定波长下特定物质能被吸收,而且该该物质的浓度与峰面积呈正比例关系,也就是:A样品/A对照=C样品/C对照,其中C为物质浓度,其可表示为:C=质量*纯度/稀释倍数。
因此在进行标准品含量标定时,标准品的纯度是已知的,待称取一定量的标准品后需进行定容稀释;待进样分析之后,可以从图谱上进行A样品峰面积的读取;同样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进行进样分析,随后从图谱上进行A对照峰面积的读取。在上述公式之后样品的纯度成为未知数,也是最后的计算结果。在一些没有给定标准品的情况下,可以应用面积归一法完成计算,与上述不同的是在完成进样分析之后需要从图谱中读取相应的杂质,并结合峰面积的百分比进行计算。这一方法在应用过程中存在诸多的局限性,所以一般应用也较少[6]。
2.1.2 仪器及试剂
器材:LC310高效液相色谱仪(包括LC―P100高压恒流泵、LC―UV100紫外检测器、LC―COIOO柱温箱、LC―WS310液相色谱工作站)以及超声波清洗器、精密酸度计与紫外风光光度计、电子天平和超纯水机。
试剂:甲醇、乙腈为色谱纯(美国Tedia公司);磷酸二氢钾、醋酸钠、醋酸铵以及醋酸均为分析纯;水为自制的超纯水,供含量测定用的购自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的维生素C对照品及从市场上购买的橙桔。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zygc/42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