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皮总多酚提取工艺优化及体外抗氧化研究(附件)
目 录
1 概述 1
1.1 选题背景 1
1.2 药用资源研究 1
1.3 化学成分研究 2
1.3.1 香豆素类成分 2
1.3.2 木脂素类成分 2
1.3.3 酚酸类成分 2
1.3.4 甾醇和三萜类 2
1.4 药理作用研究 2
1.4.1 抗氧化作用 2
1.4.2 抗病原微生物 2
1.4.3 抗肿瘤作用 3
1.4.4 利尿作用 3
1.5 提取方法研究 3
2 实验部分 4
2.1 实验仪器与试药 4
2.1.1 仪器 4
2.1.2 试药 4
2.2 标准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4
2.2.1 原料的预处理 4
2.2.2 没食子酸标准品溶液的配制 4
2.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4
2.3 比色体系中各用量的确定 5
2.3.1测定波长的选择 5
2.3.2福林酚试剂用量的确定 5
2.3.3 10%Na2CO3溶液用量的确定 6
2.3.4显色时间的确定 6
2.3.5显色温度的确定 7
2.4 方法学考察 8
2.4.1 标准曲线绘制 8
2.4.2 精密度实验 9
2.4.3 稳定性实验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9
2.4.4 重复性实验 9
2.4.5 加样回收率实验 10
2.4.6 秦皮总多酚提取率的计算 11
2.5 单因素试验 11
2.5.1 乙醇体积分数对秦皮总多酚提取率的影响 11
2.5.2 超声时间对秦皮总多酚提取率的影响 12
2.5.3 料液比对秦皮总多酚提取率的影响 12
2.5.4 超声功率对秦皮总多酚提取率的影响 13
2.5.5 超声温度对秦皮总多酚提取率的影响 14
2.6 响应曲面优化试验 14
2.6.1 响应曲面优化试验设计及试验结果 14
2.6.2 响应曲面试验方差分析结果 16
2.6.3 响应曲面交互作用分析 17
2.6.4 优化提取工艺条件与验证 21
2.7 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21
2.7.1 VC溶液的配制 21
2.7.2 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的测定 21
2.7.3 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的测定 22
结 论 24
参考文献 25
致 谢 27
1 概述
1.1 选题背景
秦皮(Fraxinus chinensis Roxb.)为木犀科植物白蜡树等五种植物的干燥枝皮或树干皮。能治疗湿热、善治腹泻和痢疾,也有止疼痛的效果[1]。目前,对秦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香豆素上的成分上,很少有人研究秦皮多酚。多酚作为一种天然的功能性成分,具有酚羟基结构,同时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菌、抗病毒、降血压、血脂等药理作用[24]。因此,秦皮的发展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研究发现,多酚类化合物不仅有各种各样的生物活性,而且具有小剂量、低毒性等优点。本实验对秦皮中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曲面法试验,确定秦皮总多酚超声提取的最佳提取条件。在此基础上采用最优工艺提取秦皮总多酚,选用DPPH、ABTS试验考察总多酚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1.2 药用资源研究
根据相关记录和资料发现秦皮品种多样,以下均为常见品种:
1. 尾叶梣(Fraxinus caudata.J.L.Wu):类似于花萼梣,五月开花,十月结果。陕西和河南部分地方有收购。
2. 白蜡树(Fraxinus chiuensis Roxo.):落叶乔木,中国南部和北部地区大范围的种植,除了树皮药用,木材是农业生产的工具。
3. 大叶梣(Fraxinus rhynchophlla Hance):幼嫩枝、叶柄没有毛、叶片关节和叶背主要有锈蚀的毛,叶长8~11厘米,宽4~6厘米。东北秦皮或辽宁秦皮的产品销售大部分国家。
4. 华山梣(Fraxinus huashanensis(Wuet Xie)Snu):5月开花,10月结果。陕西南部山区民间医药。
5. 宿柱梣(Fraxinus stylosa Lingelsh):叶状叶在主脉上方,无叶无毛。萼状花萼宽,白色或绿色,4瓣。长勺形,长2毫米。由于皮孔灰色,该商品被称为陕西白点秦皮。
6. 秦岭梣(Fraxinus poxiana Lingelsh):关节和叶柄的分支明显增大,叶轴关节锈发,叶7到9,花序大,花瓣呈椭圆形。陕西秦皮药材的一部分。
1.3 化学成分研究
1.3.1 香豆素类成分
刘丽梅等[5,6]从秦皮中分离得到秦皮乙素、秦皮甲素、秦皮苷、秦皮素和宿柱白蜡苷5个化合物;从苦枥白蜡树树皮中分离得到秦皮乙素、秦皮素、6,7二甲氧基8羟基香豆素、秦皮苷和秦皮甲素5个化合物。
1.3.2 木脂素类成分
张冬梅等人[7]从白蜡树树皮里分离出5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应用方法为硅胶柱层析法,且该化合物可能具有抗癌活性。
1.3.3 酚酸类成分
魏秀丽等人[8]从中药秦皮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吗啡酸、对羟基苯乙醇、芥子醛、丁香醛、丁香苷等酚酸和苷类。
1.3.4 甾醇和三萜类
魏秀丽等[8]从中药秦皮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甾醇有β谷甾醇和胡萝卜苷,同时还得到三萜类成分熊果酸。马志静等[9]从秦岭白蜡树茎皮中分离得到三萜类成分蔷薇酸和白桦酯酸。
1.4 药理作用研究
1.4.1 抗氧化作用
研究发现秦皮乙素、秦皮素具有降强的抗氧化活性。且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大小与浓度和时间有关系,浓度越大,抗氧化剂添加的时间越长,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越强[10]。
1.4.2 抗病原微生物
秦皮能抑制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菌。Ducan等[11]研究了香豆素和其他香豆素化合物对体内器官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假单胞菌能抑制肠内大肠杆菌0157的增殖。
1.4.3 抗肿瘤作用
秦皮甲素、秦皮乙素对肿瘤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Chu等人[12]研究了绿脓杆菌在乙醇浓度和时间上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秦皮中的秦皮乙素能够加速细胞质细胞色素C的迁移,诱导白细胞凋亡。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zygc/42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