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优选玉米须多酚提取工艺及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附件)
Keywords: Corn silk; Polyphenols;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Antioxidant activity目 录
1 绪论 1
1.1 玉米须来源 1
1.2 玉米须的研究背景 1
1.3 玉米须的主要成分 1
1.3.1 植物多酚 1
1.3.2 多糖类 2
1.3.3 有机酸 2
1.3.4 黄酮类 2
1.3.5 甾醇类 2
1.3.6 氨基酸 2
1.3.7 挥发性成分 3
1.4 玉米须的药理作用 3
1.4.1 解热利胆 3
1.4.2 抗菌作用 3
1.4.3 调节血脂 3
1.4.4 调节免疫 3
1.4.5 抗痛风 4
1.4.6 抗肿瘤 4
1.4.7 抗疲劳 4
1.5 多酚的提取方法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4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1.5.1 有机溶剂法 4
1.5.2 HPLC法 5
1.5.3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5
1.6 超声波简介 5
2 实验部分 6
2.1 仪器与试药 6
2.1.1 试剂及药材 6
2.1.2实验仪器与设备 6
2.2 实验流程 6
2.3 多酚标准曲线的绘制 6
2.3.1吸收波长的选择 6
2.3.2标准曲线的绘制 7
2.4单因素考察 7
2.4.1 乙醇浓度对玉米须多酚得率的影响 7
2.4.2 料液比对玉米须多酚得率的影响 8
2.4.3 超声时间对玉米须多酚得率的影响 9
2.5 响应曲面优化 9
2.5.1响应曲面优选分析 9
2.5.2 响应曲面图谱与分析 11
2.5.3 响应面最后优化的结果 12
2.5.4 最佳实验方案的验证 12
2.6多酚的抗氧化实验研究 13
2.6.1 DPPH抗氧化实验 13
2.6.2 ABTS抗氧化实验 14
结 论 16
参考文献 17
致 谢 19
1 绪论
1.1 玉米须来源
玉米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农作物,它植被高壮,茎干粗大,而且挺直。玉米被许多地区的人当作主食,但它营养价值较低,蛋白质含量不高,且缺少人体氨基酸,如果将玉米当作主食,会易患糙皮病。中国玉米于加工这方面进展特别快,玉米需要逐渐上升,所以我们要对于玉米得加工方面重视起来。玉米须里面多酚的含量比较高,值得我们去开发和利用,它的开发利用将对我们有重大意义,并且它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药物资源规模开发利用的扩大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利益[1]。
1.2 玉米须的研究背景
据估计,中国玉米产量在粮食总产量里面占20%左右,居全球第二名。中国大约有35亿亩的土地种植玉米,平均3000株/亩,据估算玉米须的年产量为750万吨以上。吉林省玉米种植面积为400万亩,3000株/亩,一年能够产出玉米须达90万吨[2] 。但是大多数人都是吃了玉米之后将玉米须扔掉。所以玉米须资源十分丰富,来源很广泛,是一种廉价易得的天然药材。多酚是玉米须里面主要的化学成分,有抗菌、杀菌、抗衰老[1]等功效;玉米须安全无毒,且具有较高的药理活性,但是我国对于其在食品药品等方面的应用并不广泛,因此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玉米须资源,在医药、食品行业的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
1.3 玉米须的主要成分
根据上世纪20年代人们对于玉米须在药理作用和临床作用方面的研究,表明了玉米须中有许多重要的化学成分[3]。如:植物多酚、多糖、有机酸、黄酮、甾醇、氨基酸、挥发性组分等多种化学组分。玉米须里面的成分非常复杂,它的组成和重要组分含量与它的生产地点、种植方法、种类选择和收货时间有密切联系。
1.3.1 植物多酚
植物多酚是一种普遍在植被体内含有的多元酚化合物,在维管植物里面,多酚含量比较高,普遍在植被皮、根、叶等部位含有,最多达到20%。多酚是在普遍种植的农作物中研究出来的,它还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好处,并且多酚抗氧化作用能够对很多慢性病有着预防效果,比如:心血管病、癌症、衰老等的预防,同时它还是优良的食品抗氧剂,被叫作“第七类营养素”[4]。由于多酚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因此成为当前很多学者得研究热点。
1.3.2 多糖类
由李波等[5]人通过用高分离度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提醇沉法提出玉米须里面多糖可知,玉米须多糖里面含有葡萄糖、半乳糖、木糖等,它们的比例约为1:0.9:0.3。经近红外光谱发现,木糖构型是αD吡喃环,而且还含有微量蛋白质。
1.3.3 有机酸
丁宵霖等[6]人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玉米须里面酸性有机化合物的组分和它的含量展开深入探究,结果发现玉米须里面酸性有机化合物包含蚁酸、醋酸、丙醇酸、琥珀酸等,它们的含量分别约4.3%、4.4%、 4.2%、0.5%。
1.3.4 黄酮类
刘平[7]用超声波法提取黄酮,以乙醇为提取剂,把玉米须黄酮乙醇浸提液的浓缩浸膏先用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进行粗分离,然后对量比较多的乙酸乙酯萃取物部分和正丁醇萃取物部分进行了多次的柱层析分离,结果发现7个黄酮类成分,其中5个成分可能是黄酮类单体。
1.3.5 甾醇类
吴海成[8]通过微波超声波联合浸提玉米须里面的甾醇,再用薄层色谱法对玉米须浸提物定性分析,结果显示玉米须甾醇样品中各组分的比移值均在 0.40~0.80范围内,玉米须提取原药品和纯化后药品里面都包含甾醇类物质,而β谷甾醇是纯化之后药品的主要甾醇物质。
1.3.6 氨基酸
刘磊等[9]人利用全自动氨基酸检测器检测到了玉米须里面总共有16种氨基酸,每100g含量高可以达到13317.46㎎,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有7种,半必需氨基酸有3种,且必需氨基酸含量约5185mg。
1.3.7 挥发性成分
李靖等[10]人通过利用气象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鉴定并且分离出玉米须里面具有挥发性成分种类以及含量。从其所得色谱峰中分析并得出其中含有42种具有挥发性的成分,其最主要的挥发性组分有三十六烷(4.11%)、二十一烷(6.50%)Β豆甾醇(7.89%)、豆甾7烯3醇(6.82%)、二十二烷(3.41%)。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zygc/42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