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1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调查与分析

2021-03-17 12:19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 要本文采取回顾性的调查方法,抽取延安市安塞区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7月份Ⅰ类切口手术病历264份,根据临床应用抗生素的主要原则,关于国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通知,安塞区人民医院围手术预防用抗生素从选择药物种类、药物适应症使用剂量、联合用药、药物输送时间、用药的疗程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在264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中,预防使用抗菌药物127例(占77.4%),种类选择以头孢菌素类为主,用法用量过大的有15例(占11.8%)不符合用药指证的有14例(占11%),联合使用抗菌药物3例(占0.2%),术前0.5-2h单剂量用药32例(25.2%);术前用药并术后用药(<24h)24例(18.9%);术前用药并术后用药(>48h)42例(33%);术前不预防术后使用术前用药30例(23.6%)。对此可以说明该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或者应用不当等情况主要表现在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用药时间过长、用药时机不合理、抗菌药物使用频率与指南不符等方面,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仍是医院存在的严重问题,医院应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定期进行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专题讲座的学习等,促进合理用药。
目录
1绪论 1
1.1Ⅰ类切口手术的概念 1
1.2Ⅰ类切口手术的内容 1
1.3抗菌药物的概念 1
1.4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意义 2
1.5国家关于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相关政策、法规 2
1.6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调查研究情况 2
1.7本次调查的目的及意义 3
2调查开展的基本情况 4
2.1资料的来源 4
2.2研究方法 4
2.3研究依据 5
2.4研究内容 4
3调查结果 6
3.1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 6
3.2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 7
3.3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疗程 8
3.4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用法用量 8
3.5预防用药时机 8
3.6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整体性评价 9
4结果分析 11
4.1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物种类选择不当 11
4.2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高 11
4.3Ⅰ类切口手术不符合用药指证 11
4.4Ⅰ类切口手术使用抗菌药物的疗程过长 12
4.51类切口手术超剂量使用抗菌药物 12
5结论与建议 13
5.1结论 14
5.2建议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1绪 论
1.1.Ⅰ类切口手术的概念
Ⅰ类切口手术就是我们常说的清洁手术:手术的视野通常是人体没有菌的部位,没有炎症、没有损伤[1]。在操作邻域没有污染,通常情况下没有必要使用抗生素。
1.2 Ⅰ类切口手术的内容
Ⅰ型切口手术包括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补丁修复),甲状腺手术,乳房手术,关节镜手术,更多指指点切除手术等[2]。
1.3抗菌药物的概念
抗菌药物是指药物的抗菌或杀菌活性。,是预防和治疗细菌性感染的一种疾病[3]。
1.4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意义
抗生素是为了防止感染的一个或者两个特定的病原体侵入身体,除了不直接与手术有关的感染,并可能发生手术后感染。手术前已有感染的手术应使用抗生素。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的正确合理用药是提高疗效、促进患者用药安全有效、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和降低不良发生率的前提。不合理应用和滥用则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细菌产生耐药性、病情加重、患者经济负担的加重等诸多问题。
1.5国家关于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相关政策、法规
近年来,1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现象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加大1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监管力度,从2001年11月起,卫生部、医药及卫生部、国家中医药总局等部门宣布最新动态临床抗菌药物应用指令(试行)正式实施,2003年8月临床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南卫生部公共事务部会议通过,2012年再次修订并实施。
根据2012抗生素临床使用指南对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规定,操作范围较大,时间也较长,容易污染;一旦感染导致严重的后果,如颅骨手术,心脏手术和眼科手术,手术涉及一个重要的器官;异物植入物,如假体心脏植入物,永久性放置心脏设备,更换关节和使用四种抗生素在高危人群中,如年龄或缺乏虚弱[6]
根据2012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治疗活动方案要求:Ⅰ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生素的比例不超过30%,其中腹股沟疝修补(包括补片修复)、甲状腺乳房手术和其他七种手术原则上不使用抗生素[7]。
尝试选择一种抗生素,以防止药物使用和避免不必要的药物组合;使用抗生素谱不应随机使用的预防药物和1类手术切口[8]。
1.6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调查研究情况
围手术其抗生素的滥用,影响了抗菌药物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引起学术界的重视,近年来我国不少学者对此展开了调查和研究。
高春燕[9]等对某医院1283例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发现800份病历存在问题。不合理病历主要为不规范病历,不规范之处主要表现在病历超7d用量未注明理由,用法用量不详细不规范等;其次为用药不合理病历,主要表现为如用法用量不适宜、重复用药等。建议该医院完善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点评工作制度,加强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医师使用抗菌药物行为,促进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吴颖其[10]对2013年北京协和医院8500例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在本次8500份Ⅰ类切口手术中发现,不合理病历为540份,占6.35%,其中用法与用量不适宜占4.7%;适宜症不适宜占4.23%;单张病历超过3种药品占14.12%;重复给药占9.4%;其它占7.6%。
李惠兰[11]随机抽样从医院2013年16月Ⅰ型切割手术记录总数12000份,根据临床使用的抗生素指示,防止抗生素在围手术期内的功能等,使用Excel软件对抗生素的使用进行分类和分析, 用药时间和抗菌频率药物。结果12000病历,防止使用抗生素的非熟练医疗记录818,代表6.82%。不合格医疗记录主要表现为时间过长,时间不合理,使用频率和抗菌药物指导。
刘雪枫[12]采用回顾性检查方法,随机抽取60001类型的切割在医院,以防止使用抗菌药物。结果表明,6000例不合理用药占2.41%,表现为如重复用药、使用剂量不合理,联合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和诊断不一致,管理途径不合理等。建议医院继续采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主要原则,提高医生和药剂师的知识水平,加强合作,鼓励合理用药。。
以上调查显示,有一个临床现象Ⅰ切口手术,以防止使用抗生素,以防止过度的抗生素现象,特别是药物的重用,使用不合理的剂量,不合理的药物组合,药物和诊断不符合不成比例的分娩方式。可为本专题的调查提供参考。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zygc/53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