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吴堡县医院慢病管理的药学服务模式探讨

2021-03-17 12:21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 要近年来,在中国主要以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恶性肿瘤等为主的慢病发病患者人数急剧增多,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加重家庭和社会负担。慢病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哮喘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中风、大部分癌症、糖尿病、慢性肾病、骨质疏松、阿尔茨海默病、白内障等。这类疾病在人群中不会传染和传播,但其发病人口正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增加,已成为全球的一个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所以慢病管理的药学服务模式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探讨慢病管理的药学服务模式,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吴堡县医院慢病患者的基本情况做一些调查,并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了专项调查。通过调查结果显示,吴堡县医院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居多,男性患有慢性病的比例高于女性。慢病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老年慢病患者难管理、用于慢性病防治资金不足、管理模式混乱、健康管理宣传单一、老年人的自我健康管理认知度和接受度不高等。所以,建议通过建立患者电子档案、定期随访慢病患者的身体情况、开展慢病患者健康教育讲座、发放安全用药知识的手册、建立慢病管理的微信公众平台等使人们更加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用药安全意识,逐渐了解慢病管理的药学服务。对今后吴堡县医院的慢病管理的药学服务的工作开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目 录
1 绪 论 1
1.1国内外慢性病发展情况概述 1
1.1.1 慢病的定义与特点 1
1.1.2 国外慢性病发展情况的概述 1
1.1.3 国内慢性病发展情况的概述 2
1.2我国慢病管理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4
1.2.1老年慢病患者难管理 4
1.2.2用于慢性病防治资金不足 4
1.2.3 管理模式混乱 4
1.2.4 健康管理宣传单一 4
1.2.5 老年人的自我健康管理认知度和接受度不高 5
1.3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5
2 研究方法和内容 6
2.1 研究目的 6
2.2 研究对象 6
2.3 研究方法 6
2.4 调查内容 6
2.4.1 基本情况调查 6
2.4.2 专项调查 6
2.4.3 调查的实施 7
2.5调查的结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果统计 7
3 调查结果及分析 8
3.1 被调查的吴堡县医院慢病患者的基本情况 8
3.2 吴堡县医院高血压患者的专项调查 10
3.2.1 吴堡县医院高血压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查 10
3.2.2 吴堡县医院高血压患者用药风险调查 11
3.2.3 吴堡县医院高血压患者对用药依从性调查 13
3.2.4 吴堡县医院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掌握调查 16
4 结论与建议 20
4.1结论 20
4.2建议 20
4.2.1创建医患互动的网络平台 20
4.2.2 开展慢病患者健康教育讲座 20
4.2.3 建立患者电子档案,方便管理 21
4.2.4 分发慢病管理的相关手册 21
参考文献 22
致 谢 23
附 录 24
1 绪论
1.1 国内外慢性病发展情况概述
1.1.1 慢病的定义与特点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oninfectious chronic disease,NCD)简称“慢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明确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或病因尚未明确的疾病的总称。慢病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已成为全球的一个主要公共卫生问题[1,2]。随着我国社会的老龄化和社会生活压力的增大,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在近年来一直不断提升,已经成为了本世纪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所以,提供必需的药学服务给慢性疾病患者指导其合理用药,提高慢性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显得十分必要。
1.1.2 国外慢病发展情况的概述
经过对世界疾病死亡残疾及危险因素的参考分析,2002年有报道出该类疾病不管在何地区都是在医疗方面的大比例问题,我们不能忽视。其中类似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因为该类疾病去世的人群占全球79%,极有可能在2020年因为该病去世的人群可达到全部死亡人数的75%。在发展中国家糖尿病患者在2025年将会是现在的5倍,慢性病已经严重影响到各个国家国民的身体健康,甚至成为死亡的最普遍的原因[3]。
1.1.3 国内慢病发展情况的概述
据统计,如今我国的慢性病患者已达到上亿人,慢性病死亡率已占到中国疾病死亡率的80%,我们国家每年因为该类疾病而死亡的人群大概有600700万之间,其中患心脑血管的人居多,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我国对于该类疾病的投资资金也是相当大,官方数据显示,单心脑血管的耗资就达到3000亿元,可见国家对该类疾病的重视。为有效防治慢病,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慢病管理的投入和支持,2016年我国慢病支出约为32441.5亿元,占卫生总费用的70%左右[4]。根据医疗卫生部门统计的一项结果显示,在我国慢性疾病患者群体中:约有30%的患者患有心血管慢性疾病;约有25%的患者患有脑血管慢性疾病;约有15%的患者患有呼吸系统慢性疾病;约有10%的患者患有肌肉骨骼系统慢性疾病;另有10%的患者患有内分泌慢性疾病;有6%的患者患有消化系统慢性疾病;有4%的患者患有其他类型的慢性疾病[5]。如图1.1所示。

图1.1 我国各类慢性疾病所占比例
由于慢性疾病多无须住院治疗,按医嘱自行服药即可,故我国大多数慢性疾病患者均采用的是在家自行服药疗养的医疗模式。这种以自行服药疗养的医疗模式虽无可厚非,但在实践操作中却暴露出一些问题。慢性疾病的患者一般都年龄较大,其自理能力存在一定缺陷,由于健忘等原因,未能按时服药的现象时常发生,导致患者自身的病情得不到合理有效的控制以致于增大了自身健康危害的风险。部分慢性疾病患者缺乏医疗健康常识和专业医护人员的用药指导,在慢性病服药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危险行为,如随意增加药量或者更换其他药物来达到患者自认为治疗的目的,严重的患者甚至有药物的副作用。部分患者服药后得到有效控制,但其错误地认为身体已经完全恢复健康而擅自停药,一段时间后导致病情加重。从这些方面看来,我国慢病管理模式仍旧存在着一些缺陷,如何完善慢病管理模式,指导慢病患者合理用药以控制病情、改善生活质量仍是一项亟须解决的课题。
1.2 我国慢病管理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1.2.1 老年慢病患者难管理
龚磊等[6]通过调查发现老年慢病患者不愿听从医生药师指导,对慢性病还是一知半解,其可能对他们的身体造成一系列影响,老年患者对于慢病潜在的危险了解甚少,这样一来在实施慢病的相关防控措施就显得尤为困难。
1.2.2 用于慢性病防治资金不足
李绍奎等[7]通过对北京市怀柔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在慢病的防治工作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从各种资料显示可以看出,现在我们国家对类疾病的支出主要还是依赖国家,然而国家的拨款在大量的需求下显得有些不足。国家只能把这些资金用在比较大众类的疾病,也使得慢病防控工作难上加难。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zygc/53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