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响应面法优化盘龙七蒽醌超声提取工艺研究

2021-03-17 12:22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 要本论文从盘龙七蒽醌的研究背景入手,参考文献全面了解盘龙七蒽醌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国内外学者对盘龙七的提取工艺、药理学作用、有效成分等各方面的研究和报道。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时间、超声功率、料液比等因素对盘龙七蒽醌的提取率的影响,再利用响应面法进行优化进而确定最优工艺条件[1]。最终确定超声提取盘龙七蒽醌的最佳工艺条件时间是是42min、料为1:15、乙醇浓度为90% 、温度为76℃。在这个工艺条件下提取盘龙七中的蒽醌类化合物,可以得到3.84%的提取率。
目 录
1.绪论 1
1.1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进展 1
1.2.1本草考证 1
1.2.2分布产地 2
1.2.3生药学研究 2
1.3蒽醌类化合物简介 5
1.3.1分布及成分类型 5
1.3.2理化性质 5
1.3.3蒽醌类化合物提取分离 6
2实验部分 9
2.1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9
2.1.1仪器 9
2.1.2材料 9
2.1.3试剂 9
2.2实验内容 9
2.2.1盘龙七的药材处理 9
2.2.2总蒽醌的含量测定 10
2.2.3各因素对盘龙七蒽醌的提取率单因素分析 11
2.2.4盘龙七蒽醌提取率的计算 13
2.2.5提取实验的优选 13
2.3小结 19
结 论 21
参考文献 23
致 谢 25
1.绪论
1.1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秦巴山系是横贯我国中部的东西走向山脉,地跨我国南北分界线,是我国暖温带、亚寒带的分界线。秦岭山区内有小盆地和山间谷底相互连接;山区内降雨雨水充沛,日照时间长,气候多样。极其特殊的气候、环境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理想的环境。秦巴山区生物资源极其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各类生物资源总计6000多种,其中高等植物约4000余种,中草药大概有3000余种,素有“生物基因库”、“天然药库”的美称[2]。秦岭的主峰是太白山,太白山气候极其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独特,多个植物带垂直分布。太白山因其中药特别是植物药资源非常丰富,世人赋予其“亚洲植物园”的美称。
盘龙七别名秦岭岩白菜、石白菜、地白菜,为虎耳草科(Saifragaceae)岩白菜属(Bergenia)植物,秦岭岩白菜(Bergeniae Scopuloae)的干燥根茎[3]。盘龙七这种中药材是我国独有的中药材品种,多生长于陡峭的崖壁岩石缝隙,所以又称之为岩白菜,盘龙七为陕西眉县以及太白山区岩白菜的根茎,为太白七药的一种。
传统的中药提取方法有煎煮、浸渍、回流、索氏等,随着中药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又出现了一些新方法、新工艺和新设备,如微波,超声波,超临界液体萃取[4]。传统的提取方法耗时耗溶剂,传统方法提取率不高、而且还有可能存在环境污染、溶剂回收、浪费等方面的弊端。所以本课题在提取盘龙七中的蒽醌时拟选用超声辅助提取法,该法提取温度低、提取率高、提取时间短,不仅能降低提取成本,而且可实现盘龙七蒽醌提取工艺工业化生产,还能为盘龙七中其他组分提取以及其他中药材的提取究奠定基础。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选取乙醇浓度、提取时间、超声功率、料液比等因素进行响应曲面分析,优化盘龙七蒽醌的提取工艺,为该药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2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本草考证
《中国中药资源志要》:秦岭岩白菜(正名),盘龙七(别名);《中国植物志》:秦岭岩白菜(正名),盘龙七(别名);《秦岭巴山天然药物志》:盘龙七(正名),地白菜(别名);《陕西中药名录》:盘龙七(正名),石白菜(別名);《太白山本草志》:盘龙七(正名),岩壁菜、红岩七(别名);《秦岭植物志》:秦岭岩白菜(正名),盘龙七(别名);《中药大辞典》:盘龙七(正名),石白菜、地白菜(别名)[5]。
1.2.2分布产地
盘龙七主要分布于太白山、秦岭山脉一带[6]。在陕西省各县区分布广泛(本次实验所用盘龙七药材选自梅县)。
1.2.3生药学研究
(1)基源
盘龙七为虎耳草科(Saifragaceae)岩白菜属(Bergenia)植物,秦岭岩白菜(Bergeniae Scopuloae)的干燥根茎[7]。
(2)植物形态
盘龙七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约5~50cm。根和茎都非常粗壮,平滑且无毛;叶基生,具叶柄叶柄长约5~23cm,宽约3~21cm,基部呈近圆形或心脏形,边缘有锯钝齿,脉络比较明显,一般具有5基出脉。顶生圆锥聚伞花序,花瓣5,呈淡粉色,有深紫色的脉纹,先端较钝[8]。花萼呈现钟状,紫红色。
图1.1 盘龙七植物形态图
(3)生长环境及采集加工
生于海拔较高(13002800之间)的湿润山体、绝壁岩石缝隙及边缘。药用根茎,夏、秋季两季采收,除去残茎及泥沙,切片晒干即可。
(4)性状鉴别
根茎近似为圆柱形,略弯曲,表皮粗糙不平,一般为较深的棕褐色,有一段一段的节分布,一般为两毫米左右,每一节上都有残存叶基分布,多数呈黑色,呈鱼鳞一样的形状。该植物的根茎质地坚硬而且且比较脆,将其掰段或切断可见其断面多为褐色,断面边缘有白色大小不等的点状维管束环列,有时可见根茎部分枯朽呈棕褐色[9]。
图1.2 盘龙七药材及饮片图
(5)化学成分
盘龙七的化学成分主要有蒽醌、多元酚、黄酮、香豆素等多种类型。经过系统研究从盘龙七中分离得到以下几种种化合物:
表1.1 盘龙七化学成分
中文名
英文名
化学式
结构式
岩白菜素
Bergenin
C14H16O9
熊果苷
Arbutin
C12H16O7
苯丙氨酸
Alanine,phenyl ester
C9H11NO2
琥珀酸
Succinic acid
C4H6O4
没食子酸
Gallic acid
C7H6O5
没食子酸甲酯
Methyl gallate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zygc/54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