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辅助提取竹叶中黄酮的研究
Key words: Bamboo leaves; Flavonoids; Microwave extraction method目 录
1 绪论 1
1.1 竹子简介 1
1.2 竹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作用 1
1.2.1 竹叶黄酮 2
1.2.2 竹叶多糖 2
1.2.3 生物碱 2
1.2.4 蒽醌类化合物 2
1.2.5 萜类化合物 3
1.2.6 槲皮素类化合物 3
1.3 黄酮类化合物简介及其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3
1.4 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 4
1.4.1抗氧化作用 4
1.4.2保护心脑血管的作用 4
1.5.1 煎煮法 4
1.5.2 溶剂提取法 5
1.5.3 浸渍法 5
1.5.4 渗漉法 5
1.5.5 微波辅助法 5
1.5.6 超声波提取法 6
1.5.7 酶解法 6
1.5.8 超临界萃取法 6
1.6 竹叶提取物的开发利用 7
1.7 研究内容 7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2 实验研究 8
2.1 材料和仪器 8
2.2 方法与结果 9
2.2.1 实验方法 9
2.2.2 微波辅助提取工艺 9
2.3 竹叶黄酮的含量分析方法 9
2.3.1 样品的制备 9
2.3.2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9
2.3.3 标准曲线的制作 9
2.4 黄酮含量的计算 10
2.5 单因素实验 11
2.5.1 提取溶剂乙醇浓度的选择 11
2.5.2 提取时间的选择 11
2.5.3 料液比的选择 12
2.5.4 微波功率的选择 13
2.6 正交试验的优化 13
2.7 正交试验结果验证 15
3 结论与展望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1 绪论
1.1 竹子简介
竹子,别名竹,是一种多年生长的禾本科植物,属竹亚科,使用价值十分丰富。从古至今,竹子一直深深地受到人们的喜爱,,与梅、兰、菊三种花卉并称为“四君子”,更是为文人墨客所歌颂[1]。竹子可谓全身为宝,不仅仅可用于制造简易工具,还具备丰富的药用价值。据《本草纲目》中的记载,可知竹子的根、茎、叶、果实以及幼芽都具备较很高的药用价值,并且早已被人们发现和利用,其中竹叶的应用最为广泛。在明代李时珍撰写的《本草纲目》中就有所记载,淡竹叶的气味辛平,归属于大寒,没有毒性;对于内心烦躁,尿液呈赤色,且小便不利等病有显著地治疗作用。苦竹叶也没有毒性,气味苦冷;对于治疗口舌生疮、目痛上火、中风等病有显著地治疗作用[2]。除此之外,清朝时期的一位名医曹庭栋也对竹叶的药用价值进行过描述,其中记载到竹叶可以用来解渴,并能祛除心烦,中暑之后的人可以取一握竹叶与一枚山栀煎汤,然后去掉残渣,用留下的汤汁下米煮粥,服用12杯就能解暑。中国作为竹子的原产地,正是位于世界上竹子分布的中心区域,在世界上是产竹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因此被称为“竹子王国”[3]。我国竹类资源相当丰富,在充分开发利用竹子价值方面占有绝对的资源优势。近代研究发现,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种纯天然的产物,大多数存在于植物体内。竹叶中就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以及一些他生物活性成分,在竹叶提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是其主要的活性成份之一 [4]。
1.2 竹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作用
竹叶中所含的化学成分复杂且种类繁多,从古至今已有许多医药典籍都有竹叶功效和用药的记录。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研究学者们对竹叶提取物成分的研究中发现了许多天然产物,包括竹叶黄酮、竹叶多糖、生物碱、蒽醌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等,除此之外还有有机酸、鞣质、皂甙、还原糖、蛋白质、甙类等[9]。在此之中,竹叶黄酮以其在竹叶提取物中含量较高,且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作用,并包含、抗炎、、降血脂以及清除氧自由基的优势[57],在医药治疗、养生保健方面受到了社会上的极大关注。
1.2.1 竹叶黄酮
存在于竹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统称为竹叶黄酮。黄酮类化合物差不多可以说成存在于所有的绿色植物中,并且它主要存在于高等的植物体内,还有广泛的生物活性。而竹子作为最具备代表性的绿色高等植物,其体内的竹叶黄酮含量几乎可以说是最高。综合众多功能测试实验的结果得出,竹叶黄酮具有不同于其他物质的保健功能:可以把众多类型的具有活性的氧自由基清理掉,并且能阻止脂质发生过氧化反应;还能清洗血管产生保护作用,对治疗由于患有血压血脂偏高、冠心病、脑部血管淤堵等疾病导致的头晕目眩、头痛失眠、心悸心慌、胸闷,以及四肢麻木等有辅助作用[810]。另外,竹叶黄酮无毒副作用,十分安全,还有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的免疫调节作用。淡竹叶是可食药兼用的天然植物,与枣、、荷叶、植物相同。竹叶黄酮对肝功能、血尿规、血糖都没有不好的影响,因为它不含激素和抗营养因子,在参与人体代谢后能很快被排出,完全不会残留在体内,食用十分安全。相比于普通黄酮,竹叶黄酮因为结构稳定,所以很难被降解;能完整的到达病灶,发挥功效;另外它亲水性强,加工制作也很容易,对食品、药品、保健品的开发具有显著意义。
大多数的竹叶黄酮为黄色,易溶于稀碱液和有机溶剂,难溶于或不溶于水。由此根据竹叶黄酮的溶解特点,可采用有机溶剂将竹叶浸提出来。
1.2.2 竹叶多糖
竹叶中的多糖是由糖苷键结合而成的糖链,通式为(C6H10O5)n,它是混合物,不属于纯粹的化学物质。竹叶多糖类具备水溶性,分子量小的易溶于水,分子量大的难溶于水,不溶于浓度高的乙醇溶液。竹叶多糖也可以发生水解,最终产物为单糖。竹叶多糖具备免疫调节、抗疲劳、抗辐射、抗肿瘤、抗病毒、降血糖以及降低血脂浓度的生物活性[14],在竹子体内含量也很可观,亦很重要[11]。
1.2.3 生物碱
生物碱是以含氮碱性有机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大自然中,性质和碱相似。竹叶中的生物碱,可与酸发生反应生成盐。竹叶中的生物碱具备镇痛、发汗、平喘、利尿、抗炎的作用,还具备败毒抗癌、破於消肿的功效[12],对生物体具有剧烈的毒性作用或生理作用。
1.2.4 蒽醌类化合物
竹叶中有两种蒽醌类化合物,分别是游离蒽醌和结合蒽醌。游离蒽醌和结合蒽醌的相同点在于都能溶于甲醇和乙醇,微溶于苯、乙醚、三氯甲烷。所有的蒽醌类化合物都能发生硝化反应、磺化反应和溴化反应,但几乎不会发生氧化反应。故用于造纸业可降低用碱量,加快速度,缩短时间,提高纸浆获得率,减少废液排出。因此,竹叶中的蒽醌类化合物可提取出来用作添加剂应用于纸张制造。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zygc/54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