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交试验法优化秦艽多酚提取工艺研究
目 录
1 概述 1
1.1 选题背景 1
1.2化学成分研究 1
1.2.1 黄酮类 1
1.2.2 环烯醚萜苷类 2
1.2.3 三萜类 2
1.2.4其他成分 2
1.3秦艽的药理作用 2
1.3.1 抗氧化的作用 2
1.3.2 抗炎作用 3
1.3.3 镇静作用 3
1.3.4 对心血管的作用 3
1.3.5 保肝作用 3
1.3.6 抗肿瘤的作用 3
1.3.7其他作用 4
1.4提取方法的研究 4
2实验部分 5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5
2.2 实验方法 5
2.2.1 原料的预处理 5
2.2.2 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5
2.2.3 单因素试验 12
2.2.4 正交试验法的优化试验 15
结 论 18
参考文献 19
致 谢 20
1 概述
1.1 选题背景
秦艽,龙胆科植物,最开始被记载在《神农本草经》中,一直被喻为我国的中药瑰宝。其主要的药用部位是根部,有辛辣苦味,解寒,归胃,肝,胆经。对有风湿以及筋络不通的患者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还具有利尿的功效,主治风湿性关节炎,低热等症[1]。主要产于我国西部地区几个省份,通常生长在小道两旁、沟渠旁边、或者森林边缘,海拔500~2400米[2]。采收季节宜春、秋二季,采收后除去茎叶、须根及泥沙,晒干。秦艽中有环烯醚萜苷类、三萜类、黄酮类和木脂素类等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化学成分[3]。
酚类化合物是一种对生物组织能起到保护作用的物质,经实验研究与推理证明,发现是其分子结构中的酚羟基在发生作用,最后得出该类物质是具有独特清除功能的抗氧化剂。多酚类物质还具有抗炎、抗血栓、降血压、保肝、抗氧化、利尿等作用,极具开发潜力。国内外研究发现,多酚类的物质生物活性多样化,还具有使用剂量小、见效速度快、毒性较低等优点,所以在食品、药品、医药及保健等领域都有着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研究秦艽总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以陕产秦艽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法优选秦艽总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从而为实现最大化利用秦艽资源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1.2 化学成分研究
近年来,科研人员在研究秦艽中不仅仅发现了其独特药理作用;为进一步使其在运用的更加广泛,同时也对其所含成分进行了明确的研究。
1.2.1 黄酮类
有研究表明秦艽根部含有黄酮类化学成分。黄酮类化合物效能高、毒性低、并且稳定性好。最常见的是异黄酮,异黄酮能够强化血管壁、增强肠胃消化、改善血脂、提高免疫力等作用。除此之外还有单宁类物质,能减少动脉硬化、抑制血栓形成、降低血压及利尿等作用。肖培根研究表明,秦艽中主要含有苦参素、苦参酚、异牡荆素等[5]。
1.2.2 环烯醚萜苷类
Herrissey在1905年第一次得到龙胆苦苷,确定了其化学结构并测定它是秦艽中量最高的化学成分,也是秦艽中主要活性成分及苦味成分[6]。在做体外实验时发现其能保护肝功能以及预防和抵抗细菌的功能,一般采用的提取方法为大孔树脂法[7]。吴靳荣[8]等人在研究秦艽时,采用新型的方法来进行测定,最终发现有多种苷类化合物含量也非常高。Lv等人在前人的基础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探索研究,在研究中有发现了一种新的环苷,为了更加确定了解,他们采用了核磁共振继续进行进一步的解析探索。此外,还得到了葡萄糖苷及其葡萄糖基取代基[9]。Chen等研究秦艽时分离得到一种新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哈巴苷[13]。山栀苷甲酯是Zeng等[10]在秦艽中发现的。
1.2.3 三萜类
Wang等[11]从小秦艽中分离得到栎瘿酸。Jiang等[12]从秦艽中分离得出熊果酸。
1.2.4 其他成分
在研究秦艽所含成分及其药理作用时也从不同种类和不同产地秦艽中发现了其内在的不同之处,苯甲酰母核的化合物就是学者在陕产秦艽中发现的。
1.3 秦艽的药理作用
1.3.1 抗氧化的作用
在医疗界,癌症一直被认为是无法彻底攻克的难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科研工作者也在努力找到可以解决此类问题的具体方法或是一方良药。研究表明,癌症与自由基产生有着莫大的关联。倪慧等人[13]研究秦艽清除自由基作用时指出,秦艽的醇提物与酸性溶液提取物对自由基的清除效果非常明显。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和其浓度的关系呈线性增长。
1.3.2 抗炎作用
秦艽的抗炎作用是兴奋肾上腺皮质实现的。它是经神经系统来刺激垂体,使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增多而达到抗炎作用的[14]。根据临床研究得知,秦艽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加减治疗,效果好且副作用小[15]。李庆[16]小鼠试验的结果显示,秦艽醇提液对炎症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如蛋清液导致小鼠脚趾肿胀等炎症。
1.3.3 镇静作用
在小鼠活体实验中发现秦艽碱甲有明显的镇静催眠作用。为了继续进行研究,选择大剂量给药时会造成镇静过度附带麻痹效果,会直接导致小鼠死亡。大剂量则兴奋中枢,最终致麻痹而死亡。进一步研究发现还具有麻醉作用。
1.3.4 对心血管的作用
经过研究,秦艽碱甲具有降低血压的功能。在鼠、犬以及兔的活体实验研究中发现,秦艽碱甲对它们的降压时间很短,且会对动物造成呼吸抑制以及心率减慢等不良反应。在此基础上静注阿托品阻止其降压并不能实现,试验切断迷走神经阻止其降压作用也不能实现。高兰月等[17]用家兔试验研究秦艽对心血管的作用,静注2mol/kg秦艽水煎醇沉液可使其血压下降,但在一些兴奋心脏的药物之后再静注,血压下降的同时,心率也会减慢,作用机制还在进一步研究。
1.3.5 保肝作用
研究结果显示,秦艽煎煮液在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消除的情况下还可以降低ALT水平,但是却可以使得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能够上升,这样就使得IL10在和秦艽作用时可以降低CCl4对肝的损伤,IL10发挥作用使得秦艽保肝护肝[18]。
1.3.6 抗肿瘤的作用
汪海英等研究了秦艽总昔对淋巴癌细胞增殖及诱导凋亡的作用[19]。章漳等验证了秦艽能抑制4种肿瘤细胞的生长,对肝癌BEL7402细胞最敏感[20]。
1.3.7其他作用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zygc/54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