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蛇舌草中多酚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Keywords: Hedyotis diffuse Willd; Content determination;UV目 录
引 言 1
1 概述 2
1.1白花蛇舌草的化学成分 2
1.1.1萜类化合物 2
1.1.2多酚类化合物 3
1.1.3蒽醌类化合物 3
1.1.4苯丙素和香豆素类 3
1.1.5挥发油类 3
1.1.6甾醇类 3
1.1.7多糖类 4
1.1.8微量元素及其他类 4
1.2 白花蛇舌草的药理作用 4
1.2.1 抗肿瘤作用 4
1.2.2抗化学诱变作用 5
1.2.3 免疫作用 5
1.2.4 抗菌消炎作用 6
1.2.5 抗氧化作用 6
1.2.6 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6
1.2.7 保护神经作用 6
1.2.8 临床作用 6
1.3 白花蛇舌草含量测定的方法 7
1.3.1高效液相色谱法 7
1.3.2 比色法 7
1.3.3 薄层扫描法 7
1.3.4紫外分光光度法 8
1.4 白花蛇舌草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8
1.5 小结 8
2 实验部分 10
2.1 仪器与试药 10
2.2 方法与结果 10
2.2.1 对照品储备液的配制 10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2.2.2 供试品溶液的配制 10
2.2.3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10
2.2.4 线性关系考察 11
2.2.5 精密度试验 11
2.2.6 重复性试验 12
2.2.7 稳定性试验 12
2.2.8 加样回收率试验 12
2.2.9 样品含量测定 13
2.3 小结 13
结 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7
引 言
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e Willd)为茜草科伞房花耳草的干燥全草,其药用以全草入药。我国多地盛产白花蛇舌草,其中主产于云南、广东、广西、福建、安徽等多个省份,大多数白花蛇舌草产自于广东省,夏季、秋季多采收。白花蛇舌草又被叫做羊须草、蛇舌癀、千打捶、龙舌草等。其成药味苦、淡,性甘寒,入心、肝、脾三经,其功能主治表现为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止痛。
白花蛇舌草为一种的民间用药,及其常用。内服外用之功效有所差异:内服治疗小儿食欲下降、营养缺乏,治疗毒蛇咬伤,肠道以及癌症的疾病;外用则治疗各种跌打损伤等症状。
白花蛇舌草多酚主要包含黄酮类、蒽醌类、甾醇类等成分。植物多酚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病毒、抗癌、预防心血管疾病、减缓骨质疏松等多种生物功能。因此,植物多酚的开发研究越来越受到众多学者的重视。目前,对白花蛇舌草多酚的研究鲜见报道,因此开发白花蛇舌草多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已从白花蛇舌草中提取分离得出蒽醌、多糖、黄酮、甾体类、有机酸、萜类等上百种化合物,还有一些微量元素、氨基酸等成分。中医临床上多用其治疗原发性肝癌、宫颈癌、痤疮、恶性腹腔积液等多种疾病,在临床上,其药主要治疗恶性肿瘤、支气管炎、扁桃体炎、阑尾炎、肝炎、喉炎、盆腔炎、妇科炎症等症状;外用主要治疗毒蛇咬伤、疮疖痈肿。现阶段,中医临床中,白花蛇舌草大多用于治疗鼻咽癌、胃癌、子宫癌等多种癌症。白花蛇舌草在治疗这类疾病中取得显著疗效。现阶段,白花蛇舌草在药理作用方面发现了很多功效:抗氧化作用、保肝利胆作用、抗菌消炎的作用、抗肿瘤的作用等,尤其对多种肿瘤细胞(胃癌7901细胞、膀胱癌EJ细胞、人B淋巴细胞瘤Ramos细胞、人胶质瘤U87细胞、鼻咽癌CNE2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1 概述
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e Willd)为茜草科伞房花耳草的干燥全草,具有解毒、清热、利湿、通淋、利尿之功效,其别名蛇针草、蛇舌草、目目生珠草、龙舌草、白花十字草等。它的功能以及主治、临床以及应用均于各种地方志有记载,例如:朝州志物产志、泉州本草、中药志等。白花蛇舌草用于民间常用治疗小儿的食欲下降、营养缺乏,治疗毒蛇咬伤,胃肠道疾病以及癌症等疾病,白花蛇舌草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呼吸系统肝炎、肿瘤、感染、妇科方面的疾病等。在江苏、湖南、江西、上海、山东等地方中药材标准中,白花蛇舌草均有记载,在它广泛的药理活性方面,均已得到现代中医学家的证实,其极为突出的作用:抗肿瘤作用和调节免疫活性,全国各地中医药专家密切关注,且被人们广泛的应用。
白花蛇舌草,披散草本植物,一年生,高15~50厘米。根部细长,分枝,生白花。茎部略带扁圆柱或方形,从基部发出多个分枝,光滑且无毛。花期在春季。种子为棕黄色,细小,3个棱角。白花蛇舌草,草叶对生,无柄,线形,长1~3厘米,宽1~3毫米,顶端短尖,边缘干后常背卷,上面光滑,下面有时粗糙;中脉在上面下陷,侧脉不太明显;托叶膜质,基部合生成鞘状,短小,长1~2毫米,尖端芒尖。白花蛇舌草花单生,常有短而略粗的花梗,稀无梗;白花蛇舌草萼简球形,4裂,裂片披针形,长1.5~2毫米,边缘具睫毛;花4数,单生;花梗略粗壮,长2~5毫米;花冠白色,漏斗形,长3.5~4毫米,短小,先端4深裂,裂片卵状长圆形,长约2毫米,秃净;子房下位,2室。白花蛇舌草花柱2~3毫米,短小,可见有乳头状凸点,裂片延展明显,清晰可见。白花蛇舌草蒴果,扁球形,直径2~2.5毫米,花萼宿存。萼管长1.5毫米,球形,萼檐披针形,针型短小,长1.5~2毫米,有着尖锐的头,缘毛;冠管段小平,长1.5~2毫米,喉部无毛,花冠中的裂片呈单卵型,长约2毫米,头部较钝;他的种子每室约10粒,深褐色,具棱,窝孔有深且粗。
1.1白花蛇舌草的化学成分
1.1.1萜类化合物
该类成分为白花蛇舌草的主要成分,具有抗肿瘤活性,包括环烯醚萜类和三萜类两大类,其中环烯醚萜类是本品的主要萜类成分,常以苷的形式出现,如图1.1。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zygc/54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