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仁提取物通过vegf对肝癌血管生成的影响
目 录
1 概述 1
1.1 薏苡仁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1
1.1.1 脂肪酸及酯类 1
1.1.2 多糖类 2
1.1.3 低聚糖类 2
1.1.4 黄酮类 2
1.1.5 甾醇类 3
1.1.6 三萜类 3
1.1.7 糖蛋白 3
1.1.8 其他成分 3
1.2 薏苡仁油的药理活性 3
1.2.1 抗肿瘤作用 4
1.2.2 增强机体免疫 4
1.2.3 降血糖作用 4
1.2.4 抗炎镇痛作用 5
1.3 薏苡仁油抗肿瘤的药理活性 5
1.3.1 薏苡仁油对肝癌血管生成的影响 5
1.3.2 VEGF与肝癌血管生成的关系 6
1.3.3 薏苡仁油通过VEGF对肝癌血管生成的影响 6
1.4 薏苡仁油抗肝癌的发展前景 6
2 实验 8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8
2.1.1 细胞株及动物 8
2.1.2 药物 8
2.1.3 试剂及仪器 8
2.2 实验内容 8
2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2.1 薏苡仁油的提取方法 8
2.2.2 肝癌模型的建立 8
2.2.3 分组给药 9
2.3 检测相关指标 9
2.3.1 移植瘤体积、瘤重及抑瘤率的测算 9
2.3.2 ELISA法检测血清中VEGF的含量 9
2.3.4 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癌组织中VEGF的蛋白表达 10
2.4 数据处理 10
3 实验结果 11
3.1 移植瘤体积、瘤重及抑瘤率比较 11
3.2 薏苡仁油对小鼠血清中VEGF表达的影响 11
3.3 薏苡仁油对小鼠肝癌组织中VEGF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 12
4 讨论 13
结 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8
1 概述
薏苡仁是禾本科植物,是薏苡(CoixlachrymajobiL.var.mayuon(Roman)Stapf)干燥的成熟种子仁,在我国各地区均有生长分布,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味甘淡,性微寒,归脾、胃、肺经,功能利湿健脾,舒筋除痹,清热排脓,常用于脾虚湿滞证[1]。《药典》记载薏苡仁被称之为上等的养生药。现代研究表明,薏苡仁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扁平疣、寻常疣、软疣、丝状疣,并作为防治胃癌、肠癌、宫颈癌的辅助治疗品。在中国古代薏苡仁专门供给皇宫贵族享用作为贡品,因此称之为“薏苡仁明珠”;在整个欧美它也贡献了它的价值被人们称为“生命健康之禾”,在日本薏苡仁一直被视为珍贵的滋补、保健、沐浴、润肤佳品。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薏苡仁营养成分、活性成分、药理作用以及具抗肿瘤作用的薏苡仁进行了大量研究及讨论[2]。其薏苡仁主要有效成分是脂肪油、薏苡仁酯,薏苡仁内酯等。脂肪油对中晚期肿瘤患者具有一定的抗恶病质和镇痛作用,在肝癌的治疗上有广阔临床应用前景,临床上已逐步开展抗肝癌血管生成治疗[3],其作用机制是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抑制癌细胞增殖;抑制肿瘤组织内血管形成,减少营养物质供应,抑制肿瘤生长;提高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功能[4]。薏苡仁油可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血管生成与血管内皮生长因(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密切相关,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能选择性地抑制肿瘤细胞转移,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薏苡仁油通过抑制VEGF表达,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通过诱导内源性凋亡途径诱导肝癌细胞的凋亡,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5]。
1.1 薏苡仁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1.1.1 脂肪酸及酯类
从薏苡仁脂肪油中通过薄层色谱、气相色谱及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分析测得其油中含有薏苡仁酯,薏苡内酯(薏苡素,Coixol,C8H7O3N)、棕榈酸、硬脂酸、十八碳一烯酸、十八碳二烯酸、肉豆蔻酸(myristicacid)及软脂酸酯、硬脂酸酯、棕榈酸酯等。1967年日本学者Ukita[6]等首次从薏苡仁中分离出薏苡仁酯(Coixrnolide,C38H70O4)。它是薏苡的抗癌活性成分,为黄色油状物,是由一分子2,3丁二醇与两分子不饱和脂肪酸(顺式十六烯酸和反式十八烯酸)缩合而成的酯。
1.1.2 多糖类
对薏苡仁多糖的研究最早于薏苡多糖(Coi×an)A、B、C然后是中性葡聚糖17及酸性多糖CA1和CA2。近年来,有研究表明,薏苡仁多糖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和降低血糖等作用,且从薏苡仁多糖中分离出鼠李糖、甘露糖、阿拉伯糖、葡萄糖、半乳糖和木糖等单糖。
1.1.3 低聚糖类
低聚糖又叫寡糖,是由210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聚合而成。薛雅茹[7]从薏苡仁中提取出薏苡仁低聚糖(PCSO),经抗氧化试验表明,薏苡仁低聚糖对DPPH、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对羟自由基和总抗氧化能力均有一定的作用;PCSO为中性低聚糖,且为吡喃糖构型,以α-型和β-型糖苷键构型存在;将其纯化分离得到PCSO21、PCSO31和PCSO41等3个主要成分,相对分子量分别为342.160、504.1674、666.2228。
1.1.4 黄酮类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以2-苯基色原酮为基本母核结构的一系列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活性作用,如抗氧化、抗菌、抗肿瘤、抗病毒和抗凝血等。目前,黄酮类提取工艺、药理作用、合成及临床应用等方面都有很深入的研究。CHEN等从薏米糠的乙醇萃取液中分离、鉴定得到有助于抑制IL6和TNFα表达作用,且具有抗炎活性的黄烷酮、大豆异黄橙酮、査耳酮和二氢査耳酮等黄酮类化合物,并为薏苡仁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拓宽了方向。
1.1.5 甾醇类
植物甾醇是一种类似于环状醇结构的天然活性物质,在抗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等方面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另外,在抗氧化、抗癌、调节生长、促进蛋白质合成、抗炎和免疫调节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8]。有研究表明,薏苡仁油中含有多个甾醇类化合物,主要有阿魏酰豆甾醇、阿魏酰菜子甾醇、芸苔甾醇、α-谷甾醇、β-谷甾醇、汉地醇、钝叶大戟甾醇、γ-谷甾醇和豆甾醇等。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zygc/54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