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防风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2021-03-17 12:28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 要目的评价防风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酸水提取法和碱水提取法提取防风多糖,以自由基半清除率IC50为指标,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模型和ABTS自由基清除模型实验来评价三种防风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三种防风多糖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能力均随多糖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在酸水提取法中,酸性防风多糖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0.495mg/ml、0.40mg/ml;碱水提取法中,碱性防风多糖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0.423mg/ml、0.28mg/ml;而在水提醇沉法下,中性防风多糖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0.40mg/ml、0.26mg/ml。结论三种防风多糖中,水提醇沉法所得中性多糖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更强,并且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目 录
1 概述 1
1.1 防风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1
1.1.1 多糖类 1
1.1.2 色原酮类 1
1.1.3 挥发油类 1
1.1.4 有机酸类 2
1.2 防风多糖的药理作用研究 2
1.2.1 抗氧化作用 2
1.2.2 抗炎作用 2
1.2.3 抗肿瘤作用 2
1.2.4 增强机体免疫作用 3
1.2.5 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作用 3
1.3 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概述 3
1.3.1 DPPH法 3
1.3.2 ABTS法 3
1.4 氧化应激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4
1.4.1 自由基与抗氧化剂 4
1.4.2 氧化应激与疾病 4
2 防风多糖含量测定方法学的建立 7
2.1仪器与试药 7
2.1.1 仪器 7
2.1.2 试药 7
2.2 防风多糖含量测定方法学的建立 7
2.2.1 防风多糖的提取流程 7
2.2.2 溶液的配置 8
2.2.3 测定方法 8
2.2.4 紫外吸收波长的选择 8
2.2.5 标准曲线的绘制 8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2.2.6 稳定性试验 9
2.2.7 精密度 9
2.2.8 回收率试验 10
2.3防风多糖含量测定 10
3 防风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11
3.1 仪器与试药 11
3.1.1 仪器 11
3.1.2 试药 11
3.2防风多糖的提取 11
3.2.1 水提醇沉法 11
3.2.2 酸水提取法 12
3.2.3 碱水提取法 12
3.3 DPPH法评价防风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12
3.3.1 测定方法 12
3.4 ABTS法评价防风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12
3.4.1 测定方法 13
3.5 结果与分析 13
3.5.1 防风多糖对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 13
3.5.2 防风多糖对ABTS自由基清除作用 15
3.6 小结 17
参考文献 18
致 谢 20
1 概述
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divaricata(Turez.)Schichk未抽花茎植株干燥的根。防风味辛、微甘、性温,具有解表祛风、胜湿、止痉的功效, 临床上多用于治疗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等[1]。最近几年,防风的开发和如何充分利用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
1.1 防风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防风中常见的化学成分有:多糖类、色原酮类、挥发油类、有机酸类等。现将防风中化学成分的研究概况介绍如下。
1.1.1 多糖类
王松柏[2]等从栽培防风中分离得到两种酸性杂多糖SPSa和SPSb,经凝胶渗透色谱证实为均一组分。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证实两种多糖中不含蛋白。采用薄层色谱和毛细管电泳色谱确定了SPSa和SPSb中单糖的组成及摩尔比,SPSa:半乳糖:阿拉伯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1:2.3:0.15:4.8;SPSb:半乳糖:阿拉伯糖:鼠李糖:木糖:半乳糖醛酸=1:1.5:0.8:0.2:10.2。采用IR光谱对多糖进行了初步结构研究。结果表明,与现有的防风多糖的组成相比较,确定SPSa和SPSb为新的防风多糖。
1.1.2 色原酮类
姜艳艳[3]采用多种分离纯化方法和结构鉴定技术,对防风色原酮部位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共分离鉴定出14个化合物,其中色原酮类6个,分别为亥茅酚苷、亥茅酚、亥茅、3O乙酰亥茅酚、5 O甲基维斯阿米醇、3O当归酰亥茅。
1.1.3 挥发油类
危英[4]等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防风挥发油,利用GCMS计算机联用仪定性分析,按峰面积归一化法,求出防风挥发油中各化学成分的百分含量,鉴定出36个化合物。并得出防风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是姜烯、古马烯D、反β法内散、β石竹烯、α香柠檬烯、十六烷酸等,它们占总挥发油的77.65%。
1.1.4 有机酸类
窦红霞[5]等从防风超临界CO2 萃取物中鉴定出有机酸类成分的甲酯化衍生物,如2 (E)壬烯二酸甲酯、10 十一碳烯甲酯、十四烷酸甲酯、十五烷酸甲酯、7 十六烷酸甲酯、9 十六烷酸甲酯、十六烷酸甲酯、9(Z)和12(Z)十八碳二烯酸甲酯、十八碳烯酸甲酯等。
1.2 防风多糖的药理作用研究
防风多糖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多种生理活性,且不良反应少、使用安全,逐渐被人们所关注。随着现代提取分离技术及药理学的飞速发展对防风多糖类化合物的研究也更加深入。
1.2.1 抗氧化作用
张泽庆[6]等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防风多糖,利用CTAB沉淀法对防风多糖进行分离,得到酸性防风多糖(ASPS)和中性防风多糖(NSPS)。在体外化学模拟条件下,研究不同防风多糖的总还原能力以及对超氧阴离子(O2)、羟基自由基(OH)、1,1二苯基2苦苯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作用和对Fe2+诱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防风多糖具有一定的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的能力,其中对OH和DPPH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在几种防风多糖中,以ASPS的效果较好,当实验浓度为8 mg/m l时,对OH和DPPH的清除率均接近于70%。结论说明,ASPS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可能是防风多糖的主要活性组分,可作为潜在天然抗氧化剂应用于食品和医药工业中。
1.2.2 抗炎作用
耿玉梅[7]等通过研究免疫因子水平变化考察防风多糖对卵蛋白致大鼠过敏性鼻炎(AR)模型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防风多糖可下调AR大鼠血清中IL4、IL5水平,上调IFNγ、IL12水平,调节Th1/Th2淋巴细胞亚群平衡和机体免疫应答,减轻鼻黏膜充血炎症,对AR有治疗作用。
1.2.3 抗肿瘤作用
李高峰[8]等切除卵巢后骨质疏松大鼠模型的试验表明,防风多糖能够提高切除卵巢后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其可能通过调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而发挥作用。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zygc/54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