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挥发油的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目 录
1 概述 1
1.1 防风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1
1.1.1 防风挥发油 1
1.1.2 香豆素类 2
1.1.3 色原酮类 2
1.1.4 多糖类 2
1.1.5 有机酸类 2
1.2 挥发油的药理作用 3
1.2.1 抗氧化作用 3
1.2.2 止血作用 3
1.2.3 抗炎作用 3
1.2.4 促进渗透作用 4
1.2.5 降压作用 4
1.2.6 调节记忆的作用 5
1.2.7 抗幽门螺旋杆菌的作用 5
1.2.8 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 6
1.3 防风挥发油体外抗氧化方法的概述 6
1.3.1 DPPH法 6
1.3.2 ABTS法 7
1.3.3 总还原能力 7
2 防风挥发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9
2.1 仪器与试剂 9
2.1.1 仪器 9
2.1.2 药物与试剂 9
2.2 防风挥发油的提取 9
2.3 样品溶液及Vc溶液的制备 9
2.4 DPPH清除率的测定 10
2.5 ABTS清除率的测定 10<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br /> 2.6 总还原能力的测定 10
2.7 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 11
2.7.1 防风挥发油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测定 11
2.7.2 防风挥发油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的测定 12
2.7.3防风挥发油总还原能力的测定 12
2.8 讨论 13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7
1 概述
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Turez.)Schichk未抽花茎植株干燥的根,味辛、微甘、性温,归膀胱、肝、脾经。防风具有解表祛风、胜湿、止痉的功效,临床上多用于治疗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等症[1]。最近几年,有关防风的进一步开发和充分利用受到国内外学者们的极大关注。
1.1 防风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防风中常见的有效化学成分有:挥发油类、多糖类、色原酮类、香豆素类、有机酸类。将防风中化学成分的研究概况介绍如下。
1.1.1 防风挥发油
梁臣艳等[2]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防风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质谱联用仪检测不同产地防风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对于防风挥发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是从近几年才开始的。不同产地防风挥发油均含有人参醇、9,12十八碳二烯酸、十六酸、油酸、匙叶桉油烯醇、肉豆蔻醚、庚醛、辛醛、壬醛、2壬酮、桉油脑等11种化合物。但不同产地防风挥发油成分也有一些不同特征。如:云南产防风挥发油中均含有β蒎烯、姜黄烯等化合物;河北产防风挥发油中均含有α蒎烯、β蒎烯、百里香素、辛烯醛、辛酸、长叶薄荷酮、壬酸、癸二烯等化合物;内蒙古产防风挥发油均含有百里香素、樟脑等化合物。
严云丽等[3]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和浸提法提取了防风、关防风、西防风、口防风的挥发油。并用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其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出69种化合物。通过HPMSD化学工作站检索NIST02.L标准质谱图库鉴定,并结合有关文献人工图谱解析,鉴定出69个化合物。主要为:α蒎烯、己醛、戊醇、己醇、辛醛、壬醛、辛醇、辛酸,乙酰苯、7辛烯4醇、萘、十八烷二烯酸、镰叶芹醇、环己烯、菖蒲烯、葵烯醛、葵二烯醛等。
1.1.2 香豆素类
陈桂玉等[4],分析出防风中香豆素类化合物有19种,以呋喃香豆素类为主,包括呋喃香豆素类(I)的补骨酯素、花椒毒素、香柑内酯、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等,以及二氢呋喃香豆素类(III)的石防风素、 (3′S)羟基石防风素、异紫花前胡苷、紫花前胡苷元等成分。其中异紫花前胡苷和防风灵是香豆素的苷类化合物。
1.1.3 色原酮类
张泽庆等[5],采用多种分离纯化方法和结构鉴定技术,对防风色原酮活性成分进行研究。已从防风中分离鉴定出3′O当归酰亥茅酚,3′O乙酰亥茅酚、亥茅酚、亥茅酚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升麻素苷9色原酮类成分。这9种色原酮类化合物均为二氢呋喃色原酮和二氢吡喃色原酮,且骈合位置均为色原酮的6,7位。其中化合物1~5为二氢吡喃色原酮(I),化合物6~9为二氢呋喃色原酮(II),其中亥茅酚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为苷类化合物。
1.1.4 多糖类
王松柏等[6]从中药防风中分离得到两种酸性杂多糖SPSa和SPSb,经凝胶渗透色谱证实为均一组分。UVVis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证实两种多糖中不含蛋白质。采用薄层色谱和毛细管电泳色谱确定了SPSa和SPSb中单糖的组成及摩尔比,SPSa:半乳糖∶阿拉伯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1∶2.3∶0.15∶4.8;SPSb:半乳糖∶阿拉伯糖∶鼠李糖∶木糖∶半乳糖醛酸=1∶1.5∶0.8∶0.2∶10.2。采用IR光谱(红外光谱)对多糖进行了初步结构研究,与现有的防风多糖的组成相比较,确定出SPSa和SPSb为新的防风多糖。
1.1.5 有机酸类
李丽等[7]从防风超临界CO2萃取物中鉴定出有机酸类成分的甲酯化衍生物,如2(E)壬烯二酸甲酯、10十碳烯甲酯、十四烷酸甲酯、十五烷酸甲酯、7十六烷酸甲酯、9十六烷酸甲酯、十六烷酸甲酯、9(Z)和12(z)十八碳二烯酸甲酯、十八碳烯酸甲酯等。
1.2 挥发油的药理作用
自20世纪中叶以来,人们在挥发油的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研究进展,发现挥发油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记忆、降压、抗幽门螺旋杆菌、保护心肌细胞等多种药理活性,对一些疾病以及病发症还有预防作用。防风挥发油是防风中抗氧化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药理作用最明显的。
1.2.1 抗氧化作用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zygc/54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