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微波辅助法提取大叶秦艽中龙胆苦苷的工艺研究

2021-03-22 17:13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微波辅助提取法对大叶秦艽中龙胆苦苷含量的影响,探讨中药大叶秦艽微波提取的最优工艺,为大叶秦艽中龙胆苦苷的提取提供参考价值。主要采用甲醇为溶剂进行提取,将大叶秦艽中龙胆苦苷的提取率作为测定指标,分别考察了料液比、微波提取时间、微波提取功率、微波提取温度4个因素对其提取率的影响,设计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正交试验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龙胆苦苷的含量,计算提取率,选择最佳提取工艺路线。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大叶秦艽中龙胆苦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50,微波提取时间为20min,微波提取功率为850W,超声提取温度为60℃;此条件下提取率可达4.47%。此工艺条件为大叶秦艽中龙胆苦苷超声提取的最优方案,且工艺简单、高效节能、提取率高。
目 录
1绪论 1
1.1大叶秦艽简介 1
1.2大叶秦艽化学成分 2
1.2.1环烯醚萜苷类 2
1.2.2黄酮类 2
1.2.3三萜类 3
1.2.4挥发油类 3
1.2.5其他成分 3
1.3大叶秦艽的药理作用 3
1.3.1保肝作用 3
1.3.2抗炎作用 4
1.3.3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作用 4
1.3.4对血糖的影响 4
1.3.5对平滑肌的影响 4
1.3.6其它作用 4
1.4大叶秦艽的临床应用研究 5
1.4.1风湿病及肝炎 5
1.4.2腔肠疾病 5
1.4.3心脑血管疾病 5
1.4.4皮肤疾病 5
1.4.5其他临床病症 6
1.5 微波辅助法优势 6
1.6选题目的及意义 7
2研究内容 8
2.1实验材料 8
2.2实验仪器与试剂 8
2.2.1实验仪器 8
2.2.2实验试剂 8
2.3实验方法 8
2.3.1龙胆苦苷含量测定 8
2.4微波提取单因素实验方法 10
2.5微波提取正交实验方案 10
2.6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法学考察 10
2.6.1精密度试验 10
2.6.2稳定性测试 10
2.6.3重复性试验 10
2.6.4回收率试验 10
3实验结果 12
3.1含量测定结果 12
3.1.1色谱条件结果 12
3.1.2龙胆苦苷标准曲线绘制 12
3.2微波提取龙胆苦苷单因素实验 13
3.2.1微波功率对大叶秦艽中龙胆苦苷含量的影响 13
3.2.2料液比对大叶秦艽中龙胆苦苷含量的影响 14
3.2.3微波时间对大叶秦艽中龙胆苦苷含量的影响 14
3.2.4微波温度对大叶秦艽中龙胆苦苷含量的影响 15
3.3正交实验设计 15
3.4方法学分析结果 17
3.4.1精密度实验 17
3.4.2稳定性实验 17
3.4.3重复性实验 18
3.4.4加样回收率实验 18
3.5验证试验 18
3.6加热回流法提取效果与微波辅助法提取效果比较 19
结 论 20
参考文献 21
致 谢 23 1 绪论
1.1大叶秦艽简介
大叶秦艽植物药材属于是龙胆科龙胆属,起先记载于《神农本草经》著作,里面将其列为中品,是我国传统常用的中药材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1]。从秦艽区域分布的情况来看,中国秦艽药材大部分分布在是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东部,其中位于这两个区域的陕西、山西、四川、甘肃等四个省是秦艽药材的主要生产地区,并且生产秦艽的地道地区为陕西 [2]。根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大叶秦艽、粗茎秦艽、麻花秦艽和达乌里秦艽等4种药材,作为了秦艽的植物根源[3]。早期认为,秦艽药用品质最佳。性味:苦,辛,微寒;归经:入肝、胃、胆经。以根入药,有祛风湿、舒经络[4],清湿热和止痹痛、利湿退黄[5]的作用。还有《晶珠本草》记载,也可用于治疗肺结核、低热盗汗和黄疸型肝炎等病症[6]。
秦艽,作为草本植物,高2958cm,整个全身光滑没有毛,根部被许多纤维状叶鞘包围住。叶子很多并且粘结成一个圆柱形的柱子。它的根枝很少并且有直立,有斜升,大部分颜色为黄绿色,偶尔上面一部分带有紫红色,接近圆形。最上面有一个似莲花形状的莲座,它的叶子呈狭椭圆形,长526cm,宽2.25cm,似火箭平行面,从根部到叶子尖端,越来越尖。叶子有7条左右,匀称的分布在两边,长4cm左右。花数多但没有花梗,全部长在枝头,堆成一堆形成顶呈头轮子的形状。花朵颜色有黄绿色及紫色,长8mm左右,有一侧成火焰状,花朵大概有5个。花朵黄绿色及蓝紫色并且呈茶壶形状,长1.9cm左右,裂片卵圆形,长4mm左右,尖端钝或钝圆,呈三角形,长1.7mm左右;花蕊在花朵的中下部分并且排列整齐,花丝形状为钻形,长2.4mm左右;花的子房没有花柄,椭圆形并且长810mm,尖端逐渐变窄,花柱为细细的线形状,花顶端部分长1.9mm左右。果实在包心芯里面且尖头漏出,形状为椭圆形,长度为16mm左右;它的种子颜色为红褐色,表面非常光泽并且是矩圆形状,长1.3mm左右,表面为细细的网格状并且花果成熟期为710个月份[7]。
///
1.2大叶秦艽化学成分
经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秦艽药材中主要含有3种化学成分,分别是环烯醚萜类、黄酮类和三萜类化合物,也是龙胆科属植物的特征性化学成分。除上述化学成分之外,还有苯甲酸及其衍生物、挥发油类、木脂素类和其他一些成分。林鹏程[8]、郭亚建[9]等人研究秦艽植物的根,结果显示出现龙胆苦苷这一种主要的化学成分,但根据书中内容指出,龙胆苦苷化学成分的性质不稳定。但又由于在提取分离龙胆苦苷的过程中要使用液氨,而又由于液氨会与龙胆苦苷反应形成生物碱。
裂环环烯醚萜苷类为秦艽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但它的极性较大,极易存在于水相。龙胆苦苷成分具有保肝利胆、抗炎等药理作用,獐牙菜苦苷具有助消化的药效,并且二者都已经开发为中药新药。
1.2.1环烯醚萜苷类
根据文献已知环烯醚萜类这一主要的化学成分不只是龙胆科属植物的特性成分,也作为了苦苷成分及活性成分。到目前为止,已从其中分离出环烯醚萜苷、裂环烯醚萜苷两种类型化学成分[10]。实验证明了环烯醚萜苷这一化学成分中,得出了巴苷及马钱甘酸这两种组分。而在裂环烯醚萜苷中,含有了三种主要的组分,分别是龙胆苦苷、秦艽苷、獐牙菜苦苷、獐牙菜苷等。而最具与活性的,最重要的环烯醚萜苷成分是龙胆苦苷,它的药效极好,临床上验证有保肝利胆、抗菌消炎、疏通经络等药理作用。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zygc/54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