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白鱼腥草地上茎中总黄酮含量测定
目 录
1 绪论 1
1.1 本草考证 1
1.2 鱼腥草临床应用 2
1.2.1 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2
1.2.2 清热、消炎、抗病毒 2
1.3 鱼腥草临床作用 3
1.3.1 利尿的作用 3
1.3.2 防辐射的作用 3
1.3.3 和TMP配伍作用的研究 3
1.3.4 病原微生物作用 3
1.3.5 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4
1.3.6 抗肿瘤作用 4
1.3.7 抗炎作用 4
1.3.8 镇静、抗惊作用 4
1.3.9 帮助戒烟 4
1.4 鱼腥草的副作用 5
1.5 鱼腥草的药用价值 5
1.5.1 用于肺痈咳吐脓血及肺热咳嗽,痰黄而稠等。 5
1.5.2 治疗肾病综合征 5
1.5.3 治疗感冒发烧 5
1.5.4 治疗慢性宫颈炎 5
1.5.5 治疗化脓性关节炎 6
1.5.6 治疗慢性气管炎 6
1.5.7 治疗肺炎 6
1.5.8 敷背防哮喘 6
1.5.9 治鼻窦炎 6
1.6 鱼腥草的食用方法 7
1.6.1 鱼腥草蒸鸡 7
1.6.2 鱼腥草茶 7
1.7 主要化学成分 9
1.8 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 10
1.9 研究内容及意义 10
2 实验部分 12
2.1 材料与主要仪器和试剂 12
2.1.1 材料 12
2.1.2 试剂和仪器 12
2.2 含量方法 12
2.2.1 标准曲线的制 12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2.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13
2.3.1 超声辅助-乙醇回流法鱼腥草地上茎中总黄酮的工艺流程 13
2.3.2 定性实验总黄酮的鉴别 13
2.3.3 鱼腥草总黄酮提取量的计算方法 13
2.4 总黄酮的单因素考察 14
2.4.1 提取时间对鱼腥草地上茎黄酮得率的影响 14
2.4.2 醇沉浓度对鱼腥草地上茎黄酮得率的影响 14
2.4.3 提取温度对鱼腥草地上茎黄酮得率的影响 15
2.4.4 正交试验 16
2.5 实验结果分析 17
2.5.1 超声提取的正交实验设计及 结果 17
2..5.2 验证试验 18
2.6 方法学考察 18
2.6.1 精密度试验 18
2.6.2 重复性试验 19
2.6.3 加样回收率试验 19
2.7 实验结论与分析 19
结论 21
参考文献 22
致 谢 23
1 绪论
1.1 本草考证
鱼腥草命名的来源:历史传说在春秋时期,天降越国于荒灾,百姓颗粒无收。为了和全国百姓共渡灾年,越王勾践翻山越岭寻求可以食用且无毒的野菜。在多次亲尝数百种野菜后,越王勾践发现了一种可以食用且无毒的野菜。并且这种野菜生命力特别顽强,总是割了又长,生生不息。于是,越王号召全国百姓采摘食用,越国全国上下竟然靠着这不起眼的野菜渡过了那段青黄不接的时期,因为生长于阴湿处或山涧边野草丛中且有鱼腥味,便被越王勾践命名为鱼腥草。
/
湘白鱼腥草,品种来源:通过单株选留并以其地下茎为繁殖材料进行无性繁殖,系统选育而成。鱼腥草多年生草本。植株茎直立,高510厘米,全株有浓鱼腥味。地下茎生长,白色、圆形,直径约为0.2厘米,节间明显,每节生须根和芽。地上茎绿白色,圆形,直径约为0.3厘米。单叶互生,叶面光滑,绿白色,基部心形,深绿色,具柄、掌状叶脉6条,托叶膜质,基部与叶柄合生,上部分离[1]。穗状花序,基部生4片花瓣状白色苞片,花小而密,淡黄色,雄蕊3个,长于子房,花丝下部与子房合生。蒴果顶裂,种子卵形,有条纹。该品种综合农艺性状好,株高较矮,适应性较强,稳产性较好。地下茎粗壮、白嫩、质脆、适口性好。植株生长健壮,叶片大小均匀[2]。地上部分挥发性油、黄酮含量较高。地上部分产量比红杆类鱼腥草稍低。主要在湖南推广种植。鱼腥草价值丰富。淡白的鱼腥草也适合种植特色蔬菜,适合药用。鱼腥草地面的枝状,长35厘米,直径约为0.20.3厘米;表面是茶色的颜色,具纵数条,节很明显,地下茎还残留着3至4厘米,单株,容易折断。叶互相生,叶片卷收缩,展平后心形,长35厘米,宽约为34.5厘米,全缘,表面暗的黄色和绿色的褐色,下面的表面的灰色和褐色的颜色。叶柄,基部和托叶一起变成了剑鞘。穗状的花序是顶生,棕红色的颜色。
/
1.2 鱼腥草临床应用
1.2.1 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鱼腥草可以加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血清备解素,临床治疗慢性气管炎时,合成的鱼腥草素对患者白细胞吞噬白色葡萄球菌的能力显著升高,同时血清备解素也显著升高。实验室给家兔肌肉每日注射鱼腥草素10mg。连续3天给药后,家兔血清中备解素也显著升高,鱼腥草不仅可以提高机体兔疫力,同时对感染性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1.2.2 清热、消炎、抗病毒
鱼腥草作为中药材,广为人知,鱼腥草不仅是天然而又安全的抗生素,而且还是清热、消炎、抗病毒的良药。
作为中药材抗生素的鱼腥草,它最难得的是其药性可以通达人体的上中下三焦,上至咽炎、肺炎,下至尿道炎、阴道炎、肾炎,外至皮肤上的炎症和疱疹,皆可通治。
鱼腥草对于各种细菌及其病毒引起的感染病症,例如风热感冒、流行性感冒、泌尿系统感染、生殖系统感染等,鱼腥草是这一系列症状的克星。
1.3 鱼腥草临床作用
1.3.1 利尿的作用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zygc/54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