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翘总黄酮提取物体外抗氧化能力的研究
目 录
1 绪论 5
1.1 中药化学成分研究的意义 5
1.2 连翘的概述 5
1.3 黄酮类化合物 6
1.4 抗氧化及其自由基 6
1.5 黄酮提取方法的选择 7
1.6 总黄酮提取溶剂的选择 8
1.7 黄酮类化合物的鉴别 8
2 实验的主要内容与研究的方法 1
2.1 研究对象 1
2.2 主要仪器 1
2.3 主要药材及试剂 1
2.4 样品溶液的制备 1
2.5 抗氧化活性的研究方法 2
2.5.1 对照品的选择及测定 2
2.6 DPPH自由基清除法 3
2.6.1 DPPH自由基的概述 3
2.6.2 DPPH自由基样品溶液的制备及清除活性的测定 3
2.7 羟基自由基清除法 4
2.7.1 羟基自由基的概述 4
2.7.2 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4
2.8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法 5
2.8.1 超氧自由基概述 5
2.8.2 超氧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5
2.9 三价铁还原能力测定法 6
2.9.1 还原剂的概述 6
2.9.2 吸光度的测定 6
3 讨论与分析 8
3.1 总黄酮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分析 8
3.1.1 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8
3.1.2 不同物质对超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8
3.1.3 不同物质对羟自由基的清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除作用 9
3.1.4 不同物质对三价铁的还原力 9
小 结 11
参考文献 12
致 谢 14
1 绪论
1.1 中药化学成分研究的意义
人类对于中药的发现和使用,是人体经过长期与各种病痛作斗争中实践总结出来的。至今,中药年岁已久。中药就是以我国传统的中医理论为基础,可以用来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并且具有康复作用和保健作用的物质。自然界有些植物的花、果实、根茎等可以入药,我们常见的菊花,简单的做法就是泡菊花茶,它不仅能够清热解毒,还能清肝明目;动物及其皮、角、内脏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炮制后的鸡内金具有健胃消食的作用;还有一些矿物质也具有药用价值,自然铜炮制后能够散瘀止痛,也可治疗骨折。也有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前人在辨别认识、采集整理、又经过种植、炮制处理和使用方面积累的知识,成为我们认识和应用中药的宝贵经验。我国传统的预防、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中药必不可少。中药与中医合在一起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21世纪的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活及生活环境的变化,新的疾病对人类的威胁大都已取代以往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医疗模式也由单纯的治疗疾病转成为预防、治疗、康复、保健相结合的模式,各类医学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由于化学药品的毒性作用大,使用不安全,对一些疾病治疗效果不佳并且易产生后遗症,已难以满足人们对健康更高的追求。而自然药物由于毒副作用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中药主要研究的是它的有效成分和药用价值,以及对新药研发的作用。任何一种中药的化学成分都是十分复杂的,从中药中发现新的活性成分并进而研制开发出高效、高品质、安全、稳定性好、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贮藏、携带、服用方便的新型中药,虽然增加了中药化学的研究难度,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药物的来源,更好的保障了我国人民的健康[1]。
1.2 连翘的概述
连翘在植物界是木樨科,连翘属,本实验用的是连翘[Forsythia suspensa(Thunb.)Vahl]的干燥果实[2],连翘的果实也具有药用价值。又名旱连子翘子、空壳、落翘等。早春先叶开花,花开香气淡艳,满枝金黄,花期三月至四月,果期七月至九月。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药用价值高,使用历史悠久,也属于中国临床传统中药[3]。根据采摘的时间不同,分为青翘和老翘,二者都是在秋季采摘。连翘果实的果皮还是绿色时采收,除掉泥沙和果壳等杂质,经过蒸熟晒干的程序后得到的连翘一般称为“青翘”;等到果实熟透,果壳无绿色并裂开时采收,晒干后除掉泥沙和不需要的部分,一般称为“老翘”。部分地区的连翘喜欢生长在有阳光的地方,而有些地区的连翘喜欢湿润的气候,既耐旱又耐寒,而且生命力和适应性都非常强。主要生长在于我国的河南、河北、陕西、山东、湖北等地区[4]。连翘的药性:偏寒,有苦味。归肺、心、小肠经。众所周知其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的作用[5],连翘因主要用于治疗痈肿疮毒、淋巴结核、风热感冒、高热烦渴等症[6],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除此,它还有“疮家圣药”的称号。
1.3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泛指由两个苯环(环A与环B)通过三个碳原子相互连接而成一系列的化合物,2苯基色原酮是它的基本母核。经常用羟基、甲氧基、异戊烯基等作为取代基团,因为常含有一些助色团,导致该类化合物多显现出淡黄色或黄色。色原酮部分原本没有颜色,但是当2号位碳上加入苯环后,产生了交叉共轭体系,同时电子发生变化,造成共轭链延长,因此显出现颜色。黄酮类化合物分为黄酮(醇)类、二氢黄酮(醇)类、异黄酮类、查耳酮类、花色素类等。多为结晶型固体,少数(如黄酮苷类)为无定形粉末,部分具有旋光性。游离黄酮类的化合物易溶于甲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及稀碱液中。黄酮苷类的化合物一般易容于水、吡啶、甲乙醇等极性溶剂。一般游离黄酮苷元难溶或不和水相溶,容易和乙酸乙酯、甲乙醇等有机溶剂及稀碱液中相溶。其中,黄酮、黄酮醇和查耳酮等因为结构中分子与分子之间排列紧密,分之间的引力大,表现出疏水性,所以比较难溶于水。
多数植物所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广泛。因其分布于植物的不同部位,从而决定了它具有多种结构,在植物的花、果、叶中,它大多以苷的形式存在于唇形科、木樨科、菊科等被子植物中。常用的中药中,黄酮类化合物也是一种有效成分,研究证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因其结构的不同,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由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活性谱,结构多样,而且具有效果好,毒性低的特点,因此,对新药的开发与研究提供了良好的资源。
1.4 抗氧化及其自由基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zygc/54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