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附子与干姜配伍前后对附子化学成分的影响

2021-03-22 17:16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 要附子-干姜作为温阳祛寒最常用的药材,其配伍常出现于各类药方中,且附子-干姜配伍率达31.05%,明显高于其他配伍率。本课题主要以附子-干姜药物配伍为研究对象,以常用配伍比(11)比率配伍,检测其配伍前后水煎液中主要有毒成分乌头碱的含量变化,试图揭示附子-干姜配伍使用的减毒机制,为中药的配伍使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目的通过测定附子-干姜配伍前后乌头碱的含量变化情况来揭示二者配伍使用的机制。方法以溴甲酚绿为显色剂,采用比色法对附子-干姜配伍前后的乌头碱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附子与干姜配伍前乌头碱含量为0.2666(mg/g),配伍后乌头碱的含量为0.1332 (mg/g),表明其配伍后乌头碱的含量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本实验从物质基础的角度,证实了附子通过配伍干姜可以降低其毒性,配伍干姜其温热药物功效,增强回流救逆功效。中草药的配伍调控药性是前人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中药的独特理论,附子与干姜的配伍能够互相促进其有效成分的析出,对有效成分的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意义。
目 录
1绪论 1
1.1 附子、干姜的简介 1
1.2 附子、干姜化学成分 1
1.2.1附子的化学成分的研究现状 1
1.2.2干姜的化学成分的研究现状 2
1.3 附子、干姜的药理作用 2
1.3.1 附子的药理作用 2
1.3.2 干姜的药理作用 3
1.4 附子与干姜配伍的现代研究 4
1.4.1 附子配伍干姜的应用 4
1.4.2 附子干姜配伍后药理学的研究 5
1.5 选题的意义 6
2实验材料与方法 7
2.1实验材料 7
2.1.1实验所需药材与试剂 7
2.1.2实验仪器 7
2.2实验方法 7
2.2.1对照品溶液及缓冲溶液的制备 7
2.2.2测定波长的选择 8
2.2.3标准曲线的制备 8
2.2.4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8
2.2.5测定方法 8
3实验结果与分析 9
3.1测定波长的选择 9
3.2标准曲线的绘制 9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3.3精密度测试 10
3.4重复性试验 10
3.5稳定性测试 11
3.6加样回收率试验 11
3.7附子干姜水提取液与附子水提液中乌头碱含量分析 12
讨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 谢 16
1绪论
1.1 附子、干姜的简介
附子(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我国常用临床中药材之一,是毛茛科植物中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中医药材,用药历史非常悠久。为植物乌头的根部,附子中药材性大热,刺激味,味甜,具有毒性,筋络归心经,肾经。附子的主要效用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功效等等,是许多乌头类药方中最常见的一类中药。乌头类中药种类繁多,生物碱是其中药的有效成分,其中包括总生物碱、脂型生物碱、双脂型生物碱等,除了生物碱,附子中还包含多糖成分。
干姜(Zingiber offiinale Rosc)我国常用临床中药材之一,是姜科植物中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中医药材。为姜科植物的根茎。干姜药材性热,味辛,归胃经,心经,脾经,肺经。栽培时很少开花,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主产四川、贵州。具有其温和散寒、回阳通脉、燥湿化痰、温肺化饮的功效,其主要成分为挥发油,辛辣成分等。
附子与干姜的配伍在中药药方中较为常见,多见于处方中,中药方剂学中记录有附子干姜汤,四逆汤等等。附子的回阳救逆、效力显著切明显、但作用效果不久、加入干姜之后回阳之力增强、药效作用持久、因此有“附子无干姜不热的说法。《金匮要略》中记录的20 首方剂中,含附子和干姜在同组方中的就有好几首,可见附子、干姜两者组合符合中医药学配伍的理论和方剂组合的规定内容,两者配伍具有紧扣病机 、功用专一、药效力强、疗效确切的特点。
1.2 附子、干姜化学成分
1.2.1附子的化学成分的研究现状
随着医疗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附子中检测出来的化学成分有一百来种,附子药物的品种种类多达好十几种,而现在只保存了黑顺片、白附片、盐附子、炮附片、好几种了毒性很小的种类;毒性小才适合使用,此类商品规格药物研制方法不同,其所具有的功效也有很大差异哦,毒性也不仅相同。从毒性角度看附子功效,附子的毒性成分主要来自其中生物碱类成分中的双脂型生物碱、单脂型生物碱以及氨基醇型生物碱等。其中双脂型生物碱的毒性最大,其次为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是一类难溶于水的 溶于水的物质。有学者认为,那些成分既是附子的有效成分,也是其的毒性成分[1]。
1.2.2干姜的化学成分的研究现状
干姜由于其具有温阳特性,其配对常用于温阳祛寒,治疗阳气虚衰、冷汗盗汗、四肢厥逆。附子具有温和补火,干姜具有“具火性于土中,宣土用于金内”。干姜提取物中的成分主要包含有多种化学挥发油成分、姜酚以及他的干姜中非挥发类物质有β−谷甾醇、胡萝卜苷、棕榈酸、环丁二酸酐等;其中挥发性油类化学成分包括分析醇类、以烯类以及醛类化合物,姜酚是姜中的主要辛辣物质[2]。
1.3 附子、干姜的药理作用
1.3.1附子的药理作用
附子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主要有乌头类生物碱和非生物碱,乌头类生物碱主要有双脂型生物碱、脂型生物碱。附子中的化学成分之一生物碱等,如乌头碱、新乌头碱(Mesaconitine MA)和次乌头碱(Hypaconitine HA),这三种成分既是附子的有效成分,也是其毒性成分[3]。
抗炎作用:口服附子中药的水煎液,能缓解由甲醛、蛋清液引起的SD大鼠关节肿胀,明显抑制炎症介质,并且熟附子热水提取物能够抑制煎药佐剂诱发的关节炎,且对佐剂诱发的大鼠关节炎骨变性具有抑制缓解药效[4]。
镇痛作用:相关的动物实验显示,服用中药生附子水煎液,能够使小鼠在一定程度上对热板法、醋酸扭体法实验具有耐受作用,并且能够明显降低小鼠根部加压法的痛觉敏感,阈值提高至30%[5]。
抗冻作用:附子水煎服液能够延缓小鼠在寒冷环境中的死亡速度,增加存活时间,提高其对寒冷的耐受性,在一定时间内降低死亡率,延缓小鼠在低温下体温下降的速度。
强心作用:动物实验研究,注射附子水煎液能够增加动物的心肌收缩力度和加速心率。在离体的实验中,附子煎服液仅在短暂时间内增强心肌收缩力度 后便转为抑制作用,其机制尚不明确。
抗心律失常功效:附子中有效成分之一,甲乌药碱对麻醉剂和烟碱所导致的心率失常动物模型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和治疗功效。研究显示,0.25g的乌头碱便能够使得豚鼠离体心脏频率放缓,收缩力增强。
附子的毒性作用:附子中有效成分,生物碱类 乌 头 碱 (Aconitine AC)、 新乌头碱(Mesaconitine MA)还有 次 乌 头 碱(Hypaconitine HA),这三种成分既是附子的有效成分,也是其主要的毒性源头。附子的毒性,主要是对心脏产生不良影响,能够引起心率失常且表现的程度不同,中毒的原因主要是强烈兴奋迷走神经,副交感神经,而其因其中枢神经兴奋,随后又抑制其兴奋,最后诱发由附子引起的休克,甚至死亡现象的发生,附子毒性的种类很多,对人体的损伤因服用量,地域,体质等不同而不同。其中乌头碱对心脏心脏直接产生损伤,导致心率失常。附子双脂型生物碱口服3 mg即可致人死亡[6]。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zygc/54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