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年产100吨盐酸环丙沙星原料药车间的(附件)

2021-04-11 17:13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盐酸环丙沙星,为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本文盐酸环丙沙星的合成以2, 4-二氯-5-氟苯乙酮作起始原料,通过β-酮酸酯化,乙氧亚甲基化,环丙胺化,环合,水解及哌嗪化,成盐而得,总收率55%。整个工艺流程包括缩合工序,胺化工序,环合工序,水解工序,哌嗪化工序,精致工序等几项工序。本设计从缩合工序及胺化工序的合成工艺原理、物料衡算、能量衡算等确定了设备,反应器以及分离器等的选型及选材并完成了车间布置以及经济效益、安全、环保评估,优化了工艺流程及相关参数。关键词 环丙沙星,工艺设计,喹诺酮类,设备选型与选材
目 录
1 引言 1
1.1 盐酸环丙沙星的性质及作用机制 1
1.2 盐酸环丙沙星的用途 1
1.3 盐酸环丙沙星发展及合成工艺现状 1
2 工艺说明 2
2.1 生产方法 2
2.2 工艺路线 2
2.3 合成工艺原理 3
2.4 工艺流程框图 4
3 生产制度 6
4 物料衡算 7
4.1 基础数据 7
4.2 计算过程 8
5 能量衡算 18
5.1 基础数据的计算 19
5.2 缩合工序 28
6 设备选型及计算 40
6.1 主要设备选型 40
6.2 缩合工序 41
6.3 胺化工序 43
6.4 主要设备 45
7 车间布置 45
7.1 布置原则 45
7.2 布置说明与分析 46
8 安全、环保、经济效益 47
8.1 三废处理 47
8.2 安全卫生措施 49
8.3 经济评估 52
结 论 54
致 谢 55
参 考 文 献 56
1 引言
盐酸环丙沙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中一种抗菌活性最强的药物,为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由于其高效、广谱、低毒且价廉及使用方便等性质,现已成世界前列畅销药物。其盐酸盐多用于临床[1]。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伤寒、胃肠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败血症、骨和关节感染等,广泛用于治疗各类感染[1]。研究盐酸环丙沙星的工艺设计,对于提升环丙沙星原辅料利用率,加速环丙沙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1.1 盐酸环丙沙星的性质及作用机制
盐酸环丙沙星,1环丙基6氟1,4二氢4氧代7(1哌嗪基)3喹啉羧酸盐酸盐一水合物,分子式为C17H18FN3O3HClH2O,分子量为331.25,在水或乙醇中几乎不溶,其游离碱是浅黄色或黄色结晶性粉末状物质。熔点255~257℃[2]。其结构式为:

图1.1盐酸环丙沙星结构式
其作用靶点DNA旋转酶[3],通过对细菌的DNA旋转酶产生抑制作用, 使DNA的转录、复制、修复等受阻导致氧化损伤进而激活细菌死亡机制,达到抑菌和杀菌的作用。
1.2 盐酸环丙沙星的用途
该品具广谱抗菌作用,其对需氧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活性较高,对于其他大部分细菌来说,环丙沙星的抗菌活性是诺氟沙星的几倍,对链球菌属的抗菌效果小于青霉素类抗生素 [4]。但对耐庆大霉素以及β­内酰胺类的抗病源菌性的效果显著, 环丙沙星为杀菌剂,通过对细菌DNA螺旋酶的A亚单位产生作用,抑制DNA的复制和合成进而导致细菌死亡[5]。
1.3 盐酸环丙沙星发展及合成工艺现状
自1983 年由联邦德国拜耳公司创制环丙沙星以来[6],发展比较迅速,已在40多个国家上市,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特别激烈,其销售量在抗菌类药物中居首位,并且利润增长速度也占抗菌药物之首。世界各国为了抢占市场,降低生产成本,非常重视新合成路线的研制工作。
近年来国内外报道了多少盐酸环丙沙星的合成工艺,目前文献报道的合成路线很多,有以2,4二氯氟苯或2,4二氯甲苯为原料的[7],但这两种工艺原料价格高,且来源困难。也有以3氯4氟苯胺为原料的[8],其工艺有路线偏长,成本高,副产物较多,总收率低等不利因素。
目前,国内外均采用2, 4二氯5氟苯乙酮作起始原料[9],通过β酮酸酯化,乙氧亚甲基化,环丙胺化,环合,水解及哌嗪化,成盐而得。
2 工艺说明
2.1 生产方法
采用2, 4二氯5氟苯乙酮作起始原料[9],通过β酮酸酯化,乙氧亚甲基化,环丙胺化,环合,水解及哌嗪化,成盐而得。
2.2 工艺路线

图2.1 工艺路线图
整个工艺流程包括缩合反应,醚化反应,环丙胺化反应,环合反应,水解反应,哌嗪化反应,成盐等几项工艺。
2.3 合成工艺原理
2.3.1 中间体2的制备——缩合
投入甲醇钠、碳酸二甲酯、苯,开始回流后滴加2,4二氟5氟苯乙酮和苯的混合液,回流毕,过滤,洗涤,加水和苯溶解,调pH值,萃取,浓缩,固化。
2.3.2 中间体4的制备——胺化
投入中间体2、原甲酸三甲酯及醋酐,回流,并低沸蒸除,减压蒸除挥发物,得棕红色油状物中间体3。
加入无水甲醇,降温至0~5℃,滴加环丙胺,自然升温,抽滤,洗涤,烘干得类白色的固体中间体4。
2.3.3 中间体5的制备——环合
投入中间体4、K2CO3、DMF,搅拌反应,趁热过滤,冷却,析出结晶。过滤,少量DMF洗涤,得中间体5。
2.3.4 中间体6的制备——水解
投入中间体5、8%NaoH,回流反应。使体系处于微回流状态,酸化,冷却,过滤,水洗,干燥,得中间体6。
2.3.5 中间体7的制备——哌嗪化
投入中间体6、无水哌嗪、乙二醇单甲醚,搅拌回流反应,减压回收溶剂,加碱溶解。活性炭脱色过滤,用盐酸调pH至7,过滤,水洗,得中间体7湿品,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zygc/59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