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威灵仙水提物体外透皮吸收行为初步研究(附件)

2021-06-01 22:31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本论文对威灵仙水提物的体外透皮吸收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用HPLC法检测威灵仙水提物中主要成分对离体小鼠皮肤的体外透皮吸收特性,考察了小鼠皮肤、接收液种类、透皮吸收时间及样品浓度对威灵仙水提物透皮吸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鼠腹部皮肤比背部皮肤透皮吸收效果好,以10%乙醇-生理盐水作为接受液透皮吸收效果较好,且随着样品浓度、透皮吸收时间的增加,累积透过量随之增加。论文结果为深入开展威灵仙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关键词 威灵仙,水提物,透皮吸收,HPLC
目 录
1 引言 1
1.1 透皮吸收涵义 1
1.2 透皮吸收的影响因素 1
1.3 透皮吸收优点 1
1.4 透皮试验方法 2
1.5 威灵仙外用制剂的应用 5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5
2 实验器材、设备 5
2.1 实验试剂耗材 5
2.2 实验器材 6
2.3 实验设备 6
2.4 实验动物 6
3 实验方法 6
3.1 色谱条件 6
3.2 离体鼠皮制备 6
3.3 体外透皮试验 7
4 方法优化 7
4.1 鼠皮预处理考察 7
4.2 皮肤部位考察 7
4.3 接受液考察 8
4.4 水提物浓度考察 8
5 优化结果 8
5.1 鼠皮预处理操作 8
5.2 皮肤部位选择 9
5.3 接受液选择 11
5.4 水提物浓度影响 11
6 透皮时间曲线 12
7 讨论 13
7.1 实验方法优化结果的分析 13
7.2 透皮吸收成分的确定 14
7.3 透皮吸收行为的分析 14
7.4 其他 15
结论 16
致谢 17
参考文献 18
1 引言
1.1 透皮吸收涵义
透皮吸收[1]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是药物经皮给药后,药物由皮肤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并达到一定的血药浓度,实现疾病的预防、治疗的作用。药物经皮吸收可经过表皮途径或皮肤附属器途径。表皮途径即药物经渗透作用由表皮渗入真皮,然后被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过程,这是药物吸收的主要途径;皮肤附属器途径即药物通过皮肤附属器渗入真皮层,然后被吸收入血的过程。药物经皮吸收是一个被动扩散的过程,即药物向皮肤渗透的过程中,药物在药膜、皮肤表面、角质层、活性表皮、真皮及毛细血管内的浓度依次减少,这一浓度梯度是驱使药物分子不断经皮扩散到血液中的动力。
1.2 透皮吸收的影响因素
1.2.1 机体因素
机体因素的影响,一般呈现以下规律:一般婴儿、老年人、女性的皮肤吸收率较高,因为不同年龄、性别的皮肤条件不同,对透皮吸收有一定的影响;病变皮肤由于屏障作用减弱,渗透作用增强,但某些皮肤病变易引起角质层致密硬化,不利于药物的透过;皮肤温度高,皮下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吸收增加;潮湿的皮肤,皮肤角质层经水合作用后细胞的通透性增加[2];清洁的皮肤透皮吸收增加。
1.2.2 药物性质
药物分子量小,其水溶性和脂溶性大,易经皮吸收入血,且随着分子量的增加,经皮扩散系数减小,因此透皮吸收以低分子量为宜;油/水分配系数接近l的物质易透皮吸收;体外透皮实验中,常在基质中加入共溶媒来提高溶解度,一般渗透物在水溶性基质中溶解度小的药物释放速率快,有利于透皮吸收;酯化作用可提高脂溶性促进药物吸收;分子型外用的药物易透过皮肤[23]。
1.3 透皮吸收优点
近年来,经良好设计的中药透皮剂型以其不经过“首过效应”、效果好、毒性小、副作用、不受胃肠酶、消化液、pH等因素的影响,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经皮给药系统避免了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以及避免了胃肠道对药物的降解从而提高了生物利用度;体表用药,可随时中断。皮肤给药最大的优点是:避免药物对胃肠道的损害,同时也避免了胃肠道与肝脏对药物的影响,从而提高了药物利用度[4]。
1.4 透皮试验方法
1.4.1 在体透皮实验
在体试验是最初研究药物透皮吸收的实验方法。体内透皮吸收实验皮肤多选择活体小鼠皮肤或人体皮肤,给皮肤的特定部位用药一段时间后,收集某种液体、器官、组织及排泄物,用同位素示踪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等方法测定含药量。常收集的液体有血液、体液、尿液等。但由于经皮给药后,一般体内吸收的量少,且含有较多的干扰物质,难以分离纯化,因此药物含量的检测对仪器要求较高。
1.4.1.1 样品处理
体内透皮吸收研究通常收集血液、尿液作为检测样品。对于血样,应在采血后离心,或者根据实际要求加入一定的絮凝剂后离心,制备出血浆或血清样品,于20℃冷冻保存备用;对于尿样,应收集一定时间内的总尿。样品进行检测前,应进行萃取、分离、纯化、富集、去除杂质等操作以满足检测需要。
1.4.1.2 分析方法
经皮给药系统的体内分析法大致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法即直接测定经皮给药后体内外用物质及其代谢物浓度,常用的测定方法有HPLC、UV、GC等;刘萍等[5]以大鼠为实验动物,于规定时间进行心脏取血,以替硝唑为阴性对照,采用HPLC检测替硝唑的浓度,考察寡聚精氨酸壳聚糖的体内促渗透作用。曹松云[6]将大蒜硝黄膏贴敷于家兔腹部神阙穴,于规定时间自耳缘静脉取血,制备血样用HPLC法测定,研究家兔穴位贴敷大蒜硝黄膏的体内透皮吸收规律。赵维娟等[7]采用兔活体背部两侧皮肤做体内经皮渗透试验,于耳缘静脉取血,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中盐酸丁螺环酮的浓度验证药方的体内透皮吸收效果。间接法主要通过测定标记外用物质在生物样品中的放射活性,间接获得外用物质在体内的作用过程,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同位素示踪检测技术等方法。刘焱文等[8]利用健康活体小鼠和大鼠,建立同位素示踪技术测定马钱子碱在小鼠体内的排泄量和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在月桂氮卓酮的促渗透机制中,用14C进行标记,液闪法测定尿样放射活性,得到化学物质浓度变化间接获得胰岛素及在体内的作用过程。
1.4.1.3 观察指标
通常将一定量的外用物质敷于皮肤体表后,可观察如下指标:外用物质敷于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zygc/67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