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磨处理对芡实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附件)
目 录
1 引言 1
1.1 淀粉的介绍 1
1.2 芡实淀粉的介绍 2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4
2 实验部分 4
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4
2.2 芡实淀粉的制备 6
2.3 芡实淀粉性质的测定 7
3 结果与讨论 7
3.1 时间的影响 7
3.2 液料比的影响 10
3.3 三废处理及安全实验 12
结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1 引言
众所周知,淀粉的营养价值极高,在生活中也比较常见,并且绿色低廉。目前国内的淀粉研究主要集中在玉米、绿豆、小米等,而本实验则采集了洪泽湖的芡实进行研究,探索其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为了改善淀粉结构和性能的缺陷,本实验在提取淀粉之前对芡实粉进行了湿磨处理,以便更好的研究。
1.1 淀粉的介绍
1.1.1 淀粉的简介
淀粉是粉末状的,无色无味,它是由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碳水化合物的最普遍的储蓄形式是淀粉。植物中淀粉含量很高,它在种子以及块茎中尤其丰富。淀粉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个类别,前者有上百个葡萄糖单元,后者有上千个葡萄糖单元。淀粉在生活中很常见,一般被用于调味,营养价值也很丰富,它还可以被用于工业中,比如制酒精、制葡萄糖以及制糊精等等,功能广泛,优点繁多,但是它的结构和性能也具有一部分的缺陷,限制了其在工业中的广泛应用。通常淀粉从玉米,小米等含淀粉的物质中提取得到,而本实验的淀粉从芡实中提取得到。
1.1.2 淀粉的提取方法
许鑫[1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等人采用水磨法提取了豆类淀粉,将豆类加水磨浆过筛静置,取下沉的淀粉,用甲苯除蛋白,乙醚除脂肪干燥得到淀粉。郭晓冬[2]等人运用了蛋白酶的提取方法,用复合蛋白酶来酶解蛋白。通过水浴搅拌进行酶解,后加入乙醇终止反应,反复离心过筛得到淀粉。熊柳[3]等人采用碱液提取法,在淀粉乳中加入NaOH调pH为8.5,搅拌浸提,反复离心后冲洗为中性,过筛抽滤得到淀粉。
1.1.3 淀粉的理化性质
淀粉遇到高温的时候溶胀然后分裂成糊状溶液的性质称为糊化特性,目前通常采用AACC [4]和Yuan[5]等方法测定,就是利用快速黏度仪,来测定温度变化的过程中淀粉是否产生了的黏度变化,观察它的糊化特性。乳液在冻结和融化之间不停地变化,其中变化时的稳定性就是冻融稳定性,一般来用析水率表示。析水率越小淀粉糊的冻融稳定性就越好。淀粉的凝沉特性通过淀粉糊静置一天之后沉降体积得到,这是淀粉老化快慢的指标之一,影响凝沉特性的因素主要有淀粉分子的大小,直链淀粉含量及链长等[6]。淀粉的透光率越大,其透明度越好,表明淀粉和水的结合能力越强,并且与老化相关,越容易老化透明度越差[7]。目前国内对淀粉的性质的报告有很多,熊柳[8]对薏米淀粉以及薏米粉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二者的糊化温度很相近,但薏米淀粉的黏度明显较高,而薏米粉的可溶性指数较高。瞿琨[9]魔芋淀粉进行了研究,他发现它的透明度和可溶率及冻融稳定性都比马铃薯和玉米淀粉好。侯蕾研究发现土豆淀粉的析水率比绿豆淀粉高,冻融稳定性相对较差,溶解度和膨润度均高于绿豆淀粉,二者糊化温度也相近。
1.2 芡实淀粉的介绍
1.2.1 芡实的简介
芡实作为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属于睡莲科芡属植物,别名又被叫做“刺莲”,栽培的历史悠久,主要分布于江苏、山东、吉林等地。芡实作为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营养价值特别高,它的茎叶可作为蔬菜食用,种仁可作为主食食用,种壳可以作为中药材入药。刘琳[10]等人对芡实的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发现其具有抗氧化,抗心肌缺血,抗癌等作用,并且主要被用于肾脏疾病,慢性肠炎及乳糜血尿等临床研究。徐旭[11]等人在芡实中发现了多酚类、环肽类、黄酮类及生育酚等功效成分。芡实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氨基酸等营养成分是由沈蓓[12]发现的,其中属淀粉含量最高,而淀粉属于碳水化合物。
1.2.2 芡实淀粉的介绍
芡实中富含(77.6%~78.2%)的淀粉,可以作为提取淀粉的原料之一,但国内外对芡实粉和芡实淀粉理化性质的研究报告微乎甚微,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所以其在食品和保健品的领域开发较少。王晶[13]通过对芡实淀粉和马铃薯及玉米淀粉的比较研究,得出芡实淀粉符合国家二级工业淀粉质量标准,直链淀粉含量高于马铃薯,溶解度,膨胀度及透明度均低于玉米和马铃薯淀粉。张汆[14]研究了芡实淀粉糊的质量分数,温度,pH及食品添加剂对它的黏度的影响,并以米淀粉作为参照。研究的结果表明芡实淀粉糊的黏度更低,而添加实验的结果表明,氧化钠,氧化钙及蔗糖抑制了芡实淀粉糊,盐的影响较为显著。崔锦良通过对芡实淀粉进行直链淀粉[15]和支链淀粉[16]的测定,实验表明供试液中直链淀粉在0 mg~3 mg间的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实验相对标准偏差为1.62%,回收率在92.0%~103.0%间;支链淀粉在 0 mg~12.5 mg间的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实验相对标准偏差为1.51%,回收率在 92.3%~103.6%间。
1.2.3 芡实淀粉改性的介绍
淀粉虽然拥有绿色低廉、资源丰富、易得应用广泛等诸多优点,但它结构和性能的缺陷阻碍了它在工业中的应用,为了改善淀粉的性能、增大其应用范围。人们在淀粉所具备的原有特性上,用物理、化学及酶法处理,引入了新的官能团到淀粉分子上,或者改变淀粉分子的大小和淀粉颗粒的性质,从而改变淀粉的天然特性,使其更适合应用的要求[17],这是应用了淀粉的结构和理化性质开发淀粉的改性技术。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zygc/67585.html